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87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25篇
  70篇
综合类   481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92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绩效评价、实施效果后评价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采用频度分析法筛选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提出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模型包含土壤固持与保护、水源涵养、生态改善、收益增加、防灾减灾等5大类15个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秀、良好、缓慢改善、恶化、极度恶化5级评价标准。[结论] 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模型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可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效果提供直观的、综合的、可量化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2.
完全学分制下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完全学分制,以其弹性大,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广为关注,经多年的探索,很多高校已开始推行。随着完全学分制的全面推进,植物学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所采取的多种途径促进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3.
王海燕 《植物医生》2009,22(1):14-15
西芹是昆明地区呈贡县一种主要的高档外引名优蔬菜,在呈贡县大渔乡、麦子办事处、上可乐及下可乐办事处等地栽培,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333hm^2。据笔者近两年调查研究发现,病害为害较为严重,其中斑枯病发病率在20%-30%,有时可达80%左右,严重时甚至可达100%,影响了西芹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174.
湟中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总耕地面积6.05万公顷,其中水浇地面积1.78万公顷,占27.9%,无灌溉设施的浅山旱地面积2.67万公顷,占44.1%,脑山地1.7万公顷,占28%。油菜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作为湟中县第一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1.67万公顷左右,占总播面积的27%,探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产品品质,促进旱作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5.
由于城市人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问题日益突出,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着城市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道路。分析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指出开发新能源和资源,开辟城市发展新道路,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化发展之路,对生态城市稳步步入城市化水平高级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6.
该文阐述了种植无公害韭菜,是当前和今后蔬菜种植中,必须遵循的种植方法,重点介绍了韭菜无公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7.
枣树RAPD分析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不同枣树品系之间遗传多态性,建立起一个基于PCR技术的分子遗传标记RAPD分析的优化体系.设置不同的浓度梯度,从dNTPs、随机引物、Taq酶、Mg2 、缓冲液Buffe,的浓度及模板DNA的质量和用量方面考察,建立了枣树RAPD技术最优体系.结果表明:20μL反应体系组分含量为10×Taq酶Buffer 2μL,Mg2 浓度2.0 mmol/L,dNTPs浓度200μmol/L,引物浓度0.2 μ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0.06 U/μL,DNA模板浓度1.5 ng/μL.最佳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30 s,36℃退火40 s,72℃延伸1min,50个循环,最后72℃延伸8 min.  相似文献   
178.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所汇聚与积淀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优秀伦理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精华,是民族魂、民族根,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源泉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79.
研究性教学方法在“土壤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作者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在"土壤学"理论讲授教学环节中,根据各章内容的特点,分别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探讨了不同方法在"土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在"土壤学"教学中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0.
东北过伐林区蒙古栎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在维持森林立地生产力以及全球碳平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东北过伐林区蒙古栎天然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层次(0~20 cm、20~40 cm和40~6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及其与其他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蒙古栎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为31.48 g.kg-1,0~60 cm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为15.76 kg.m-2;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少;(2)0~20 cm土层中,除全P和有效P的含量略低,土壤养分含量均较丰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其在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除pH和全K以外),并且土壤养分变异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3)在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N、全P和速效K呈极显著正相关;就0~60 cm土壤剖面而言,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与土壤全N、全P、有效P和速效K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