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01.
为寻求一种快速灵敏的环形泰勒虫病PCR检测方法,基于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表面蛋白(Theirelia annulata surface protein,TaSP)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该基因长为393 bp的高免疫原性区片段。用该引物对环形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瑟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吕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马泰勒虫、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基因组模板进行特异性试验,对环形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梯度稀释后扩增,以确定试验的敏感性,同时用本试验建立的方法与常规显微镜镜检方法对150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被检测的9个样本中,只有环形泰勒虫基因组模板中扩增出了符合大小的特异核苷酸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PCR对环形泰勒虫的扩增效率可达到10-10;通过对150份血清样品的检测,并与血涂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等特点,适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2.
全面系统地查阅有关连翘的文献资料,综述连翘近年来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栽培现状、质量影响因素及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连翘栽培的重点研究方向,为连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夏玉米新品种正弘65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夏播玉米新品种正弘659的特征特性,提出了该品种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合理施肥与地表覆盖是干旱地区板栗高产优质的必要措施,本研究依据河北省迁西县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个优化的行间覆草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管理模式,并进行效果验证,旨在为其改进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8年生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行间覆草(GC)和清耕(CT),副处理为4个施肥处理,即单施无机肥(F)、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F + M)和不施肥(CK),于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研究覆草?施肥模式对板栗叶片功能性状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28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土壤管理模式。  结果  (1)各施肥处理的新梢长度和粗度、叶面积、百叶干质量、百叶厚以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GC(F + M)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地表覆草和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量最为明显的是GC(F + M)处理,分别比GC(CK)提高了6.00%、20.13%和44.87%。(3)有机无机肥配施(F + M)对于提高板栗坐果率、出实率、单粒质量和单株产优于单一施肥处理,其中GC(F + M)和CT(F + M)处理的单粒质量分别可达到10.32和9.92 g,较CT(CK)分别提高了26.01%和21.12%。(4)不同覆草?施肥模式处理的单株产量增幅为4.95% ~ 45.21%,GC(F + M)处理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较CT(CK)处理分别提高了13.04%和36.57%。(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GC(F + M)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GC(F)处理,然后是CT(F + M)和CT(F)处理,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比单施无机肥更有利于板栗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发育,以及光合性能和果实产量品质的提高。  结论  在迁西干旱地区板栗栽培中,地表覆草?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是该地区板栗提质增产的最适土壤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5.
为优化直管式出水流道的设计型式,以通吕运河大型低扬程泵站为例,建立几何比尺为11的三维泵装置模型,选用六面体结构化网格划分计算域,并进行全流道定常数值计算,探究了不同底部上翘角度对直管式出水流道水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部水平时,直管式出水流道水流性能一般,对内流流动的调整作用不明显;随着底部上翘角度的增大,出水流道水力性能呈先优后劣的变化趋势,存在水力性能最优的阈值角度,为1.5°;当底部上翘角度为阈值角度时,出水流道前段的涡通量降幅明显,后段流速均匀度最高。不同的底部上翘角度对直管式出水流道的水流性能有着较大影响,采用合适的底部上翘角度能够提高出水流道的水力性能,增强对水流的调整作用。研究成果为直管式出水流道的水力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植保无人机技术参数与棉叶螨田间防治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药剂采用12%阿维·乙螨唑悬浮剂在作业高度2.0 m和作业速度6 m/s作业条件下,离心式喷头7 500 rpm的防治效果优于扇形压力式喷头ST-110-03,离心式喷头7 500 rpm不加增效剂的防治效果优于加增效剂。药后7 d,常规喷头棉叶螨防效达到8.12%,ST-110-03扇形压力式喷头棉叶螨防效达到70.81%,离心式喷头7 500 rpm棉田棉叶螨防效达到92.9%,防治效果较常规喷头和扇形压力式喷头ST-110-03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7.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知识覆盖面广,对学生的要求高。但是,该课程在临沂大学存在授课内容不能及时更新、缺乏实验操作、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为例,对学生学习评价改革进行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元化评价学习效果,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108.
以specific pathogen-free(SPF)鸡为研究对象,通过滴鼻点眼方式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强毒株(CK/CH/LDL/140520)和IBV弱毒株(γCoV/ck/China/I0718/17)。分别在感染后12、36 h和3、7、14 d,采集法氏囊、脾脏、肾脏和气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感染不同毒力IBV后,SPF鸡各脏器组织中免疫相关因子表达差异,初步探讨SPF鸡对不同毒力IBV免疫反应机制。结果表明,IBV弱毒株感染早期主要上调Toll样受体15(Toll-like receptors 15,TLR15)基因表达水平,提高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8基因表达量。法氏囊是介导启动获得性免疫反应的主要器官;脾脏是介导调控获得性免疫反应的主要器官,IBV强毒株在感染后期持续诱导提高TLR7、TLR15、TLR21基因和IL-6基因表达水平。可知,不同毒力IBV诱导SPF鸡炎症反应的免疫活化机制及介导调控获得性免疫反应的器官存在一定差异,为进一步揭示IBV强弱毒株...  相似文献   
109.
陇东旱塬区种植冬油菜和冬小麦后,土地闲置期可复种马铃薯,但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对马铃薯为害严重,科学合理防治蛴螬、金针虫对保证马铃薯产量非常重要。为筛选出陇东旱塬区复种马铃薯田防治蛴螬、金针虫危害的低毒高效的适宜药剂,以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为指示品种,蛴螬、金针虫为防治对象,选用3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各药剂的拌种或喷沟处理进行田间防效试验,调查各处理蛴螬、金针虫虫口基数,出苗期的出苗率、受害率、安全性和成熟期的受害率、安全性。结果表明,35%噻虫嗪种衣剂、60%帮巧时种衣剂防效均达85%以上,且拌种处理和喷沟处理无显著差异。60%帮巧时悬浮种衣剂拌种和喷沟防效均好,分别为88.44%、90.36%;折合产量高,分别为16 407.41、17 066.14 kg/hm2,较空白对照分别增产16.71%、21.40%,较常规药剂对照分别增产12.07%、16.57%;保产效果好,分别为95.39%、96.20%。见于此,60%帮巧时悬浮种衣剂可作为陇东旱塬区复种马铃薯田蛴螬、金针虫防治的候选杀虫剂;并建议用48.00 mL的药量稀释10倍液后拌种薯100 kg,将525.00 mL的药量稀释250倍液,按225 L/hm2喷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