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4篇
  36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为揭示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以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刺槐和栓皮栎2种乔木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龄刺槐、栓皮栎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种子库物种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群落草本层的共有科为菊科和禾本科,且所占比例较大;刺槐(30 a)群落地上物种的科数和种数最多,栓皮栎(20 a)最少,物种科数和种数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提高;多年生草本是刺槐(10、20、30 a)和栓皮栎(20、30、40 a)6个群落的主要生活型,群落间相似性系数为0~1.0。2)芸香科和禾本科在各群落土壤种子库中占有较大比例;种子库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而提高。刺槐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多样性随林龄增加而升高,而栓皮栎则呈现降低的趋势。3)土壤种子库中植物的科数和物种数都低于地上,且与地上物种类型不尽相同;土壤种子库对地上植被更新和演替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52.
53.
淀粉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近年来淀粉废水处理的几种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就技术的发展及开发研究方向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54.
河西农田磷钾养分平衡及肥料利用率长期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宁科  李隆  索东让  王谦 《土壤》2013,45(6):1009-1016
采用连续24年田间定位试验和养分差减法研究了河西农田磷钾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及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磷素养分投入始终大于产出为正平衡,化学磷肥连施(NP、NPK)平均盈余率43.3% ~ 97.0%;小麦、玉米化肥磷总利用率平均为37.3% ~ 40.5% 和22.3% ~ 30.5%,比短期试验利用率分别增加12.8% ~ 22.9% 和5.9% ~ 9.5%。有机肥与化学磷肥配施(MNP、MNPK)平均盈余率211.3% ~ 277.9%;小麦、玉米磷素总利用率分别为18.0% ~ 18.3%?和16.3% ~ 19.4%,比试验初利用率增加5.4% ~ 8.5% 和5.8% ~ 6.6%。连施有机肥适量减少化学磷肥用量是平衡施磷的科学之举。钾素投入始终不抵作物携带量,农田钾素为负平衡,长期施用有机肥(MN、MNP)不能平衡土壤钾素,平均亏缺?-38.6% ~ -47.2%,小麦、玉米作物有机肥钾总利用率57.8% ~ 59.8% 和34.1% ~ 54.1%,比试验初增加8.4% ~ 22.3%;连施化学钾肥平均亏缺?-36.2% ~ -67.8%,小麦、玉米钾肥利用率53.1% 和29.5%,比试验初增加7.4% ~ 36.4%。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化学钾肥是现代作物生产的必需措施。  相似文献   
55.
海藻热解生物油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海藻热解生物油的主要成分及热解工况对成分的影响,对海藻生物质(条浒苔、马尾藻)不同工况下热解制得的生物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海藻类生物油成分除了含氮化合物外,主要是一些烃类、酮类、醛类、醇类和酚类化合物,以及较大分子量的羧酸及其衍生物,并包含了少量呋喃、吡喃、吡啶等衍生物的杂环化合物。条浒苔油中羧酸及其衍生物(37.85%)和烃类物质(16.61%)较多,而马尾藻生物油中甾族(30.16%)和醇类化合物(24.81%)较多,也检测出油酸、棕榈酸酯和花生酸。不同工况下产生的生物油在组成成分上非常相似,只是相对含量有所不同。热解温度对海藻油组分分布起了重要作用,而载气流量对热解海藻油组分分布的影响不明显。试验结果还表明海藻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形成主要与蛋白质的分解有关。海藻生物油相对于陆上植物热解生物油优点为高含烃量,低含氧量。海藻热解制油工艺中温度应控制在500~600℃之间,能达到较佳产油率和油品。  相似文献   
56.
白菜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别阐述白菜病毒病、白菜霜霉病、白菜软腐病的发病条件及发病症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白菜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王士奎  黄荣华  王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65-1365,1452
[目的]探究马尾藻提取液对侧耳生长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马尾藻提取液对1株亚光1号侧耳菌丝生长及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稀释1 000倍的马尾藻提取液对亚光1号的菌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菌丝生长速率达10.49 mm/d;对亚光1号的产量有显著促进作用,产量提高16.0%。[结论]稀释1 000倍的马尾藻提取液对供试菌株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龄和渗透压稳定剂对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灵菇用1%蜗牛酶与1%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制备原生质体,酶解时间应控制在3h之内,以2h为最宜;酶解温度28℃左右;适宜菌龄为5目龄;以0.6mol/L蔗糖配制酶解液和作为制备与再生渗稳剂均最优,再生率最高,可达2.1%,比以甘露醇作为渗稳剂再生率提高近3倍。  相似文献   
59.
崩岗土体的收缩开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为研究高径比对其影响,共设计10组高径比,通过定点拍照记录脱湿前与脱湿结束时的土体形态变化,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在控制高径比条件下崩岗土体的收缩开裂规律。结果表明:1)崩岗4层土中,过渡层的裂隙性、径向收缩性能最强,砂土层最弱,两者之间的较大差异会严重破坏崩岗土体的稳定性与承载力,促使崩壁崩塌;2)高径比较小的试样裂隙发育显著,径向收缩不明显;高径比较大的试样无裂隙发育,径向收缩显著。其中,4层土由干缩开裂土样过渡至径向收缩土样的高径比具体临界值分别位于:0.147~0.160、0.160~0.183、0.160~0.183、0.134~0.147;3)当高径比相同时,即使高度、直径不一致,但其各裂隙参数、径向收缩率具备相似性,轴向收缩率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4)随高径比的增加,收缩含水率逐渐增大,开裂含水率逐渐减小,两者之间的差值可以表示脱湿过程中土体产生抗拉强度的大小。收缩开裂裂隙度、宽径比、径向收缩率随高径比的增加整体呈现增大的趋势,其余参数均呈现减小的趋势。其中,4层土中,过渡层的收缩开裂特性受高径比影响最显著,砂土层受影响程度最小。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崩岗崩塌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上高县全民义务植树一年更比一年好。去年全县荒山造林6万亩,四旁植树79万株,分别超过地区下达计划的120%和159%。为了更扎扎实实地搞好今年的义务植树,去年11月,县绿化委员会从林业、水利、交通、城建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了义务植树规划设计组,完成了汗堂公社和敖阳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今年一开春,县政府召开了绿化委员会会议和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