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将黑水虻抗菌肽基因sarcotoxin3转入到莱茵衣藻细胞中,以期实现抗菌肽活性片段的大规模表达生产,为将来完成抗菌肽的临床测试及水产应用奠定实验基础。以质粒pHK85为骨架,插入荧光素酶基因和黑水虻抗菌肽sarcotoxin3基因,用DNA连接酶将质粒连接,构成抗菌肽质粒。抗菌肽质粒经克隆、提取、酶切线性化、衣藻玻璃珠转化、荧光素酶活性筛选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测序进一步确认质粒成功构建,碱基序列与所设计质粒序列一致,质粒浓度472.8 ng/μL、纯度(A_(260)/A_(280))1.93,7 d后每个巴龙霉素平板长有单克隆约200个,大多数单克隆荧光素酶活力值可高达10~6,少数单克隆荧光值甚至可达10~8;藻株在26 kDa附近出现了特异信号,含有抗菌肽的蛋白对大肠杆菌DH5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莱茵衣藻可以作为抗菌肽外源表达的一种载体,为抗菌肽的大量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42.
利用不同种质的特性进行人工杂交是作物创新育种的主要途径。用具有抗除草剂的谷子材料作父本与其它不抗除草剂的材料作母本通过简易杂交法和直接配对法进行人工杂交,其后代鉴定简便准确,既简化了杂交方法,又提高了真杂种率,是快速获得新种质(品系)的有效技术。通过其技术获得的抗除草剂新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拓宽了谷田使用除草剂的范围,提高了杀草种类,简化了栽培管理。因此,此技术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3.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在水地、旱地条件下不同行距对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分别在水、旱地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多穗型、中间型、穗重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品种在遗传特性、栽培条件的影响下,土壤含水量、小麦群体的光合参数、叶面积系数以及产量都发生改变。旱地条件下多穗型、中间型、穗重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品种在行距分别为窄行距(14.3 cm)、中等行距(16.6 cm)和常规行距(20 cm);水地条件下分别为常规行距(20 cm)、偏窄行距(15.3 cm)和中等行距(16.6 cm)的情况下获得高产。说明在生产实践中,应针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和不同水肥条件,选择适宜的行距配置可达到增产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