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糜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榆糜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糜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植株衰老,不同叶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保护性酶活性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旗叶活性氧保护酶含量高且下降缓慢,丙二醛含量低且增长缓慢,在籽粒灌浆中后期表现更为明显。研究认为,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延缓叶片衰老,对促进糜子籽粒充实,提高糜子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凉山地区抗氧化性能最佳的苦荞品种,为苦荞品种选育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凉山地区的19种苦荞为试验材料,将其种子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苦荞粉。提取苦荞粉中的自由酚和结合酚,并测定其中多酚、黄酮和芦丁的含量。[结果]苦荞总酚含量为5810.94~10255.01μmolGAeq/100gDW,自由酚含量为5683.50~10107.82μmolGAeq/100gDW,结合酚含量为56.14~268.27μmolGAeq/100gDW,其中自由酚含量占总酚的98%~99%;总黄酮含量为707.32~1187.58mgRUeq/100gDW;苦荞芦丁含量为638.91~1263.52mg/100gDW,芦丁含量对DPPH.(R2=0.816)和ABTS.+的清除能力(R2=0.763)均呈线性相关。[结论]晋苦2号芦丁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夏绿豆区域试验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6-2008年国家夏播绿豆区域试验10个参试品种(系)的9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XLD09与参考品种的加权关联度最大(0.8136),综合表现最优,XLD03次之(0.7943)。该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一致。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简便易行,可作为传统评价区试品种的一种补充方法,推广应用于国家小宗粮豆区域试验中。  相似文献   
14.
燕麦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燕麦品种的鉴定、推广以及改进区试资料的评价分析方法提供依据,利用秩次分析法对2003-2005年国家燕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6个燕麦品种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品种的秩次值、环境区分指数、秩次均方等统计数的计算,比较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秩次分析法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参试的燕麦品种中蒙燕833-1-1具有优良的丰产性和较好的稳定性,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15.
诱导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染色体配对受一个复杂表密的基因系统控制,其中Ph基因的存在强烈抑制部分同源杂色体的配对。控制这些基因的表达,将增加部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频率,从而发生交换,对于外源基因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小麦染色体配对机制、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手段、外源Ph抑制基因的应用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了讨论,以便利用这些材料在转移外源基因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PEG胁迫下糜子苗期抗旱指标鉴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糜子苗期抗旱指标,为糜子品种抗旱性鉴定和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0个不同基因型糜子为材料,通过0.25g/mL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了糜子苗期部分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糜子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明显提高,而株高(PH)、叶长(LL)、叶绿素(Chl)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存活率(SR)与以上9个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SOD活性>Chl含量>MDA含量>POD活性>O2-.>RWC>LL>PH>SP含量;通过因子分析将10个抗旱性指标用2个公共因子表示,累积贡献率达到92.648%,因子1反映叶绿素含量、活性氧代谢、质膜稳定性及SR对抗旱性起支配作用,因子2中反映糜子生长发育、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对抗旱性起支配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抗旱性形态、生理生化指标与SR关联密切程度依次为SOD活性>Chl含量>POD活性>PH>RWC>LL>SP>O2-.>MDA含量。因此,在糜子苗期鉴定中,糜子叶片内抗氧化酶系统指标SOD、POD活性以及Chl含量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有效指标,而LL、PH、SP、MDA含量和O2-.含量可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糜子芽期抗旱性指标鉴选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5%(W/V)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糜子品种(系)芽期的芽长、芽鞘长、胚根长、根干重、芽干重等性状的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对糜子芽期抗旱性指标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相对芽干重、相对芽鞘长、相对芽长和相对根干重抗旱级别与抗旱总级别1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对根长芽长比和相对根冠比与总级别1呈正相关,但不显著。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相对芽干重、相对芽鞘长、相对芽长和相对根干重可作为糜子芽期抗旱性的鉴定指标。芽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宁糜13号、内糜5号、BM-1、固02-35、乌2-243和印度790050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糜子叶表面抗旱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糜子适应干旱的机理,对糜子叶表面抗旱结构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糜子上下表皮都被有表皮毛,具有发达的角质层,下表皮为粗糙角质层;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规则,细胞表面凹凸明显,由长型细胞、短型细胞组成,基本上顺叶长轴成行排列;在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分布,气孔下陷,但气孔的副卫细胞相对保卫细胞突出。  相似文献   
19.
安阳市农广校农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及基本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安阳市农广校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 安阳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于1981年;1988年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安阳市分校合并,形成了以中央校为依托,省校、市校、县校、乡级教学班组成的5级办学网络;  相似文献   
20.
以小麦核不育×中国春3C二体附加系杂种F1和小麦核不育×普通小麦4E单体附加系杂种F1代为材料,利用细胞学方法研究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中期和后期)的染色体及二分体、四分体时期的小核。结果表明,小麦核不育×中国春3C二体附加系杂种F1代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出现了3个单价体的染色体构型,后期出现了2个或2个以上的落后染色体,二分体、四分体时期出现了2个或2个以上的小核,在不同的核不育背景中出现的频率各不相同,说明3C染色体在小麦核不育背景中具有诱导染色体断裂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小麦核不育背景中诱导染色体断裂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小麦核不育×普通小麦4E单体附加系杂种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后期、二分体和四分体时期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结果,说明4E染色体同样具有诱导染色体断裂的作用;3C或4E染色体诱导染色体断裂可能是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多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