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分析弓形虫重组蛋白质疫苗和DNA疫苗的实验研究方法。方法:拟分别构建含弓形虫靶抗原SAGl和GRA2的重组蛋白质疫苗和DNA疫苗,辅以合适的佐剂,优化免疫策略,选择合适途径免疫BALB/c小鼠,检测疫苗诱导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最后进行免疫鼠抗攻击感染实验,观察小鼠生存时间,评价疫苗和佐剂的免疫保护效果,探讨疫苗和佐剂的作用性质与机理。结果: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GAP-SAGl.GRA2成功构建,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重组蛋白SAGl-GRA2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具有免疫原活性。弓形虫重组DNA疫苗pVAXl-GRA2、pVAXl-SAGl和pVAXl-SAGl-GRA2以及基因佐剂pVAXl-SPreS2成功构建,分别在HFF细胞中瞬时表达目的蛋白,经RT-PCR鉴定mRNA正确转录,Wester boltting鉴定表达产物具有免疫活性。结论:以SAG1-GRA2作为弓形虫蛋白质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同时也能够诱导小鼠产生Th1型细胞免疫,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弓形虫感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2.
本试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梨种间、品种闯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种梨树品种间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白梨、砂梨中叶绿素a、b、a+b含量高低分别为雪花梨〉秦丰〉鸭梨。爱宕〉喜水〉新高〉金廿世纪〉黄金;而西洋梨中。红茄梨、大巴梨的叶绿素a与b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衡水市各种绿地类型的花灌木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并总结出已经被应用的花灌木种类有11科27属,其中被广泛应用的只有8科22属。在衡水市现有花灌木种类以及在园林应用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今后规划花灌木配置和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4.
庞永红  王芳芳  刘有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78-21481
在界定"增长性贫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村的经济现状,找出我国农村居民经济弱势的成因。分析了市场消费经济对"增长性贫困"的影响,指出我国农村较快经济增长下可能导致的"增长性贫困"现象,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物价持续上扬,农村居民市场消费能力不足;二是财富集中程度较高,农村居民大多数收入偏低。提出了预防农村"增长性贫困"的对策建议:改革户籍制度,让农村居民获取自由迁移权利,增加地位收益;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科学有效进行收入再分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以规避"增长性贫困"。  相似文献   
95.
为明确玉米秸秆腐解产物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影响,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涂布平板法分别测定玉米秸秆腐解液对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采用DNS法测定腐解液对该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采用Hoffman法测定多聚半乳糖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活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腐解0 d、7 d和14 d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表现低促高抑的作用,浓度高于0.062 5 g·DW/mL腐解液处理均表现抑制作用,且随腐解天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两者抑制率最高分别达100%和93.7%.腐解液对假禾谷镰刀菌PMTE和PGTE活性均表现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在1.2%~99.0%和6.6%~99.6%;腐解7 d和14 d、浓度低于0.062 5 g·DW/mL腐解液处理,PG活性在8.787~10.420 U/mg,与对照相比增幅在4.2%~22.2%;PMG活性在7.557~8.177 U/mg,与对照相比增幅在2.3%~10.7%.该研究揭示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重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的表层聚集与吸附固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生物结皮的广泛发育可显著影响表层土壤养分状况,在土壤养分积累和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淋溶实验和吸附试验研究其作用效果和机制。  【方法】  以黄土高原质地不同的风沙土和黄绵土为对象,分别选取有生物结皮覆盖和无结皮覆盖的地块,分析生物结皮层、结皮层下0—2、2—5和5—1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全碳、全氮、全磷含量,研究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以Cl?、K+、Ca2+为示踪离子开展土壤淋溶实验,分析其淋出土壤的特征;淋溶实验结束后,测定包括结皮层在内的各土层离子吸附解析量。  【结果】  1) 生物结皮层 (约2 cm厚) 养分含量是无结皮土壤的0.43~10.51倍。生物结皮覆盖下0—10 cm土壤的养分含量均高于对应深度的无结皮土壤,有机质、全碳、全氮、全磷含量比无结皮土壤增加了1.4%~184.9%。2) 生物结皮层的养分含量比其下层土壤提高了38.2%~557.1%,而无结皮的表层 (0—2 cm) 土壤养分含量仅比其下层土壤提高了13.4%~213.9%,这表明生物结皮增强了土壤养分的表层聚集。3) 生物结皮覆盖土壤中添加的养分在相同条件下相较于无结皮土壤更难以淋出;除易淋溶的Cl?