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2006年开始引进香悦葡萄在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进行试栽,结果表明,香悦葡萄抗病性强,品质佳,极丰产,综合性状优于巨峰,是值得在当地推广的高产优质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112.
本试验采用NEL:121.8MJ、CP:16%、CF:15.9%的日粮,对6头泌乳中期的高产奶牛做了试验日粮消化和氮、钙、磷平衡试验。结果表明,该日粮能提高产奶量和保证牛群健康和延长使用年限,可以作为高产奶牛泌乳中期推荐日粮,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适用价值,为奶牛标准化饲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3.
中国甘薯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RAPD、ISSR及AFLP分子标记,对来自中国安徽、福建、河南和广东4省的48个甘薯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30个RAPD引物、14个ISSR引物和9对AFLP引物分别扩增出227条、249条和260条多态性带。从多态性带的数量和实验稳定性看,AFLP标记优于RAPD和ISSR标记。3种分子标记得出的结果,均揭示中国甘薯地方品种的遗传变异十分丰富,支持中国是甘薯的次生多样性中心的观点。品种遗传变异的地区间差异比较表明,广东地区的地方品种遗传变异高于其余3省,并且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从分子水平揭示广东应是中国甘薯的最早引入地,并向周边省及内陆地区扩散。研究发现,由3种标记产生的聚类图存在一些差异,但将3种标记产生的多态性带结合产生的聚类图可以很好地揭示48个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所有品种聚为两大类,一类以8个广东地方品种为主,另一类由剩余的8个广东地方品种和其余3省的32个地方品种组成。因此,在进行甘薯育种时应重点考虑广东地方品种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4.
沧州地区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沧州是小麦生产大市,每年小麦播种面积在36.7万hm2左右.沧州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匮乏直接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效益.本文就选用适宜品种、深耕细整土地、调整播期、足墒播种、科学管理等节水栽培措施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15.
最佳种植密度有利于对不同叶型马铃薯品种的田间管理,而且在高产同时可以获得最佳产量组分。为研究马铃薯叶型和种植密度的相互关系,找到不同叶型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选取株型直立的中晚熟代表品种Atlantic(叶上冲型)和甘农薯7号(叶平展型),固定行距70cm,设置30、25、20、15和10cm 5个株距,测定了植株性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块茎产量组分,并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2个品种性状差异以及植株性状和产量组分之间的相关性。田间鉴定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株高、节间距、披垂度和叶面积指数增加,茎粗、垂角和叶夹角降低,光合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增加,但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降低。相对于叶上冲型品种Atlantic,叶平展型品种甘农薯7号披垂值显著增加。株距为15~30cm时,2个品种种植密度的提高均可以显著增加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小区产量。结果表明,叶平展型品种甘农薯7号在株距25cm、叶上冲型品种Atlantic在株距20cm时,植株冠层结构分布最佳,商品薯率和小区产量较高,为最适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16.
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园林中使用的草花,一般分为三种:一二年生草花、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草花是指以一年或跨年为一个生命周期,到对结实、枯萎,以种子方式繁殖的草本花卉,如一串红、万寿菊、短章牛、百甘草等:宿根花卉是指多年生,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完成开花,结实等生理过程,以营养根方式露地越冬.翌年春季根系萌动,来完成下一个生长周期的革本花卉,一般以种子分根、分株、扦插等方式繁殖,  相似文献   
117.
通过不同方法对多花木蓝种子进行处理,测定了吸水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提高多花木蓝发芽率的效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采用98%浓硫酸浸种时间分别为1、2、3、4、5、6、7、8、9、10 min处理中,以处理6 min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5%;采用60℃热水浸种时间分别为5、10、15、20、25、30、35 min处理中,以处理25 min的效果最好,发芽率为71.6%。  相似文献   
118.
黑龙江省生产的防风是驰名中外的地道药材 ,它产量高 ,质量好 ,产品畅销国内外 ,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由于大量采挖开荒等原因 ,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野生防风收购量急剧下降。因此 ,在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地道药材 ,利用荒坡或耕地进行人工栽培生产优质防风 ,则是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119.
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CI )转化甘薯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CI)导入甘薯(Ipomoea batatas)品种栗子香,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所用菌株为根癌农杆菌LBA4404,其携带的pBinh质粒上含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PT Ⅱ)基因和OCI基因。将继代培养3d后的栗子香胚性悬浮细胞与LBA4404(OD600nm=0.5)共培养4d。将共培养后的胚性悬浮细胞首先在含有2mg/L2,4-D和300mg/L Carb(carbencillin)、但不含有Kan(kanamycin)的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d,然后在含有2mg/L2,4-D、50mg/L Kan和300mg/L Carb的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4周后,将直径约1mm的抗Kan细胞团转移到添加2mg/L2,A-D、50mg/L Kan和300mg/L Carb的MS固体培养基上,共转移200个细胞团,诱导得到了8个胚性愈伤组织。将这些抗Kan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1mg/L ABA、50mg/L Kan和100mg/LCarb的MS固体培养基上,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获得了13株再生植株。PCR和PCR-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13株再生植株中7株是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20.
清河门区河西镇三道壕村位于阜新市西南出口,与锦州的义县相邻。全村共有耕地183hm^2,农户530户。人口1270人。三道壕的韭菜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是该村的一项主导产业,产品远销长春、哈尔滨等地。多年来,该村的韭菜产业以其蓬勃不衰的态势影响着周边地区,惠泽着当地百姓,活跃和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三道壕村也因此被阜新市政府命名为“保护地生产第一村”、“韭菜生产专业村”,为全市首批小康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