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84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59篇
  53篇
综合类   399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检测羊的行为能够充分反映其内在生理状态和健康水平,并有助于牧户掌握放牧草地状况,保证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受空间尺度影响自由放牧条件羊的行为监测十分困难,传统人工观察效率低、主观性高。与室内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计算机视觉的方法虽然精度高,但野外环境恶劣且面积广阔不便于设备设施布设和数据采集。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接触式传感器识别羊的行为、分析羊群与草地环境的关系,为畜情草况的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该文详细介绍了现阶段常用于羊的行为监测的3种传感器技术,即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定位项圈,通过分析数据获取、处理、特征提取、模型结果等过程,归纳与总结了关键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如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部署位置、时间间隔;声学传感器的噪声处理等问题,又结合羊的行为模式说明了关键技术在不同行为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接触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即算法层次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分析数据,挖掘深层次、更具辨别能力的特征信息;传感器方面选取多传感器组合的方式,构建羊只多源数据集,提供更全面的特征,以期为自由放牧下羊行为识别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12.
为探明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的耗水特征、根系生理特性及产量对开花期干旱的响应,以抗旱性强品种"新春6号"(XC 6)和抗旱性弱品种"新春22号"(XC 22)为试材,在土柱栽培和大田条件下设置常规灌溉(CK)、开花期轻度干旱(T1)和中度干旱(T2)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滴灌麦田耗水特征、不同土层根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干旱后2个小麦品种全生育期耗水量和耗水强度均表现为CK>T1>T2,拔节—孕穗期耗水模系数最大。T1处理复水后伤流液、根系活力、根系水力学导度(Lpr)、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SP)含量显著提高,进而促进地上部质量和千粒重增加,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XC 22相比,XC 6伤流液、Lpr、根系活力、SOD、POD、SP含量、地上部质量以及产量均显著增加,T1处理下XC 6的伤流液、Lpr较XC 22高5.4%~25.1%,2.2%~15.7%;0—20,20—40,40—60 cm土层SOD (6.9%~20.0%,2.6%~24.7%和3.6%~31.1%)、POD (4.1%~19.1%,3.9%~25.2%和3.7%~21.6%)、CAT (7.8%~15.2%,8.3%~13.3%和10.8%~13.3%)活性及SP (4.5%~20.4%,0.8%~29.4%和1.3%~7.9%)含量显著高于XC 22。根质量、地上部质量和产量与耗水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与伤流液、Lpr、MDA和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水分处理与品种互作对Lpr、POD、CAT活性及SP含量影响显著。因此,抗旱性强品种开花期轻度干旱可降低耗水量,提高根系SP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质量提高,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13.
优化荞麦壳黄酮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并比较纯化前后抗氧化活性。采用D101大孔树脂吸附法研究荞麦壳黄酮的动态吸附和解吸条件,探究纯化前后荞麦壳黄酮的 DPPH,·OH,■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并进一步评价荞麦壳黄酮对SV40MES13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和修复作用。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荞麦壳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吸附流速 2 mL/min、样品浓度 6. 0 mg/mL、上样体积 2~3 BV、水洗体积3 BV、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0%和洗脱流速2 mL/min,分离效果较佳,经纯化,荞麦壳黄酮含量由30.82%提高到 76.17%。纯化后荞麦壳黄酮的 DPPH,■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纯化前。荞麦壳黄酮对高糖或H2O2诱导的 SV40MES13细胞氧化损伤具有很强的修复作用,纯化后的荞麦壳黄酮修复作用均高于纯化前,但未显示保护作用。研究结果为荞麦壳黄酮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为荞麦壳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14.
近年来,随着敦煌市西甜瓜产业发展,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连作频次增多,造成西甜瓜病害逐年加重。为减轻病害发生并达到节水、省工的效果,本文在西甜瓜垄膜沟灌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地主栽品种京欣6号、京欣4号、西洲蜜17号、真甜6号等品种及地块选择、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试验优化,总结出旱作区尚未采用膜下滴灌地区适用的西甜瓜干垄湿沟栽培技术,旨在为解决河西地区西甜瓜连作病害重发的难点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5.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气温和土壤温度的影响,于2019年11月—2021年4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乌素图实验林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开展开顶式增温试验(OTC),分析增温对油松林各土层(5、10、20、40 cm)土壤温湿度及大气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试验期间OTC内平均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分别增高了1.05和0.65℃。各层土壤温度在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平均土壤温度增高1.83℃,夏季增温幅度最小,平均土壤温度增高0.28℃;大气温度在夏季增温幅度最大,大气温度增高1.18℃,冬季增温幅度最小,大气温度增高0.24℃。OTC内平均土壤湿度降低3.31%,夏季土壤湿度降幅最大,降幅为5.62%,冬季土壤湿度降幅最小,降幅为0.90%。OTC内平均大气湿度增高了0.83%,秋季大气湿度增幅最大,增幅为1.75%,夏季大气湿度增幅最小,增幅为0.12%。开顶式增温箱有效改变大气与土壤温度,对土壤湿度降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16.
917.
县域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内涵,以县域的经济-能源-生态复合大系统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为总体目标,提出了农村能源系统的效益、效率、发展变化率、系统协调度、发展潜力和农村能源系统支撑体系等评价指标,建立了县域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对其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和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918.
种植单一的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不但中断农业生产导致经济收益降低,而且因生物量较低、修复周期长等诸多弊端导致修复效果不甚理想。间作作为一种传统的农艺管理方式,利用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原理等能提高农作物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共植的农作物种类增量提质。在中、轻度污染土壤修复中利用间作体系,通过调控超富集植物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促进超富集植物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s)的分泌,降低其根际土壤p H,增加重金属活性,从而增加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同时抑制农作物根系LMWOAs的分泌,以减少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实现"边生产边修复",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增加经济效益。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间作条件下超富集植物和农作物生物量、生理生化响应、重金属吸收、转运、富集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间作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对间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领域的发展趋势,如超富集植物和农作物间作的信号转导和分子生物学机制、间作体系下两类植物根际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及其功能机制,以及构建高效间作体系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