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遗传进化规律,依据SB14f/SB15r引物所扩增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片段序列对该病毒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主要分为欧洲型、远东型和南非型3个基因型。欧洲基因型分为中欧和英国亚型,远东基因型分为东方蜜蜂和西蜂亚型。提示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总体上按地域分型。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从蜜蜂常规育种及非常规育种两个方面论述了蜜蜂育种技术的原理和进展,展望了蜜蜂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53.
五、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Koidz. 伞形科(Vmbelliferae)多年生草本,高20—80cm,茎单生有明显的纵肋,叶为二同爿习状全裂,最终裂片呈条形,全缘。大型复伞形花序,花白色或黄色,小伞形花序有花4-9朵。  相似文献   
54.
选取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蜂群,通过拌糖水饲喂方式投给高、中、低三种浓度的LfcinB(4-9),给药后9天和18天,分别测定试验蜂群的发病率、幼虫死亡率等指标,以评价LfcinB(4-9)对中蜂的抗病效果。结果显示,隔天饲喂9天LfcinB(4-9)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抗病效果最高为59.84%;隔天饲喂18天低浓度的LfcinB(4-9)糖浆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抗病效果最高为72.02%。这提示LfcinB(4-9)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具有抗病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55.
自然分蜂是蜜蜂繁衍后代、扩大种族的唯一方式,是蜜蜂社会性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蜂群在迁飞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机制备受关注,也是蜜蜂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就蜂群准备迁飞和迁飞过程中个体及群体中存在的一些行为机制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6.
春油菜油菜茎象甲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茎象甲是我国西北春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始见跳甲成虫,5月上旬成虫数量达到最高峰,随后发生量减少。药剂防治以种子重7‰锐胜可分散种子包衣剂或2%的乐斯本拌种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57.
为选育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将不同海拔地理分布的27群重庆市南川金佛山东方蜜蜂集中在同一蜜源点饲养,并进行经济性状观测研究.研究表明,蜂群最早出巢时间为早上5:54,最晚为傍晚7:30.群产蜜量最高可达7.95 kg,均产蜜量为6.89 kg(周期12 d),高产群产蜜量比群均产蜜量高15%以上.日进蜜量最高达0.66 kg,均进蜜量为0.57 kg.越冬期(75 d)饲料消耗群均为1.77 kg,日均消耗量为0.024 kg.结论:与国内外不同品种(生态型)蜂群性能比较,金佛山东方蜜蜂经济性能良好,其经纯选优选出的优良性状的蜂群可作为品种选育的基本素材,为东方蜜蜂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
对中国具代表性的东方蜜蜂遗传资源中7个种群的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43个单倍型,其中10个单倍型在GenBank数据库对比确认属于新发现单倍型;7个群体中,阿坝中蜂、滇南中蜂和海南中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长白山中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其他群体遗传多样性居中;不同种群间遗传距离变化较大,其中海南中蜂与滇南中蜂、阿坝中蜂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长白山中蜂与云贵中蜂、北方中蜂、华南中蜂间的遗传距离最小;聚类分析显示7个种群可聚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59.
60.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研究青杂2号产量与种植密度、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而确立了青杂2号高产栽培合理密度和施肥量的优化方案;种植密度为田间种植密度24.3~26.7万株/hm2,尿素施用量247.5~270kg/hm2,磷酸二铵施用量300~412.5kg/hm2。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是:密度>磷肥>氮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