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云南自然地理特点、鱼类资源及土著鱼类研发概况;分析云南土著鱼类研发的制约因素;展望云南土著鱼类资源保护、科学研究与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通过总结分析历年云南省水产品抽样检测数据,揭示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和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云南省水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3.
黄芪麻口病的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黄芪麻口病的成因,在甘肃陇西县多年种植的黄芪田进行调查、采样和防治试验。通过对黄芪根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根结线虫的分离,明确了根腐病菌不是黄芪麻口病的致病菌,在供试的麻口病株上未分离到线虫。经过回接地下害虫试验,确认黄芪根瘤象(Sitona ophtalmicus Desbrochers)幼虫的取食为害,是造成黄芪麻口病发生的主要诱因,经中科院动物所专家鉴定该虫为中国新记录种。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黄芪移栽前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 45 kg/hm2土壤处理,用15%阿维·毒乳油30 kg/hm2灌根,防治效果良好,一次灌根的防治效果达87.51%,挽回92.14%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64.
2015年7月,在大理州鹤庆县黑龙潭采集性腺成熟的秀丽高原鳅个体200尾,在水温17.0℃条件下,以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μg/k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kg的药剂背部肌肉一次注射(雌鱼0.2mL,雄鱼减半),获卵1517粒,效应时间约24h。秀丽高原鳅卵呈黏性,成熟卵粒卵径为1.03mm,发育至眼囊出现时达到1.33mm,在水温(17.5±1.0)℃条件下,观察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经历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共7个阶段,经约77.75h孵化,开始出膜,出膜后仔鱼全长3.66mm,卵黄经约120h吸收后,开始平游觅食。  相似文献   
65.
2015年全年对秀丽高原鳅(Triplophysa venusta)主要分布流域漾弓江上游鹤庆段开展水质调查,对洗马池、白龙潭、清水河、寺庄龙潭、美龙潭、西龙潭、人工驯养池及驯养池水源8个监测点的水温(T)、pH、溶解氧(DO)、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7个指标进行采样监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采样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了人工驯养池和自然栖息地水质差异。结果显示:驯养池与自然栖息地部分水质指标差异显著;自然栖息地中,清水河夏季水质为Ⅲ类,主要污染物为TN,其余监测点各季节水质均满足水体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驯养池夏季水质评价结果为Ⅳ类,主要污染物为TN。  相似文献   
66.
为了减缓金沙江阿海段水工建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开展土著鱼人工增殖放流并对其放流效果进行评估。采用T型标对阿海电站2011年度增殖放流的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进行标志放流,通过集中捕捞与渔民反馈的方式进行了重捕调查,集中捕捞每隔2月进行1次,捕捞水域为石鼓-阿海-鲁地拉江段。结果表明,标志个体在阿海电站库区、金安桥电站库区、龙开口电站库区均有捕获,其中渔获量为:阿海库区金安桥库区龙开口库区;在正常捕捞强度下,鲈鲤、四川裂腹鱼、细鳞裂腹鱼、齐口裂腹鱼的回捕率分别为0.19%、0.42%、0.37%、0.72%;捕获标志个体在自然水域正常生长。建议在后期的增殖放流活动中,在坝上和坝下选择多点放流,扩大人工增殖群体的分布水域,对增殖对象的资源量变动和遗传渗透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不同性别的秀丽高原鳅(Triplophysa venusta)形态性状和体重的相关性,测量了其体重(Y)、空壳重(SW)、全长(TL)、体长(BL)、头长(HL)、眼径(ED)、眼间距(ES)、肠长(IL)共8个生物学指标,运用相关性、回归、通径等分析方法,开展各形态性状与体重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秀丽高原鳅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空壳重,雄性与雌性群体之间各性状除体重、空壳重和眼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其余性状之间差异显著;3个群体中与体重相关系数较大的前4个性状分别是空壳重、全长、体长和头长,其中混合群体为0.988、0.881、0.885、0.397,雌性群体为0.987、0.888、0.895、0.266,雄性群体为0.992、0.917、0.915、0.561,说明空壳重、全长和体长对体重的影响较大;混合群体、雄性群体和雌性群体对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均是空壳重,通径系数分别为1.082、0.918和1.265,其次是全长和头长,混合群体为0.120、0.082,雄性群体为0.068、0.065,雌性群体为0.205、0.128,间接作用里体长对混合群体、雄性群体和雌性群...  相似文献   
68.
<正>圆口铜鱼是长江上游特有经济鱼。随着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阻隔了圆口铜鱼的生殖洄游通道和长江中下游圆口铜鱼对金沙江繁殖群体的补充通道,这是对其资源量造成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然而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难题,本文探索了一种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方法,旨在为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繁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