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6篇
园艺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甘蔗生产良种良法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分析广西“九五”期间以来,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厅及科技厅安排主要蔗区实施“百万亩甘蔗良种良法”及大面积“吨糖田”配套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入手,根据广西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和经验进行总结,介绍其所采用的甘蔗良种、深耕深松、改良土壤、提早植期、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地膜覆盖、落实治旱节水措施、抓好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甘蔗健康种苗和固氮品种的利用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2.
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甘蔗机械化生产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为了解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与评价品种耐寒性。[方法]选用国内外21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耐寒性评价试验。[结果]轻霜冻前后的甘蔗锤度、绿叶数和光合速率发生明显变化,且耐寒性差的品种下降较多,但仅有重霜冻后的茎长冻损率、节间冻损率、绿叶百分率与轻霜冻后的锤度和锤度变化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选用茎长冻损率、上位叶绿叶百分率进行甘蔗耐寒性评价更为简单易行。耐寒性评价表明,在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选育甘蔗品种,如果未经过耐寒性鉴定,选育的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好和较好的机率将低于30.0%,而表现差和较差的机率将高于60.0%。[结论]为甘蔗耐寒评价和选育耐寒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连续定量施用糖厂酒精废液对甘蔗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甘蔗地连续定量施用酒精废液的效果,在广西上思、扶绥、武宣、百色和隆安采用广西农业科学院通过把酒精废液直接定量在蔗田施用与地膜覆盖相结合而建立的甘蔗地定量施用酒精废液的技术体系,进行了2年10次新植蔗试验.产量验收结果表明.施用酒精废液45、75、105 t/hm2处理的甘蔗产量平均分别为90.58、93.21、94.15 t/hm2,分别比不施肥对照处理增产10.40%、13.60%和14.75%,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5.64%、8.71%和9.81%.甘蔗蔗糖分分析结果.施用酒精废液45、75、105 t/hm2处理(11月至次年元月)两年共30次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4.27%、14.43%和14.33%,分别比不施肥对照处理的提高0.17、0.33和0.23个百分点,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的提高0.10、0.26和0.16个百分点.这表明通过甘蔗地定量施用酒精废液的技术体系新鲜的酒精废液直接定量在蔗地上施用是可行的,既降低了甘蔗生产成本,又消除环境污染.尤以施用酒精废液75~105 t/hm2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5.
甘蔗地定量施用糖厂酒精废液技术体系多点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新鲜酒精废液直接定量在甘蔗地施用,结合地膜覆盖建立了甘蔗地定量施用糖厂酒精废液技术体系,并于2005年在广西6个不同蔗区进行新植和宿根蔗不同酒精废液施用量对比试验。结果显示,3个施用酒精废液的处理(45、75、105t/hm^2),甘蔗平均产量分别为92.3、102.5、93.7t/hm^2,分别比不施肥处理(CK1)增产13.24%、17.55%和14.92%,比常规施肥处理(CK2)增产7.66%、11.75%和9.25%;甘蔗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4.66%、14.85%和14.83%,分别比CK1提高0.06%、0.25%和0.23%,比CK2提高0.11%、0.30%和0.28%。表明新鲜酒精废液直接定量在甘蔗地施用是可行的,尤以75t/hm^2的处理效果最佳。推广酒精废液直接还田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技术,既可增产增糖,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蔗糖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对消除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发展蔗糖业循环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6.
为了优选出适宜广西蔗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良甘蔗品种,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13个从国内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有粤糖96/86、台98-0432、湖光1号、台88/99和福农15号等6个品种,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赣蔗18号、园林6号、CP84/1198产量一般,但蔗糖分较高,可作为高糖杂交亲本加以利用;其他品种综合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07.
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甘蔗机械化收获的必要性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机械化收获原料蔗糖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的农艺现状,提出了适应机械化收获农艺性状的甘蔗品种的选育和栽培对策,以促进甘蔗机械化收获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8.
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试验目的从国内外引进甘蔗品种,通过检疫、观察,在大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选出比本地当家品种丰产、高糖、宿根性好、适应性广的甘蔗优良品种,在蔗区推广应用。2试验品种参试品种14个:从巴基斯坦引进的1号、3号、5号、6号、7号、8号、9号,从美国引进的CP80-1827,从巴西引进的45号,从日本引进的农林8号,从台湾省引进的新台糖16号、新台糖20号,以桂糖11号作对照。3试验方法及过程试验地点在广西甘蔗研究所大田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行长10m,行距1.26m,每小区五行,重复三次。小…  相似文献   
109.
不同收获方式对蔗田土壤容重及甘蔗宿根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机械收获对宿根甘蔗出苗及根系生长的影响,为筛选适宜机械收获的甘蔗品种及改进相应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设A1(人工收获)、A2(机械收获)为主处理,以B1(ROC22)、B2(桂糖29号)、B3(桂糖33号)3个副处理进行田间试验,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宿根出苗发株和宿根根系生长情况等参数研究机械收获对宿根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收获相比,机械收获处理显著增加蔗地土壤容重.与人工收获方式相比,机械收获下,B1和B2的单位面积根数和单位面积根鲜重极显著降低,出苗数显著增加;同品种甘蔗宿根单位面积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B2和B3的根冠比均显著降低,其中B2达极显著水平;B1新根单重极显著降低,其他两个品种新根单重差异均不显著;3个品种单株苗重均显著降低;B2和B3的单株活根数均显著降低.与新植有效茎相比,人工收获处理3个参试品种宿根有效茎数均有所增加,增幅均在10.00%以内,其中B3增幅最高,为9.47%;机械收获处理B1和B2宿根有效茎数增幅分别为12.55%和18.08%,B3宿根有效茎数降低13.26%.[结论]甘蔗机械收获后,行沟间土壤容重明显增加,对甘蔗根系的生长产生限制作用,不同品种耐机械碾压能力不同,桂糖29号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0.
施用BGA土壤调理剂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蔗上施用BGA土壤调理剂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施用BGA土壤调理剂,可促进甘蔗长高、长粗,提高成茎率,增加有效茎数,从而极显著增加蔗茎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