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51.
为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DHV-Ⅰ型疫苗株C80(DQ864514.3)的非编码区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出230bp的靶序列,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将纯化的重组质粒10倍梯度稀释后作为标准阳性模板,进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建立标准曲线,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2),产物Tm值为87.2~87.9℃,检测灵敏度为71.5拷贝/μL。对55份疑似病料进行检测,荧光定量检测48份为阳性,而用常规PCR方法只能检出39份阳性,ELISA方法只检出30份阳性。这表明所建立的DHV-Ⅰ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快速和重复性良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DHV-Ⅰ感染的快速检测,为DHV的分子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2.
1987年9月中旬,我市某鸭场的樱桃谷种鸭出现以胫跖关节肿胀、跛行为主要特征的病鸭。经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鸭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3.
牛前胃迟缓主要是由于饲喂不当而引发机体各项机能衰退,导致牛只体质降低,大脑皮层无法实现对内脏的有效控制,在采食草料以后因正常的消化利用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草料在前胃内大量滞留,在腐败发酵后常常会产生大量的毒素以及有机酸,具备消化功能的纤毛虫以及细菌相继死亡,进而引发消化功能障碍。另外,一些疾病的发生也可能会导致牛只继发前胃迟缓。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牛前胃迟缓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4.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流通环节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和传入风险,为科学防控疫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全市3个家畜布鲁氏菌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县和8个区县中的3个牛羊定点屠宰场、2个活畜交易市场和短期牛羊育肥畜群进行监测,共采集12 672份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家畜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抗体总阳性率为1.17%。χ2检验分析显示:流通环节与本地养殖环节的牛羊阳性率有显著差异;流通环节的羊阳性率明显高于牛;全市8个区县的羊阳性率和不同来源地的羊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流通环节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养殖环节;流通环节的监管不到位是布鲁氏菌病传入乌鲁木齐市最大的威胁;乌鲁木齐市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不同区县要采取不同的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5.
乌鲁木齐市是全疆最大的散装生鲜乳市场,其日销售量达40t,在乳品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66个生散乳销售点、521.g购买者的调查以及对37份生散乳样本的检测,初步掌握了生散乳来源、销售点、销售人员、销售量、价格、购买者族别、购买理由、购买频率、购买量以及生散乳的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等信息,对生散乳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安全隐患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奶业条例》,加强市场监管,提供了第一手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6.
棉籽饼粕(以下简称棉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同时也含有对畜禽有毒害作用的游离棉酚,研究选用适宜的菌种发酵棉粕,使棉粕中的游离棉酚脱毒或钝化,使发酵后棉粕中的总氨基酸、粗蛋白等营养成分有所提高,使之变成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不仅对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提高了蛋鸡肠道内有益微生物数量,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在蛋鸡体内没有一席之地,大大降低了鸡群的发病率,还节约了预防用药的成本,增加了蛋重,降低了饲料的消耗量。笔者对乌鲁木齐市某鸡场采用微生物发酵棉粕饲料喂养蛋鸡的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发现这种方法不但解决了棉粕的脱毒问题,而且还让酵母菌、乳酸菌等有益菌在鸡体内大量生存,阻止了禽类细菌病的发生、发展,为养禽业的健康养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7.
为了解决生鲜肉多个品质参数快速、无损、同时检测的问题,该文利用双波段(350~1 100 nm和1 000~2 500 nm)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硬件单元和编写的软件控制程序,研发了多品质参数同时检测装置,实现对双波段光谱信息的同时采集、实时处理、显示以及保存。基于该检测装置,采集覆盖生鲜肉多个品质参数的可见/近红外光谱信息(350~2 500 nm),经过平滑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预处理后,分别基于单波段和双波段光谱数据,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的猪肉颜色(L*、a*、b*)、p 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水率、蒸煮损失和嫩度建立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筛选特征变量,建立简化的PLS模型,对各个品质参数的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 5、0.933 6、0.938 9、0.941 5、0.936 3、0.912 3、0.920 0和0.901 9,预测误差为0.628 7、0.757 6、0.547 1、0.078 2、2.835 4 mg/(100 g)、0.380 9%、2.560 0%和6.896 7 N。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实现生鲜肉多个品质参数的同时检测,研究结果可为实时获取肉品品质信息,实现肉品评定和分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8.
为确定发病鸭场的致病原,掌握该致病原的遗传进化特征,研究从山东省某鸭场采集到1份短喙与矮小综合征(SBDS)疑似病例病料,采用永生化鹅胚上皮细胞系(GEEC)对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测定分离毒株的血凝性、病毒滴度(TCID50)、对鸭胚的致病性,并进行VP1基因序列比对及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病料分离培养的病毒可引起GEEC出现细胞明显皱缩、聚集、折光性增强等典型细胞病变,表明分离到一株鸭源NGPV毒株,命名为SDHZ株,该病毒对1%鸡红细胞无凝集性,TCID50高达10-6.25/mL,鸭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4.5/mL,接种鸭胚死亡出现全身及肝脏出血、短喙、发育迟缓等典型症状,VP1基因序列与樱桃谷鸭中分离的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相似性为95.3%~98.0%,与GPV经典毒株的相似性为89.3%~94.6%。表明该鸭场本次疫病病原为NGPV,为进一步研究NGPV致病机制及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黑斑病是危害库尔勒香梨的真菌病害之一。若在黑斑病症状显证之前实现早期诊断,对于防止病害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和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构建了香梨黑斑病早期快速诊断模型。获取了健康、潜育期、轻度发病和重度发病的黑斑病库尔勒香梨的高光谱图像,提取感兴趣区域内的平均光谱,经标准正态变量变换、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及组合预处理后,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降维。然后,以K最近邻法(KNN)、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随机森林(RF)算法为基学习器,以LS-SVM为元学习器,构建了黑斑病病害程度的Stacking集成学习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病害程度加深,光谱反射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为分类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所建模型对健康和不同病害程度黑斑病库尔勒香梨的总体判别准确率为98.28%,对潜育期香梨的判别准确率为100%。与利用单一分类器建模结果相比,总体判别准确率和潜育期香梨判别准确率分别上升5.18、23.08个百分点。结果证明,Stacking集成学习具有较强的特征学习能力,将其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能实现库尔勒香梨黑斑病潜育期的识别。该结果为库尔勒香梨黑斑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和发病过程的实时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0.
发挥优势振兴河北大豆产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河北大豆生产发展优势,根据大豆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振兴河北大豆产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