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8篇
  4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酸浆果原汁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鲜的酸浆果果实为原料,研究了酸浆果果汁的工艺及配方,分别进行了最佳配方筛选和调香试验。对糖、柠檬酸、甜蜜素和食盐4个因素各设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风味调配试验选取3种香精,各设3个水平进行L9(33)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果汁最佳配方为:白砂糖6%,柠檬酸0.3%,甜蜜素0.08%,食盐0.3%;香精最佳添加量分别为柠檬香精0.2%,橘香精0.06%,橙香精0.04%。  相似文献   
22.
酸浆绿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酸浆绿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浆绿茶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O2-.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脂质过氧化物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0.45g·L-1、0.99g·L-1、15.43g·L-1、0.83g·L-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酸浆叶茶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相关保护作用,选取75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包括模型、酸浆叶茶低、中、高剂量和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等组。利用四氧嘧啶诱发小鼠糖尿病后,测定小鼠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血清胰岛素(Serum insulin,INS)、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肌酐(Creatinine,Cr),并测定肝、肾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酸浆叶茶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FBG指标;中、高剂量组能显著促进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增长;恢复INS含量;降低ALT和Cr以及肝、肾中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能一定程度提高糖尿病小鼠的免疫功能。因此,酸浆叶茶可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4.
免疫磁珠捕获-PCR检测牛乳中沙门氏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建立了沙门氏菌的磁捕获-PCR检测方法。筛选了最佳包被液和最适包被条件,用于制备包被有抗沙门氏菌抗体的磁珠。用制备的免疫磁珠捕获样品中的沙门氏菌,用于PCR检测。此方法操作简便,用时短,检出率高。用所建立的免疫磁珠捕获-PCR技术检测牛乳中的沙门氏菌,检测灵敏度为9cfu/mL,所用时间为7h(包括前增菌时间)。  相似文献   
25.
不同菌种发酵对藜麦蛋白质特性及脂质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莎  邢洁雯  王晓闻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0):2045-2054
【目的】 比较不同菌种发酵对藜麦蛋白质水解及脂质变化的影响,为藜麦发酵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藜麦为原料,加入不同菌种(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及其混合菌)进行发酵,通过测定蛋白水解指数、蛋白质各组分、游离氨基酸、游离脂肪酸及脂质构成来判定发酵效果,确认哪种微生物更有利于藜麦营养成分的转化。【结果】 经酵母、植物乳杆菌、酵母和植物乳杆菌混合菌发酵后,藜麦蛋白质水解指数均有所升高,且主要是清蛋白和球蛋白发生了水解。发酵后藜麦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显著,尤其是必需氨基酸。酵母发酵藜麦更有利于蛋白质、多肽等水解成氨基酸。通过发酵处理,藜麦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且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更为接近1﹕1﹕1;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含量降低,但磷脂等功能脂的含量有所提高,且有酵母菌参与更有利于上述转化。【结论】 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发酵过程中主要水解藜麦清蛋白和球蛋白成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且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两种菌发酵后都有利于增加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含量,且提高磷脂的含量。经酵母发酵,更有利于改善藜麦营养。  相似文献   
26.
探讨抗菌药物引起的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为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及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模型提供参考和依据。选用头孢曲松钠和环丙沙星作为造模药物,3周龄小鼠作为试验对象,分为5组,对照组每日灌胃0.3 mL无菌生理盐水,其余4个模型组分别每日灌胃等量的头孢曲松钠4 g/kg、8 g/kg,环丙沙星2 g/kg、4 g/kg。每天观察并记录腹泻指标,并于1、4、7 d分别取新鲜粪便进行活菌计数,观察菌群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个模型组小鼠腹泻指标以及肠道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数量均出现变化,其中头孢曲松钠组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27.
本试验旨在探讨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安格斯牛生长性能和牛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24头平均体重为(447.78±2.53) kg、17~18月龄安格斯阉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第2、3和4组分别按照干物质采食量的2.0%、4.0%和6.0%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试验全期77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7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第3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4组(P0.05),第3组和第4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1组(P0.05),第1组和第2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4组(P 0.05)。3)第4组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第1组(P 0.05),各组之间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pH、剪切力、蒸煮损失、失水率、肉色及肌肉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 0.05)。4)第1组背最长肌中C18∶0含量显著高于第2组和第3组(P0.05),第2组C20∶4n6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4组(P0.05),第2、3和4组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比第1组降低了8.41%、10.26%和5.4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了6.37%、9.41%和6.7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分别提高了69.78%、33.19%和9.36%,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5)育肥前期第2、3和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第1组(P0.05),育肥后期第3组和第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第1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肉牛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有利于提高饲粮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可提高肉牛背膘厚度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牛肉脂肪酸的组成;综合考虑,安格斯牛饲粮中过瘤胃不饱和脂肪最适宜的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采食量的4.0%。  相似文献   
28.
以酸浆植物的叶子为试材制作叶茶,研究杀青次数(3、4、5、6、7、8、9次)及萎凋4h后杀青次数(3、4、5、6、7、8、9次)对其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浆叶茶中类黄酮的含量随着杀青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茶多糖、粗蛋白的含量随着杀青次数的增加而减小,茶多酚的含量在炒5次时最大;而萎凋4h后酸浆叶茶中类黄酮、茶多酚的含量比不萎凋的酸浆叶茶中含量低,萎凋4h后酸浆叶茶中茶多糖、粗蛋白含量比不萎凋的酸浆叶茶中含量高。  相似文献   
29.
以欧李仁蛋白为底物,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进行分步复合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确定其分步复合酶解的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5%,酶添加量为1.5%(基于底物蛋白质的质量),温度50℃,pH值10;中性蛋白酶添加量为5%,温度40℃,pH值7;酸性蛋白酶添加量5%,温度50℃,pH值5。分别水解30 min,经这3种酶酶解后其多肽质量浓度可达27.566 1 mg/mL。  相似文献   
30.
以锦灯笼酸浆宿萼为原料,采用回流提取工艺研究了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料液比对皂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组合为:80%的乙醇,60℃,120min,1∶9的料液比。此条件下总皂苷的得率为4.283mg.g-1。由方差分析可得,时间对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故可缩短时间至105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