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9篇
  19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为探究川荞1号、西荞1号、米荞1号以及迪苦4个品种苦荞麦种子形态性状差异并鉴定其化学成分, 观察了不同品种苦荞麦种子的形态差异,同时进行千粒重和含水量的测试,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快速分析鉴定了4个品种苦荞麦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4个品种苦荞麦种子形状、色泽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川荞1号主要呈黑色长锥形,而其他3种荞麦主要呈短锥形,米荞1号果皮呈米白色,迪苦果皮呈灰褐色;同时,4个品种苦荞麦种子千粒重和含水量亦存在显著差异;此外,4个品种苦荞麦中除个别成分有无之外,整体离子流峰形基本一致,共分析鉴定了包括黄酮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等27个化合物。研究结果可为苦荞麦优良品种选育、优选质量控制指标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对进一步开发利用苦荞麦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董秀茹  王迪  刘强 《农业工程学报》2023,39(12):226-235
恢复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是落实耕地“进出平衡”政策的基础和保障耕地动态平衡的重要内容。科学确定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性等级是合理安排恢复工作进行的依据。该研究运用文献借鉴法、熵权法、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加权指数和法等方法,从生产、生态、经济3个维度构建了包含12项评价指标的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性评价模型,并选取沈阳市康平县借助ArcGIS软件完成对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性的评价过程。结果表明:康平县内生产、生态、经济3个方面的恢复适宜性情况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区域综合评价分值较为集聚,范围为[1.951,3.201],不适宜区域赋值为0;康平县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性等级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勉强适宜及不适宜;各个行政区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恢复适宜性平均水平都达到了低度适宜及以上等级;低度适宜及以上等级的非耕农用地面积占比为67.68%,大多为其他林地与乔木林地,恢复难度较小;在所有等级中,勉强适宜的非耕农用地面积占比最多,为32.30%,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其他林地、乔木林地与果园,恢复难度较大;不适宜这一等级最少,全部为坡度大于25°的其他林地。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非耕农用地耕种功能的实际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重塑黏土圆锥指数和抗剪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定量评价轮式车辆在软黏土条件的附着、牵引及通过性能并建立软黏土的圆锥指数与抗剪强度关系,采用非标准普式击实法制备黏土试样,分别通过微型贯入试验与直剪试验得到重塑黏土的圆锥指数与抗剪强度,发现23%含水率是二者变化趋势的分界点,重塑土样的含水率低于该值时其圆锥指数与抗剪强度都随含水率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变化,而在高于该临界含水率时二者都随含水率呈线性关系变化。同样,在23%含水率以下圆锥指数与抗剪强度线性相关,而当含水率高于临界点后该线性关系消失。抛开含水率变化的影响,临界含水率以下的重塑样圆锥指数与抗剪强度关系仍然总体呈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4.
乳酸菌的种类和数量是青贮饲料质量优劣的关键,优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多为能发酵戊糖的乳酸菌。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分离发酵戊糖乳酸菌,进行了初步生理生化鉴定,得到3株不同的乳酸菌,分别是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和短乳杆菌。对这3株乳酸菌的发酵产酸特性进行分析,得到最佳的产酸条件,为制备优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奠定了菌群基础。  相似文献   
105.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资源、生产水平、市场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讨论蔬菜加工业的发展,势必就要考虑各地区的个性,因地而制宜。本期“特别企划”选定山东省烟台市和湖南省益阳市作为我国蔬菜产业沿海较发达地区和中部发展中地区的代表,进行个案分析,然后再邀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专家从全国大发展的角度谈谈蔬菜加工业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6.
秦巴山区优良牧草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秦巴山区的自然气候条件 ,选择了 5种牧草进行集中品比试验 ,观察各种牧草的春播效果 ,分析比较物候期、生长发育和营养成分等特点。结果表明 ,参试牧草品种的适应性好 ,抗热耐旱能力强 ,生长发育快 ,利用价值较高 ,值得在秦巴山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7.
刘夫国  王迪  杨伟  袁芳  高彦祥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6):212-217,225
研究乳铁蛋白(LF)-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绿原酸(CA)、没食子酸(GA))共价复合物对β-胡萝卜素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自由基接枝聚合法制备乳铁蛋白-多酚共价复合物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以乳铁蛋白-多酚共价复合物为乳化剂制备β-胡萝卜素乳状液,通过加速分层和量化沉淀、悬浮的方法快速测定乳状液的稳定性;通过光照和不同温度(25℃、37℃和55℃)条件下的贮藏实验,测定乳状液中β-胡萝卜素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乳铁蛋白经多酚修饰后,色谱峰保留时间缩短,亲水性增加。乳铁蛋白与多酚生成的共价复合物可以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抑制水包油乳状液中β-胡萝卜素的降解,提高β-胡萝卜素的化学稳定性。3种共价复合物中,LF-CA共价复合物对β-胡萝卜素乳状液具有最好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农作物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精准识别农作物对于及时准确估计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等关键农情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以其不受云雨天气影响,可全天时、全天候监测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情遥感监测领域,为大区域尺度的农作物遥感识别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持。该文以雷达技术的发展进程为论述主线,对20余年来国内外农作物SAR识别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具体归纳为4个方面:早期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2002年),特征是以单波段、单极化、多时相SAR数据为主;基于多极化、多波段SAR数据进行农作物识别与面积监测研究;利用SAR与光学遥感相结合提高农作物的识别精度与效率研究;农作物SAR分类算法研究。在今后农作物SAR识别研究中,对于复杂种植结构背景下的旱地作物识别,如何优化组合SAR系统工作参数(极化方式、频率及入射角等)及与光学遥感融合来提高农作物识别精度与时效性,发展机理性的农作物SAR分类算法将是需要重点解决的3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喷灌冬小麦冠层截留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确定喷灌作物冠层截留量。[方法]采用称重法在无风条件下对喷灌冬小麦冠层存储能力进行了连续两年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喷灌初始阶段冠层截留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此后增速逐渐减缓直至达到冠层存储能力。冠层存储能力随冬小麦生长期的变化而变化。在正常植株密度条件下,冬小麦冠层截留变化范围为0.68~1.47mm。[结论]冬小麦抽穗前,冠层存储能力与植株鲜重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从拔节期开始,冠层存储能力随叶面积指数(LAI)和株高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喷灌强度对冠层存储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套损套变是许多油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套管损伤对油气层和开发井安全都有严重影响。目前监测套损套变主要有井径测井、电磁探伤测井等。井径测井只能够反映套管内壁变化,且只能监测单层管柱,而电磁探伤测井虽能够监测双层甚至多层管柱,但其给出的套管壁厚是套管的平均壁厚(视壁厚),无法准确定位套损类型及具体方位。将40臂井径测井与电磁探伤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准确确定套损套变发生的深度、套损类型,而且能够确定套损发生方位,使得套损套变检测更加精确。该方法在吉林油田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