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8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研究粒度对糯玉米粉物化性质的影响,对80-100目、100-150目、150-200目及大于200目4个等级糯玉米粉的持水力、色泽、松密度和紧密度、休止角、酶解率以及粘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糯玉米粉粒度从80-100目到150-200目,休止角、酶解率、粘度逐渐增加,持水力保持不变,当粒度大于200目时,上述4个指标迅速下降;随着粒度的减小,松密度和紧密度逐渐减小;粒度越细,糯玉米粉L*’值越高,b*值越小,色泽越差。除色泽外,糯玉米粉物化性质以150-200目最好。  相似文献   
5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猪剖检病变观察和实验室诊断,得出贵州省某猪场发病猪为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其中,高致病性蓝耳病感染率为100%,猪瘟感染率50%,沙门氏菌感染率25%.  相似文献   
53.
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文章系统研究了新时期农业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深刻分析了现阶段农业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新时期农业科技管理工作转型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回顾农业科技发展历程提出了新时期农业科技管理工作要更加注重农业科技工作的现实性、特殊性、开放性、现代性,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建议,为推动农业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超声波提取蓝莓工艺进行优化,为其商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蓝莓冻干粉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等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设计,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以蓝莓多酚含量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蓝莓多酚超声萃取回归方程为:y=10.88-0.15x1+0.042x2+0.055x3-0.27x1x2-0.15x1x3-0.090x2x3-0.56x12-0.35X22-0.15x32(x1为乙醇浓度,x2为料液比,x3为超声时间,y为蓝莓多酚萃取率,R2=0.9692),该模型拟合度好;并确定蓝莓多酚萃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x1>x3>x2;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两次、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55%、料液比1:25、超声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蓝莓多酚含量为11.05 mg/g.[结论]研究建立的模型适合蓝莓多酚超声波提取,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通过对圈养和放养条件下的江口萝卜猪繁殖特性进行观测,结果显示,放牧江口萝卜猪的性行为或性成熟早于圈养,发情特征明显于圈养,发情持续时间长于圈养,母性优于圈养,表明放牧饲养条件下有促进猪只提早发情的作用;圈养江口萝卜猪繁殖指标除妊娠期外均高于放养的江口萝卜猪,表明圈养有利于提高繁殖性状;放养和圈养江口萝卜猪精液品质均未表现异常,综合表现出放牧饲养下的江口萝卜猪精液品质优于圈养,说明放牧有利于提高猪的精液品质,研究结果为该猪的繁殖性能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6.
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背景,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快发展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新型腐植酸尿素在潮土区冬小麦上的田间应用效果,以‘郑麦7698’为材料,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布置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氮肥(T1)、普通尿素BB肥(T2)、腐植酸尿素Ⅰ型BB肥(T3)和腐殖酸尿素Ⅱ型BB肥(T4)处理,研究施用腐植酸尿素对潮土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2种腐植酸尿素增加冬小麦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籽粒产量较普通尿素处理提高11.08%~11.10%;提高冬小麦各部位的氮、磷、钾质量分数和累积量,籽粒、茎叶和颖壳氮素累积量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33.10%~33.17%、41.28%~43.17%和34.43%~36.07%,植株总吸氮量、总吸磷量和总吸钾量则分别提高32.40%~32.77%、31.82%~35.82%和25.89%~27.06%;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农学利用效率和表观利用效率,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28.68%~28.77%、36.80%~37.27%和42.71%~48.90%,促进小麦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增加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质量分数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增加16.54%~18.27%、28.61%~29.05%、7.35%~8.16%和26.99%~29.11%。但是,2种腐植酸尿素的应用效果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在潮土区冬小麦生产中,施用腐植酸尿素可以作为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8.
铜氮配施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豫中潮土区通过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铜、氮配施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铜肥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达显著水平。氮、铜交互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影响达极显著差异,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也达显著差异。综合考虑产量和蛋白质因素,本试验条件下,铜、氮配施以N1Cu2处理(即施氮120 kg.hm-2,施铜45 kg.hm-2)为适宜的铜、氮配施比例。  相似文献   
59.
热解木质素是生物油中由酚类等高值化学品组成的低聚物,热解木质素能量密度高、具有酚羟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可用于制备液体燃料、化工产品等,实现其高效分离和分级转化是高附加值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热解木质素的研究现状和技术进展,重点阐释了有关热解木质素分离与解聚的研究概况,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针对规模化养殖企业产生大量畜禽粪便处理困难和如何进行农田利用的问题,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畜禽粪便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砂质潮土小麦土壤的pH、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化学氮肥施用量对pH影响不明显。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小麦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而化学氮肥施用量增加,仅增加而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而对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影响不明显。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但在相同有机肥施用量下,化学氮肥的施用去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对中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无明显的影响。小麦的穗粒数和穗数随着有机质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穗数,在无有机肥施用时,氮肥施用对小麦穗粒数影响不明显,而在低量有机肥(1 600kg/667m2)和中量有机肥(2 400kg/667m2)处理下,小麦穂粒数总体上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小麦产量随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量增加明显增加。所以,有机肥与化学氮肥配施,可适当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从而可减少化学氮肥对土壤面源污染的负荷,同时也可使畜禽粪便有机肥得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