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7篇
  15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氮磷肥对黑土浅层土壤氮素累积和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氮磷肥对黑土浅层土壤氮素累积和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对NO-3 -N含量的影响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弱,并且施用尿素的NO-3 -N累积大于施用硝铵。在降雨高峰期存在NH+4 -N向下层土壤的移动,其移动时间滞后于NO-3 -N。尿素施入土壤后对NH+4 -N的累积无明显影响,对NO-3 -N的累积有促进作用。而不同用量的NH+4 -N肥的施入则促进了NH+4 -N的移动和累积。因此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做追肥时尿素和硝铵相比尿素更易造成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在作物拔节前期向土壤中施入氮素,将造成这一时期NO-3 -N对地下水的短期污染。  相似文献   
52.
以氢氧化镁+磷酸、磷酸、磷酸二氢钾+氯化镁和磷酸二氢钙+氯化镁为固氮添加剂,以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装置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了不同化学添加剂对猪粪堆肥过程中的保氮效果。结果表明,化学添加剂可以显著降低堆肥化过程中氨气的排放率。氢氧化镁+磷酸、磷酸、磷酸二氢钾+氯化镁和磷酸二氢钙+氯化镁的氮素损失分别占初始氮的13.15%、11.50%、10.69%和7.59%,与对照相比,各添加剂处理的固氮率为58.27%~75.90%。磷酸二氢钙+氯化镁处理的氮素损失最少,但堆肥过程中有机物降解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堆肥结束时,各添加剂处理的有机物降解率仅为对照处理的58.48%~98.70%。最终堆肥产品的种子发芽指数为69.87%~118.24%,表明所有处理在堆置39 d后均达到腐熟。根据模糊评价的结果,该试验中的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镁是堆肥过程中最佳的固氮材料。  相似文献   
53.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是夏秋间生长在田野、草地上的一种野生食用菌,在我国自然分布很广,民间采食有很长久的历史。鸡腿菇在幼嫩时肉质鲜美.因颇似鸡腿风味而得名  相似文献   
54.
吉林省主要耕作土壤胶散复合体的组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吉林省3种主要的耕作土壤为供试样品,采用傅积平等改进的丘林胶散分组法分离复合体。试验结果表明:胶散复合体的总量以黑钙土最低,平均为134g/kg;白浆土与黑土相近,分别为434g/kg和435g/kg。粘粒含量是影响复合体含量的重要因素,复合体的含量与土壤与土壤性质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在各组复合体的分布量,主要取决于复合体本身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5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用大棚种植的方法可以改良西瓜的栽培环境,进而西瓜的种植产量也能得到更多的保障。在现代大棚西瓜的种植技术上,还有很多需要不断探索的地方,田间管理对于大棚西瓜的栽培也有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大棚西瓜的种植技术要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大棚西瓜的田间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大棚西瓜的种植水平,提高大棚西瓜的产量,以期为种植户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6.
东北黑土“土壤水库”特征及渗透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业殊  刘艇  王继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65-12767
[目的]减少黑土水土流失,保护黑土良好的生产性能。[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等方法,以侵蚀地为参照,耕地、林地和荒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水库变化特征及土壤渗透速率进行研究。[结果]0~10cm和10~20cm土层内各样地的总库容、滞洪库容、兴利库容和最大有效库容的大小顺序均为:林地〉耕地〉荒地〉侵蚀地,而死库容的大小顺序为耕地〉林地〉荒地〉侵蚀地。20~80cm土层内各样地的水库容的大小顺序均为:林地〉耕地〉荒地〉侵蚀地。各样地的水库容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土壤的孔隙状况是影响土壤最大有效库容的主要因素。土壤渗透性能受土壤容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57.
三唑醇及其对映异构体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手性农药三唑醇及其非对映异构体三唑醇A(对映异构体1R,2S体和1S,2R体的混合物)与三唑醇B(对映异构体1R,2R体和1S,2S体的混合物)在浙江杭州潮土(有机质含量1.90%,pH 6.85)、金华水稻土(有机质含量1.63%,pH 4.94)和兰溪红土(有机质含量0.38%,pH 4.03)中的降解动态及对映体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三唑醇在潮土、水稻土和红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6.4、105.0和154.0 d,180 d时降解率分别为91.9%、79.2%和57.7%;三唑醇在潮土中发生两次三唑醇A体向B体转化和1次三唑醇B体向A体的转化,而在水稻土和红土中,三唑醇A体与B体之间相互各转化1次。表明三唑醇对映异构体的降解动态因土壤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三唑醇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其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为了充分挖掘土壤"磷库"资源,减少化学磷肥的施用量,减轻磷肥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PVK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从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溶磷菌XS2,结合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利用L25(53)正交设计试验,从碳源、氮源及p H对菌株XS2溶磷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PVK培养基测定了菌株XS2对多种难溶性磷源的溶解特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菌株XS2发酵液中有机酸的变化,对其溶磷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溶磷菌株XS2为巨大芽孢杆菌(Bucillus megaterium)。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p H 5条件下溶磷量最高,为401.33 mg/L;菌株XS2对Ca3(PO4)2、Al3(PO4)2、Fe PO4和磷矿粉均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发酵液中含有草酸、苹果酸、柠檬酸、乳酸、乙酸、琥珀酸和几种未知酸,其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而不同,柠檬酸、乳酸、乙酸和草酸可能是影响菌株溶磷的重要有机酸,试验获得了1株溶解难溶性磷的巨大芽孢杆菌XS2,它能够将多种难溶性磷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有效磷,从而增加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提高作物产量,为从源头上解决磷肥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59.
氨氮在底泥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通过以底泥作为研究对象,对氨氮在底泥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较系统的阐述,包括主要营养元素的环境意义和底泥对氨氮的吸附-解吸作用、基本概念及原理,以为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为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水体底泥中磷的吸附-解吸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环境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意的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对水体底泥中磷的吸附-解吸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介绍了底泥磷在水体污染方面的作用,为底泥磷在农业面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