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甜菜氮磷钾肥效应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1986~1993年试验结果建立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探讨了甜菜氮磷钾肥需要量及其效应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为:获得最高块根产量和最高纯经济效益的施氮量分别为9.41kg/亩和7;68kg/亩。在最高纯经济效益施氮量下,平均每公斤氮增加块根51.9kg,降低含糖率(0.10+0.0028x_1一0.0054x_2一0.074x_5)度,其中x_1、x_2和x_5分别为土壤碱解氨、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获得最高块根产量和最高纯经济效益施P_2O_5量分别为(一25.6一0.140x_2+5.04x_4)kg/亩和(一27.8一0.140x_2+5.04x_4)kg/亩(x_4为土壤pH值)。在最高纯经济效益施磷量下,平均每公斤P_2O_5增加块根(一62.3一0.372x_2+13.40x_4)kg,提高块根含糖率(0.63+0.0020x_1一0.077x_4一0.090x_5)度。当土壤有效K_2O含量大于110.6mg/kg土时,钾肥没有显著增产作用,只是有增产趋势;钾肥的增糖作用显著,每亩每公斤K_2O提高含糖率0.0014x_2度。  相似文献   
42.
为同时检测和鉴定牛边缘乏质体、中央乏质体及绵羊乏质体,根据这3种病原体的msp4基因核苷酸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了针对3种乏质体的2对通用引物,及分别针对三者的特异引物,通过PCR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乏质体及分别鉴定3种乏质体的套式PCR方法,并与OIE推荐的msp5半套式PCR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羊莫氏巴贝斯虫、山羊泰勒虫、温氏附红细胞体、东方巴贝斯虫、刚地弓形虫、伊氏锥虫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套式PCR检测乏质体DNA量为0.2 pg(相当于6个感染红细胞).检测l 119份来自6个不同地区的奶牛、肉牛、水牛及羊的临床样品,阳性106份,经鉴定边缘乏质体46份,中央乏质体15份,绵羊乏质体35份,混合感染中央乏质体和绵羊乏质体4份,混合感染边缘乏质体和绵羊乏质体3份,混合感染边缘乏质体和中央乏质体3份.首次在分子生物学水平证明中央乏质体存在于中国.同时,证明牛可以混合感染边缘乏质体和中央乏质体或绵羊乏质体,以及混合感染中央乏质体和绵羊乏质体.上述848份样品用OIE推荐的msp5半套式PCR同时检测,两者符合率为98.5%(835/848).检测结果表明,msp4套式PCR特异、敏感,可用于边缘乏质体、中央乏质体、绵羊乏质体的检测和鉴定.  相似文献   
43.
44.
害虫防治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害虫防治自本世纪40年代以来取得的成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预测和分析了未来害虫防治策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研究与改进的防治技术方法,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应用玻璃微电极技术测定结果表明:卡死克对东亚飞蝗脑神经分泌细胞自发性电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以2009年7月发生在黑龙江省肇源县与肇州县交界处大白水苇塘湿地的蝗灾为例,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室数据分析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松嫩平原蝗灾发生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及植被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嫩平原亚洲飞蝗的发生,受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及植被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因素是影响亚洲...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在旱作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的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等产量因素和667m2保苗株数、灌浆期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通过在相同地块内种植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干旱状况下测定土壤水分的利用率.分析结果表明:穗粗对产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和正向的直接效应,百粒重和穗长对产量呈微弱的正相关,行粒数对产量有微弱的负相关.土壤含水量与产量有较高的负相关和负向的直接效应,株高、功能叶数、667 m2保苗与产量有较低的正相关.灌浆期比较抗旱品种是丰禾7号、绥玉7号和丰禾332品系;先玉335表现中度抗旱,龙单13、四单19表现出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48.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也是我国华北、西北以及东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本试验在(26+1)℃,RH 70%~80%,L∥D=16h∥8h条件下组建了草地螟在藜、大豆、苜蓿、甜菜和向日葵叶片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研究草地螟的危害差异性,为草地螟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草地螟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参数等在不同寄主之间存在差异。藜组卵的发育历期最短(2.42d)、甜菜组的最长(3.90d);幼虫发育历期以甜菜组的最短(10.00d),苜蓿组的最长(12.63d);蛹的发育历期以向日葵组的最短(11.30d),苜蓿组的最长(16.00d);雌成虫产卵量以藜组最高(345.00粒/雌),苜蓿组最低(138.83粒/雌),雌成虫产卵期以藜组最长(10.42d)、苜蓿组最短(6.58d)。雌蛾产卵量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取食藜组和向日葵组雌蛾的产卵高峰出现在羽化后第8天,大豆组为羽化后第10天,苜蓿组为羽化后第7天和第9天,甜菜组为羽化后第6天和第10天。藜、大豆、苜蓿、甜菜和向日葵处理间草地螟的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在59.772 8~169.194 1、0.097 6~0.135 2和1.102 5~1.144 8之间,其中以藜组的R0、rm和λ最大,苜蓿组的R0、rm和λ最小;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的范围分别为37.508 0~41.915 8d和5.126 5~7.101 4d。综合比较5种寄主植物,认为藜是草地螟的最适宜寄主,其次分别为大豆、甜菜、向日葵、苜蓿。  相似文献   
49.
草地螟对寄主植物及其粗提物的选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草地螟具有引诱效果的寄主植物,采用“Y”型嗅觉仪、取食选择及产卵选择法进行了草地螟对灰菜、大豆、苜蓿、向日葵和甜菜的选择行为。结果显示:幼虫喜欢选择取食灰菜;成虫产卵偏好性顺序为:灰菜>大豆>苜蓿>向日葵>甜菜。与对照相比,灰菜、大豆、苜蓿和向日葵的粗提物对雌成虫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两两比较时,灰菜粗提物的引诱作用与其他4种植物的粗提物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灰菜及其粗提物对草地螟具有明显的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定额下氮肥施用时期对甜菜生理指标、灌溉水生产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为甜菜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2个灌溉定额,副区为5个氮肥施用时期(纯N总量一致120 kg/hm2)。【结果】同一氮肥施用时期,随着灌溉量的减少甜菜Pn、Er、茎叶干重、根干重、总干重、单根重、产量、产糖量(除N4处理)及氮肥偏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甜菜含糖率、产量增产率、灌溉水生产力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有提高;同一灌溉量,随着氮肥施用时期的后移各项测定指标先增后减,N4处理补偿指数最优,灌溉定额4 650比5 850 m3/hm2甜菜各项指标补偿指数提高-1.6%~27.5%。【结论】在北疆甜菜产区合理的水氮管理模式为:灌溉定额4 650 m3/hm2,氮肥基施1/2,7月中旬追施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