全部淋出外,K+和Ca2+未被全部淋出,且在生物结皮覆盖土壤中的累积淋出量比无结皮土壤低21.9%~47.4%。淋溶实验结束后结皮层的Cl?、K+、Ca2+含量均显著高于无结皮 (8.8%~340.4%) 和结皮下层土壤 (14.5%~62.7%)。4) 生物结皮显著增加了土壤对Cl?、K+、Ca2+的吸附量,其增加幅度为27.8%~118.1%,且生物结皮层对不同离子吸附能力的强弱依次为Ca2+>K+>Cl?。  【结论】  与无结皮土壤相比,生物结皮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并促进土壤养分的表层聚集,同时提升土壤对养分的吸附与固持能力,因而有利于退化贫瘠土壤的养分积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肥力提升与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衡水市几个化工厂配植树木的多次调查,总结出衡水市抗污染树种中的主要抗污染树种的类型以及在不同园林绿化形式中的应用。进而提出本地抗污染树种在园林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基于3S技术的新疆耕地盐渍化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资源环境遥感调查信息平台的支持下,以2004-2005年度中巴资源卫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结合多层环境要素数据库、野外定点调查分析等数据,采用多要素综合分析的解译方法,通过人机交互式解译,综合判断并提取了新疆盐渍化耕地的空间分布数据,并在已有资源环境背景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支持下进行了空间分析.盐渍化耕地的空间信息提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要素综合分析的方法可以进行盐渍化耕地的宏观快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灌区盐渍化耕地面积占新疆灌区耕地总面积的32.07%,近20年来盐渍化耕地所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变化不大.盐渍化耕地大部分市县均有分布,南疆重于北疆.盐渍化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的中下部、河流中下游、地势平缓低洼等区域.新开垦的耕地中,土壤盐渍化现象普遍.  相似文献   
99.
【目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nt)且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迄今为止,在病毒、动物、植物中都有发现,如在Mareks病毒、果蝇、斑马鱼、人类以及拟南芥等多种生物中都有存在。其通过与靶基因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使靶基因降解或者受到抑制,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水平。miRNAs参与多种生物的细胞增殖、分化、代谢与死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为了解microRNA-10在亚洲璃眼蜱中的潜在生物学功能,试验获得亚洲璃眼蜱miR-10的前体、成熟体序列;分析亚洲璃眼蜱不同发育阶段及组织miR-10的表达水平,及亚洲璃眼蜱miR-10的生物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miR-10与亚洲璃眼蜱生长发育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用Trizol Reagent分别提取不同发育阶段及组织的总RNA,用SYBR ®Prime Script TMmiRNA RT-PCR Kit( TaKaRa Code: RR716) 制备cDNA。参考miRBase数据库中isc-miR-10(登录号:MI0012262)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的方法从亚洲璃眼蜱中扩增获得miR-10前体序列,通过MEGA4软件将此前体序列与已知物种的miR-10前体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利用qPCR技术分析亚洲璃眼蜱不同发育阶段及组织miR-10的表达情况;推测miR-10在亚洲璃眼蜱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获得亚洲璃眼蜱miR-10的前体序列CUACAUCUACCCUGUAGAUCCGAAUUUGUUUGCCACUAGACUACAAAUUCGGUUCUAGAGAGGCUUUGUGUGG,大小为73bp;亚洲璃眼蜱的miR-10前体序列与肩突硬蜱的相似性最高,是95.9%,且与其他节肢动物相似性在88.9%-91.7%之间;miR-10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miR-10的成熟体序列为UACCCUGUAGAUCCGAAUUUGU,种子序列为ACCCUGU。在亚洲璃眼蜱的不同发育阶段中,饥饿若蜱的miR-10的表达水平最高,是卵的48.3倍;饥饿成蜱是卵的7.78倍;饥饿幼蜱是卵的2.78倍。在饥饿雌性成蜱吸血过程中,吸血3d的成蜱是饥饿成蜱的约4.28倍,吸血5d的成蜱是饥饿成蜱的约0.31倍,饱血自然脱落的成蜱是饥饿成蜱的约0.087倍。吸血初期miR-10的表达量上调,随着吸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逐渐下调;在唾液腺、气管、卵巢、表皮、中肠中miR-10的表达情况有明显不同,其中唾液腺的表达量最高,是表皮的13.2倍;卵巢的表达量是表皮的2.98倍,气管的表达量是表皮的6.46倍。【结论】从亚洲璃眼蜱中克隆miR-10序列,序列分析显示此序列在节肢动物中相对保守。miR-10在亚洲璃眼蜱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的表达明显不同,表明其表达具有选择性;依据miR-10表达的差异性及已报道miR涉及的生物学功能,推测miR-10在亚洲璃眼蜱的细胞增殖、发育及吸血方面有潜在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为寄生虫miRNAs功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并有可能为防控寄生虫疾病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两个鲜食糯玉米品种津农3和津农0802授粉后不同时期时,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水分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在授粉后21-27天收获的鲜食糯玉米,可溶性糖含量与水分含量较高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