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7篇
  24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秸秆往复式切割试验台上,以饲用甜高粱为研究对象,以切割速度、喂入速度、秸秆含水率为试验因素,功率消耗与剪切应力作为性能检测指标,按照中心组合响应曲面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方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喂入速度对切割器试验台工作性能有较大影响;切割速度、秸秆含水率均对切割器试验台工作性能影响显著;切割器试验台工作性能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喂入速度、切割速度、秸秆含水率,最佳性能参数组合为喂入速度5m/s、切割速度0. 95m/s、秸秆含水率为60%。本研究旨在探索秸秆往复式切割器的工作参数与饲用甜高粱收获条件对切割特性的影响,为饲用甜高粱联合收获打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本文主要介绍了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该病主要侵害犬的胃肠道而引起犬呕吐、便血,主要表现以肠炎型和心肌炎型为特征,提出了注意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免疫以及合理用药等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43.
绝大多数鹿种是季节性繁殖动物,一年只繁殖一次。我国北方地区,茸鹿发情主要在秋季(9~11月份)进行。本文主要介绍母鹿、公鹿的发情表现及发情鉴定要点,及影响鹿发情的因素(光照、温度和湿度、饲养管理、年龄和激素)。  相似文献   
44.
针对小粒种子加工量小、品种更换频繁的特点,采用了台式结构形式,结合可拆式三角台面、三层支架角度调节机构及变频变幅振动等理念,设计了台式重力分选机,完成了振动箱体、三角台面、振动系统、角度调节机构、送风系统、喂料装置、出料系统及机架等部件的结构设计。以净度为85%的苜蓿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率大于40kg/h,净度大于97%,除重杂率大于95%,除轻杂率大于95%,获选率大于96%,使用有效度大于98%,粉尘质量浓度小于0.25mg/m~3。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马铃薯挖掘机在收获过程中马铃薯在分离筛上的运动特性、改善马铃薯挖掘机工作性能、提高薯土分离效果及降低马铃薯的损伤,采用室内试验和室外试验研究的方法,对马铃薯在分离筛上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利用红外高速摄像技术,采集室内和田间马铃薯在分离筛上的运动情况的数据。利用高速摄像分析软件(TEMA)对采集到的摄像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出马铃薯的分离筛上的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总结出马铃薯在筛面上的运动规律。最终得出马铃薯在分离筛上的运动特性,为马铃薯收获机的分离筛参数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在分析南海浮游生物样品时,发现了花水母亚纲(Anthomedusae Haeckel,1879)丝螅水母目(Filifera Kühn,1913)介螅水母科(Hydractiniidae L.Agassiz,1862)介螅水母属(Hydractinia van Beneden,1841)2新种:缢介螅水母(H.constrictura sp.nov.)和叶状介螅水母(H.phyllosoma sp.nov.)。缢介螅水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伞近球形,无顶突;垂管长,其中部有一圈凹缢,把垂管分为2个部分,上端为泡状组织,下端为胃部,上有水母芽,口有4个口腕,口腕末端为刺胞球;生殖腺位于垂管间辐位;4条短的缘触手,触手基球球状,无眼点,触手上具环状刺胞,末端具刺胞球。叶状介螅水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伞钟形,胶质薄,无顶突;垂管短,无胃柄,口方形,有4个叶片状口唇,口唇上长满刺细胞;生殖腺分布在垂管上,间辐位,无水母芽;4条单生触手。模式标本保存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47.
据统计,仔猪出生后的损失和死亡有85%发生在30d以内,其中前7d死亡的常占到60%左右.死亡原因有被母猪压死、冻死、饿死或发生下痢、感冒等疾病.可见,搞好仔猪出生后前7d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做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24h监测,同时书写完整的动态心电图生活日志,记录ST段改变情况及当时有无心绞痛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ST段、T波改变及各种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3%和78...  相似文献   
49.
植物内源激素对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等生命活动至关重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植物内源激素因其准确性而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以板栗枝条顶端芽体为实验材料,通过实验总结出板栗内源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合适的实验条件、内源激素提取与纯化方法和色谱条件。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究中药对大肠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消除机制,以小檗碱为处理药物,使用小檗碱浓度为250 μg/mL (1/2最小抑菌浓度(MIC))的LB肉汤培养临床分离的禽源耐药大肠杆菌,每隔24 h传一代,共传3代。对第3代菌液以影印法分离突变菌,以微板法测定突变菌的左氧氟沙星MIC。经测定发现突变菌对左氧氟沙星的MIC由16 μg/mL降至8 μg/mL,说明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具有消除作用。为了解小檗碱作用大肠杆菌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录组测序方法对耐药性消除前后禽源大肠杆菌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小檗碱作用后共有45个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有30个基因表达量上调,15个基因表达量下调。经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上调主要为:与色氨酸合成有关的基因,磷酸吡哆醛结合相关3个基因,表达转酮酶基因;下调主要为:双组份系统中多个基因,十一异戊二烯焦磷酸磷酸酶(UppP)编码基因ybjG,酰基辅酶A脱氢酶合成有关的基因。推测大肠杆菌体内酶活性降低是小檗碱抑菌的主要机制;大肠杆菌多重耐药外排泵表达降低、细胞膜和细胞壁成分的改变是小檗碱耐药性消除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