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MD6大豆是最新育成的一个特大角、特大粒、超高产兼鲜食型品种,经河北省馆陶县连续3年多点对比试验,一般667米2产300千克左右,高产田可达350千克,较当地一般普通品种增产50%以上.该品种角大、粒多、粒大,尤适于做鲜食毛豆出售,一般可667米2产毛豆600~800千克,收入达1 000元左右,综合表现明显优于10个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32.
甘薯经脱毒培育后,发棵早、分枝多、长势旺、结薯多,薯块整齐、表皮光滑、无龟裂、皮色纯正、无黑色斑块。一般亩产可达4000—5000公斤,可减少30%的氮肥施用量,对甘薯黑斑病、黑痣病和其他病害有较强的抗性。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黄河流域棉区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甜菜夜蛾”在棉花上的危害渐趋严重,且由于该虫的抗药性极强,用一般农药根本“治不住”,一些棉农称之为“打不死的棉铃虫”。1害虫特征①成虫(蛾)的体长1~1.4cm,体色灰褐色。②卵粒呈馒头型,初产的卵为浅绿色,接近孵化时为浅灰色,平铺一层或多层重叠为卵块,覆盖有灰白色绒毛。③幼虫体色多变,但体色以绿色为主,也有灰褐色或黑褐色。幼虫有假死性,稍受惊吓即卷成“C”状,滚落到地面。幼虫怕强光,多在早、晚为害,阴天可全天为害。体长2cm左右,与棉铃虫相似,但该虫体表面蜡质层较厚且体表光滑,对农药的抗性显著强于棉铃虫。2发生规…  相似文献   
34.
棉花生产中经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效益.造成蕾铃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采取适当措施才可能有效减少落蕾落铃,提高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5.
2004年的新棉上市一个多月以来,棉价呈"低开市、小幅涨、又下滑"的趋势:子棉价格由开市的每千克 4.60元,到 9月下旬上升到 4.96~ 5.60元( 9月下旬山东荷泽子棉收购价格曾达到 5.80元/ kg,郑棉期货 CF501最高价位曾逼近 13500点).国庆节后棉价一路走低, 10月 27日笔者调查,每千克子棉降至 4.60~ 3.80元,整体呈缓降趋势.与 2003年同期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 2003年以每千克 4.90元开市,一路攀升到每千克 7.00~ 7.60元,最高突破 8.40元. 2004年棉花市场呈现购销两不愿:棉农不愿卖,棉商、棉企不愿买,棉花购销不旺.棉花价格成为棉农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今后棉花的价格会是怎样的走势呢?笔者的分析预测如下.  相似文献   
36.
时下,一提起结构调整,一说起增效增收、发财致富,许多人就想到要靠珍、稀、奇、特,对一些传统作物则是不屑一顾.对此,笔者提醒大家要一分为二和冷静、客观地看问题 .……  相似文献   
37.
7月中旬以来,景县、永年县、冀州市、馆陶县、成安县的很多棉农朋友强烈反映棉花“落蕾落铃”的问题。对此,笔者特分析如下。1品种因素首先,品种之间的现蕾多少、成铃性高低有很大差异;其次,盲蝽象、棉铃虫喜欢在“多茸毛”的棉花品种上产卵,且“多茸毛品种”使卵的附着力增加,不容易被风吹落和雨水冲掉,因受害严重而造成大量蕾铃脱落。据郭香墨实验结果,光滑叶品种比多茸毛品种的蕾铃受害数减少40.3%。2栽培因素当前,棉花生产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密度过大”,这往往造成田间荫蔽,中下部果枝得不到充足的光照,有机物质合成受阻,棉株生殖生…  相似文献   
38.
吨谷一号     
<正> “吨谷一号”是山西省临县吨谷研究所于1993年选育出的一个超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河北省馆陶县1999年引入该品种,经两年的示范种植,夏播一般每667m~2产500~600kg,最高达720kg,较普通品种增产25%~50%。 该品种中熟,春播生育期120~135天,夏播生育期90~95天。幼苗粗壮,叶片肥厚,叶色深绿,分蘖力强,一般每株分蘖3~5个,最高单株分蘖达10个以上,分蘖苗长势旺,与主茎苗粗壮大致相当。株高70~80cm,茎粗1.2~2cm,茎秆矮  相似文献   
39.
近几年,人们大多认为种田的效益比较低,一提起增效、增收,都说难难、固然不假,但并不是不能。可以说,种田增效、发财的路有千万条,关键就存于我们应该怎么去找,我们应该靠什么来实现种田增效?对此,笔者谈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