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180篇
  120篇
综合类   816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398篇
园艺   125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红枣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特产果树之一,栽培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区,中宁县有黄河灌溉之便利,红枣栽培的历史尤为悠久,但传统栽培管理的红枣树体高大,采摘困难,果实商品率低,严重影响红枣的经济效益。通过矮化密植,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果实商品率,是实现红枣早产、丰产、高效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72.
太原市平原林网在改善气候、土壤及水文条件等生态环境 ,防止多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保证粮食稳产高产等方面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过去林网建设过分注重了生态效益 ,并且树种单一 ,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林业建设。今后如何对现有林网更新提高 ,就成为平原林网建设应该解决的主要课题。基于此 ,笔者提出发展多树种、经济林 ,将平原林网建成不仅具有经济、生态效益 ,而且兼有旅游观赏为一体的园田式新林网的思路 ,并就此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1 平原林网现状及存在问题1.1 平原林网现状太原市平原林网建设始于 2 0世纪 7…  相似文献   
73.
为进一步探究蔬菜农残快检假阳性问题,本文采用酶抑制率法和色谱法对大批量蔬菜样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假阳性蔬菜特点,结合日常检测工作经验,对易引起酶抑制率快检假阳性的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将关键影响因子分为酶抑制物干扰、竞争性显色反应干扰、底色干扰和透光干扰四大类。阐述了其对酶抑制反应的影响方式,并针对性地提出避免和减少假阳性情况发生的措施和建议,为今后酶抑制率快检方法改进、进一步提高快检准确率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化肥减量对春小麦的影响,为新疆塔额盆地春小麦化肥减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春小麦品种宁春16号为材料,设置5个处理,其中1个空白对照A(N0P0K0)1个农户处理E(N240P105K37.5)和3个对氮肥、磷肥的减量处理B(N120P52.5K37.5)、C(N120P105K37.5)、D(N240P52.5K37.5)的田间试验,对照处理为A、农户E处理,分析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不同化肥减量对春小麦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处理C施肥量下,在开花期LAI达到7.14,显著高于对照A、E处理,花前转运量、转运率及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在C处理达到最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产量的贡献率达到75.29%。处理C比其它处理提高了5%~24%;氮肥减少50%、磷肥不变C处理时产量达到最高为7 964.84 kg/hm2,较对照显著提高,比其他减肥模式产量提高了4.52%~24.09%。【结论】小麦处理C模式下表现最优,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合理的减量施氮可以获得高产;C(N120P105K37.5)处理的化肥减量模式更适合新疆种植春小麦。  相似文献   
75.
为绣球菌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以绣球菌菌丝鲜重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绣球菌菌丝体液态发酵最佳工艺条件:PDA培养基、培养温度26℃、振荡速度150 r/min、发酵时间13 d、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玉米粉。以液态发酵法高效获取绣球菌菌丝体及菌种是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需求,本研究结果为绣球菌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以5个不同基因型胡麻品种为供试材料,用甲基磺酸乙酯(EMS)作诱变剂,设置5个诱变浓度和4个处理时间,探讨EMS诱变对不同基因型胡麻品种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尤其在不同颜色籽粒的品种间,EMS诱变对种子发芽率、田间相对出苗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EMS诱变对M3农艺和品质性状的诱变效应有正有负,不同品种和不同处理间存在差异。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最佳EMS诱变条件,统计M3代不同处理品质性状高于对照的突变株数的比例,综合得到不同籽粒颜色胡麻品种的最佳诱变条件:褐色籽粒胡麻品种为(0.6%,4 h或2 h),浅黄色籽粒品种为(0.3%,4 h)。通过EMS诱变创制高粗脂肪材料155份、高木酚素含量材料45份、高亚麻酸含量的材料26份,为胡麻品种品质改良提供了新的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77.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针对三峡库区柑橘树根区60 cm深土壤水分建立ARIMA(1,1,1)模型.结果表明,拟合区与预测区相对误差分别为0.37%~7.67%、2.83%~5.56%,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33%、4.52%,均小于5%.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与预测柑橘树根区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可以进一步应用在其他作物根区的土壤水分监测,为农作物优质生长、节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8.
【目的】木样总酚含量化学测定耗时长、过程复杂,建立杉木木样总酚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模型,对实现木材无损检测及木材腐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试验以114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样为研究对象,用福林酚法测定样品总酚含量,利用MPA傅立叶变换光谱仪对杉木木材进行漫反射光谱数据采集。将木样分为校正集和验证集,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建立总酚的定量模型,选择出最优模型并用验证集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测定的114个杉木木样中总酚含量变异幅度大,可用于构建近红外模型。对114个杉木木样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得出建模光谱范围为9403.9~7498.4 cm-1、6102.1~5446.4 cm-1及4605.5~4242.9 cm-1。对杉木木样的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得出最优组合: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SNV)和一阶导数,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模型最优。校正集和交叉验证集的决定系数分别是0.8679和0.7549;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E)和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448和0.586,数值均较小且接近,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稳定性;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相对标准偏差(RPD)分别为0.521和2.16,说明模型可进行定量分析。【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杉木总酚含量可行,能为木材化学成分快速测定提供一种有效、无损方法。受拟合规则影响,构建的模型虽然不能用于精确定量测定,仍可应用于日常科研和生产检测,在木材材质预测及良种选育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采用堆肥工艺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油菜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腐熟菌剂及调节发酵原料组分,研究油菜秸秆腐熟发酵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腐熟菌剂、碳氮比及氮源对油菜秸秆腐熟发酵影响显著,其中油菜秸秆添加腐熟菌剂和15%菜籽枯,发酵物料碳氮比为25∶1,堆肥效果较好,发芽率指数为73.5%。  相似文献   
80.
选择22个品种(系),用24%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稻纵卷叶螟,结果发现:施药7d后保叶效果达到80%以上,只有荃优596、荃两优洁丰丝苗、玮两优7713、玮两优馥香占和昱香两优馥香占等5个品种.施药14d后,有13品种保叶效果达到82.57%~90.66%,说明各品种(系)保叶效果有差异.22个品种(系)中荃优838、荃优596、玮两优7713、荃优泰851、荃优532和荃优洁田丝苗等6个品种的产量高于对照,建议继续试验,观察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