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3篇
  2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应用拟氦氖激光照射17例牛马不同部位,不同致病原因引的化脓感染创,其结果:愈合时间短,疗效确实,简单易行,经济实惠,临床上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对机体无痛,无菌,无损伤。治愈率达94.1%,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32.
山楂薄层脱水试验研究王相友,孙正和脱水作为山楂加工处理的方法之一,本文拟从提高干制品质量、节能的角度出发,对山楂分别进行了热风脱水、减压脱水和热风-减压组合脱水试验,并对其过程进行了分析。1山楂薄层热风脱水试验1.1单因素试验结果本试验是在GHS-Ⅱ...  相似文献   
33.
在以往对物料在振动流化床干燥机中运行速度和滞留时间研究的基础上,在GZQ3×30型振动流化床干燥机上,采用较新的测试手段,对几种物料的运行速度进行了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4.
玉米脉动流化干燥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和试验研究,认为模型MR=(M-Me)/(M0-Me)=exp(-ktN)能较准确的描述玉米在脉动流化床干燥中的水分变化规律。模型中的系数kN主要受干燥器入口风温、风速、脉动频率和床层高度的影响。采用四因素的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来拟合系数k、N与上述4个因素的关系,建立了脉动流化床上干燥玉米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试验确认回归数学模型可以较准确的预测玉米在脉动流化床干燥中的水分变化。  相似文献   
35.
应用B超诊断法对黑龙江省几个奶牛场的繁殖障碍奶牛进行卵巢和子宫检查,获得了奶牛卵巢和子宫疾病的超声影像图,并分析了引起奶牛不孕的卵巢和子宫疾病的超声影像图特点,以期为B超诊断奶牛繁殖障碍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气调对蕨菜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气调对蕨菜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设置不同CO2和O2比例,对蕨菜采后、H2O2、MDA含量和SOD、POD活性及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CO2和O2浓度有利于采后蕨菜维持较高的SOD和POD活性,缓解蕨菜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和H2O2的积累,减少MDA含量的积累,降低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伤害,利于蕨菜采后vC的保存和干鲜物质量的损失.试验中最好的气体组合为CO2 2%和O2 6%,其次为CO2 6%和O2 10%,这些组合能很好地保存蕨菜中vC含量,可使蕨菜保鲜15 d以上.  相似文献   
37.
基于酶动力学方程的双孢蘑菇气调贮藏呼吸速率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给气调贮藏设计提供理论设计依据,采用酶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双孢蘑菇呼吸速率随贮藏时间变化的理论模型;研究了在贮藏温度为5℃、气体体积分数为20%O_2、80%N2的贮藏条件下,贮藏时间对双孢蘑菇采后呼吸速率的影响,并建立了双孢蘑菇呼吸速率随贮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766、0.9331。模型与实测值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呼吸速率值的绝对误差小于5 m L/(kg·h),相对误差变化范围为0.06%~24.95%。在已建模型基础上,研究不同贮藏温度(5、10、15、20℃)对已建模型参数的影响,利用Arrhenius方程来描述贮藏温度对果蔬呼吸速率的影响,建立了包含温度和贮藏时间因子的呼吸速率模型,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073、0.9350。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与实测值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呼吸速率值的绝对误差小于17 m L/(kg·h),相对误差变化范围为1.00%~25.25%。该模型可为双孢蘑菇气调贮藏期间呼吸速率的预测及贮藏品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针对现有链板式输送带存在的落料不彻底和干菜质量差等问题,对输送链板的运动及落料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带有中部起凸刮板结构的新型扫料装置,对菜椒和胡萝卜等蔬菜的干燥试验结果证明,其脱料率分别达到95%和90%,从而解决了输送链板上清除余料难的问题,保证了干菜质量,进一步加快了该设备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9.
为了进一步降低马铃薯机械化播种的漏播率,研究多点激光检测托种勺和种薯组合对象的机理,提出了一种种薯排种器托种勺缺种的判别方法。首先,根据排种带上托种勺的几何形状和排列间距,在托种勺的侧面布置多层激光传感器,当托种勺通过检测区域时,根据多层传感器的响应情况判断托种勺上是否缺种。然后,搭建缺种检测试验台验证缺种判别方法,通过对排种速度、种薯质量和排种带振动强度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回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带托种勺缺种的判别原理正确,性能稳定可靠。最后,根据回归正交试验的最优结果,以排种速度为0. 95m/s、单体种薯质量为(40±5) g和排种带中等振动强度的最佳状态进行缺种检测试验,缺种判别成功率可达98. 75%。多点激光检测托种勺缺种的判别方法可为后期设计种薯补种装置实现缺种补种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0.
电喷雾纳米涂膜工艺优化及其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涂膜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果蔬采后保鲜,该文通过电喷雾技术将纳米SiO_2/马铃薯淀粉膜液喷涂在新鲜的双孢蘑菇上,研究了在(4±1)℃贮藏期间双孢蘑菇生理品质的变化,筛选出适于电喷雾涂膜的最佳膜液浓度,且对电喷雾形成涂层的性能(透水率、透O_2率、透CO_2率、水溶性、溶胀度、拉伸强度)和微观结构(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ray diffraction,XRD、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进行一定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双孢蘑菇电喷雾技术纳米涂膜保鲜的最佳膜液0配比为纳米SiO_2质量分数0.4%、马铃薯淀粉质量分数4%、甘油质量分数3%,其透水率、透O_2率、透CO_2率分别为514.35、126.84、778.06 g/(m2×d)、拉伸强度24.50 MPa、水溶性54.76%、溶胀度85.75%。电喷雾因液滴带同种电荷,形成的涂层比较均匀,纳米SiO_2分散性更好,分子间作用力较强,且涂层的性能更优。在贮藏保鲜期间电喷雾处理的双孢蘑菇相对普通喷雾处理组能保持较好(P0.05)的感官品质及生理品质,研究结果为电喷雾技术在食用菌采后保鲜的应用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