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93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88篇
  47篇
综合类   457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56篇
园艺   190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志强 《南方农机》2023,(7):156-158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电子系统中的硬件设备日益复杂,导致航空电子系统维修成本变高、维修难度加大。目前,基于飞行数据的航空电子系统安全性检测方式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检测维修方式。基于此,笔者简要分析了航空电子系统的基本构成,继而讨论了航空电子系统安全性诊断面临的特征参数不易获取和故障模型建立困难等问题,并概述了利用监测特征参数法监管、传统的安全性检测维修方案、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多控制面伪逆技术、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解析冗余诊断技术等航空电子系统的安全性诊断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高效的航空电子系统安全性诊断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提升诊断质量与效率,有助于提升飞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2.
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桃基因组中生长素/吲哚乙酸(Aux/IAA)基因家族,并对其在溶质型和硬质型桃果实成熟阶段的表达水平进行q RT-PCR检测。结果表明:桃Aux/IAA基因家族包含22个成员,这些基因集中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以第1条染色体上含有最多,为8个。大部分Aux/IAA基因包含高度保守的Ⅰ、Ⅱ、Ⅲ和Ⅳ功能域,聚类分析表明其分为10类。基因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包含2~5个外显子。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10个Aux/IAA基因在溶质型桃果实的表达量高于对应时期硬质型桃果实,其中5个基因随着溶质型桃果实的成熟上调表达,特别是ppa010303m、ppa010871m和ppa020369m。试验结果表明桃Aux/IAA家族成员在结构上高度保守,其中多个成员(尤其是ppa010303m、ppa010871m和ppa020369m等)可能参与调控桃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993.
以‘Sugarlee’西瓜为试材,通过观测不同发育时期主蔓长度、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实质量的变化过程,研究了西瓜主蔓和果实的生长变化规律,并建立了西瓜主蔓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数学模型,为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西瓜主蔓的生长主要分为2个时期,一个是快速生长期,一个是缓慢生长期;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实质量的增长主要分为5个时期,且表现出慢-快-慢-快-慢的生长节奏;西瓜果实质量的增加量在花后12d和22d有2个明显的高峰。西瓜开花后天数与西瓜主蔓、果径和果实质量的回归方程,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较高,拟合优度较好,置信度达到99.99%。  相似文献   
994.
‘华葡翠玉’葡萄是从‘红地球’‘玫瑰香’杂交后代中选出的晚熟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质量862.4 g。果粒椭圆形,黄绿色,平均单粒质量11.3 g。果肉硬脆,汁液较多,味甜,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7%,可滴定酸含量0.51%,鲜食品质好。每果粒含种子3 ~ 4粒。果实成熟后不脱粒,耐贮运。在辽宁兴城地区果实10月上、中旬充分成熟。结果稳定,早果性强。极丰产,产量37 500 kg • hm-2。适合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995.
PermutMatrix是一种全新的能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图像分析的软件。它是从Eisen采用的依赖于图形的分析方法发展而来,同时能对行和列的数值进行优化重组和分析。为了给更多的研究者提供新的数据分析平台,对此软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我们利用该软件对观赏桃亲本(1987-7-1×矮丽红)及其10株杂交F1代的花瓣数、萼片数以及花朵直径进行了数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瓣、萼片遗传距离较近,和花径的大小也有一定的遗传关系,结果可为观赏桃花的育种和遗传特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桃树再植障碍与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植障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果树后又继续再植同种或同类果树,从而导致生长受抑制或出现其他障碍的现象,又称连作障碍或忌地现象。桃树连作时,幼树表现生长停滞或衰弱,叶片失绿,枝干出现流胶.产量低.甚至死树。再植障碍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是桃树根系分泌物特别是根腐烂后产生有毒物质对再植桃树产生毒害;  相似文献   
997.
长江中游双季稻田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长江中游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和秸秆还田管理下农田土壤养分、有机碳及其酶活性的变化,评估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为长江中游双季稻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012—2017年进行不同轮、连作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季休耕—双季稻,冬种紫云英—、油菜—、大蒜—和轮作(马铃薯、大蒜、油菜和紫云英年际轮作)—双季稻5个处理,在冬季作物秸秆和水稻秸秆双重还田条件下,通过运用多元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结合南方双季稻田土壤的适宜性,筛选出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中土壤质量指标并测定,最后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双季稻区的土壤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区,经过6年的冬季种植合适作物并秸秆双重还田,相比冬季休闲处理,除冬季种植大蒜处理外,其他冬种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稻田土壤质量10.73%~12.91%,不同冬种方式下双季稻田的土壤质量高低依次为不同冬种轮作(0.726)冬季种植油菜(0.723)冬季种植紫云英(0.712)冬季休闲(0.643)冬季种植大蒜(0.638)。由此可见,适宜的轮作方式及秸秆双重还田能显著提高双季稻土壤质量,这为南方稻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98.
混合正交胶合木(hybrid cross-laminated timber, HCLT)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层板材料特性,改善CLT物理力学性能。研究采用重组竹和速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以不同组坯结构制备3类CLT:重组竹CLT、竹木混合CLT和杉木CLT,评价和比较不同直径和钉入深度自攻螺钉(self-tapping screws,STS)在三类CLT中的抗拔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TS钉入深度或直径增加,STS在3类CLT抗拔承载力都增加,且对于重组竹CLT和竹木混合CLT,有利影响程度随着钉入直径或深度增加而增加。STS钉入深度或直径变化对其在3类CLT中抗拔强度影响规律不一致。STS在重组竹CLT和竹木混合CLT的抗拔强度明显大于速生杉木CLT,且对于竹木混合CLT,有利影响程度又随STS钉入深度增加而降低,随STS直径增加而增加。STS在竹木混合CLT中的抗拔性能,受到STS钉入深度、直径和CLT组坯结构等因素多重影响,后续应建立预测模型,量化和优化STS在竹木混合CLT中的抗拔性能。  相似文献   
999.
曙光等油桃品种保护地栽培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油桃保护地栽培在我国发展较快。作为果树栽培的一种特殊形式,保护地栽培对品种有特殊要求〔1〕。曙光、华光、艳光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新近育成并通过审定的早熟油桃系列新品种,目前已在全国20余个省、区试栽推广。我们从1996年开始进行上述3个油桃品种保护地栽培试验,目的是评价其保护地栽培适应性,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及设施结构  试验在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高效农业示范场进行。该场位于北纬34°43′,东经113°39′,年平均气温14.3℃,年均降水量650mm。…  相似文献   
1000.
‘中农寒水蜜’是从以‘敖东寒桃’为母本,‘中农寒桃1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中熟抗寒桃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26.0g,果皮底色黄白,果肉白色,粘核。果实酸甜可口,汁水丰富,含可溶性固形物14.1%,可滴定酸0.62%。辽宁葫芦岛地区4月下旬开花,果实8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00 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