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3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优良食味水稻津川1号的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国内市场看,自1994年以后,由于市场中优质米受欢迎,劣质稻米出现了压库现象;从国际市场看,虽然我国稻米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米质较差,出口数量甚少。由此可见,稻米品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由稻米生产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的严重障碍。因此,优质米生产已成为我国稻米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稻米品质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2.
水稻sd—1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半矮生品种对改良株型,提高干物质生产能力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表现高度的抗倒伏性,因而对世界各稻作地区的增产起着极为主要的作用.我们发现水稻半矮生性基因sd-l与不同的微效基因共同作用,可以使水稻株高这一性状有不同的表现.因而适当的株高成为理想株形和超高产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3.
选取36个栽培稻、普通野生稻骨干系进行了RFLP聚类,并对分子标记法、程氏指数法和杂交亲和力法进行了比较分类。结果表明,三种分类方法对水稻材料的分类是基本一致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整理分类,有利于对水稻材料的深刻理解与认识。通过RFLP聚类树状图、籼粳倾向性图及基因型的综合分析,明确了中国普通野生稻可分偏粳型和原始普野型,国外普通野生稻包括偏籼型与原始普野型。中国原始普野型相对倾粳,国外原始普野型相对倾籼,它们是遗传分化显著不同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较适合的施肥处理,为开展天津市优质稻米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粳稻品种津原45进行了5种不同类型肥料的田间试验,研究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淀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采用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20.42%~56.94%;处理Ⅱ(常规施肥)获得了最高的产量,但垩白率较高,食味品质差;处理Ⅳ(拟日本稻作法)增产最少,但食味品质最好;处理Ⅲ(有机肥)和处理Ⅴ(东洋生物肥)的稻米产量略低于处理Ⅱ,但食味品质均较好。[结论]处理Ⅲ(有机肥)和处理Ⅴ(东洋生物肥)较好地兼顾了产量和品质,是较为可行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55.
施利利  张欣  丁博  裴忠有  王松文  崔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80-15182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推广种植水稻品种进行组织培养,探索适合天津市推广水稻品种的培养条件,为天津市水稻的遗传改良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对5个天津市推广种植的水稻的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诱导和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不同接种方式及分化前不同预处理等对其再生的影响。[结果]在NB培养基中添加2.00mg/L2,4一D和0.50mg/L6.BA比只添加2.00mg/L2。4一D的愈伤诱导率高3.79一14.64个百分点;对于津原系列的品种其半粒接种方式愈伤诱导率要高于整粒接种方式;NB+1.00mg/L6一BA+0.25mg/LN从+2.00mg/LKT的分化培养基得到了较高的分化率;干燥处理和预分化均能提高愈伤分化率。[结论]该研究探索影响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因素,建立其植株再生体系,为进一步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优质粳稻品种的食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个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及1个日本品种越光为材料,测定了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RVA特征值以及对稻米食味进行了感官综合评价和食味测定,并对这些指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适中,RVA参数中的崩解值高,消减值低,食味评价得分较高,但蛋白质含量偏高。相关分析表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最高黏度和崩解值呈显著负相关(r=-0.470)与极显著负相关(r=-0.610);与最终黏度和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r=0.482)与极显著正相关(r=0.839)。蛋白质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17),蛋白质含量与最终黏度呈显著负相关(r=-0.474)。食味评价得分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18)。  相似文献   
57.
10个日本水稻品种食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1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测定了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RVA特征值以及食味值,并对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及RVA特性值及食味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最高粘度和崩解值呈显著负相关及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664和r=-0.792;与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r=0.883.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粘度、消减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838、r=-0.819和r=-0.778;与崩解值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r=0.719.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我国在水稻基础研究和水稻品种培育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水稻基础研究和育种技术的全面提升.Peleman等提出了水稻“设计育种”(Breeding by designl的育种理念,即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水稻生物体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以达到育种目标.最大化满足人类对水稻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9.
水稻ms91(t)基因定位群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ms91(t)基因定位,对sh38/C18、sh38/N 1等F2群体的多态性、育性、偏分离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多群体定位,可以方便地对目标基因定位。本文还对已有基因组计划定位群体及其它群体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0.
彩甜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彩甜糯1号玉米新品种选育的基础上,进一步选育新的品种,通过新品种选育与改良,附加亲本、改良亲本群配制,实现彩甜糯玉米品种系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