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2篇
  18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国内外旱区农作制度研究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综述了国内外在旱地作物种群选择与合理布局、轮作制与农牧结合、农林复合制度与农林牧综合发展、保护性耕作、径流农业等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旱区农作制度研究与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92.
不同覆盖类型下减量施肥对油菜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覆盖与缓释肥(节水节肥)技术对西南旱地油菜生长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了由3种栽培模式(传统平作栽培、秸秆覆盖和沟垄集雨节水栽培)和3种施肥模式(习惯施肥、减施缓释肥、不施肥)组成的双因素大田定位试验,比较分析2a不同降水年型下覆盖与缓释肥技术对油菜生长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2016-2017年苗期降水异常偏多,2017-2018年偏少。苗期降水异常偏多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大于季节性干旱,2017-2018年苗期根冠比2016-2017平均增加83.55%。多雨年型(2016-2017)下产量及其构成值均低于季节性干旱年型(2017-2018)。单一的节水技术在季节性干旱发生时无显著的增产效应。季节性干旱和降水异常偏多均会影响油菜品质,且多雨会进一步降低了含油量及某些脂肪酸含量;干旱对脂肪酸构成影响更大。2 a节水节肥处理总耗水量均较习惯栽培加传统施肥显著减少,节水节肥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习惯栽培加传统施肥高8%~40%,并显著增加肥料利用效率。综上,单一的节水或节肥技术难以满足西南旱地油菜生产面临的复杂环境,通过秸秆覆盖和沟垄集雨与缓释肥集成的双节技术,能适宜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油菜生产并兼顾环境效应,缓解生育期降水异常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实现节本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93.
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型农作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季节性干旱的多发性、旱作农业的重要地位3个方面论述了西南地区发展节水型农作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型农作制度的基本思路.即[1]以多熟种植为特色的高效节水种植模式;[2]以保土保水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3]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节水灌溉与集雨补灌技术;[4]以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为重点的立体农业技术;[5]以提高农作物抗旱性能为重点的化学抗旱保水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a water-saving farming system in southwest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i.e.,the problems i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the high frequency of seasonal droughts,and the importance of dryland farming.Furthermore,some basic idea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ater-saving farming system in the seasonal drought regions of southwest China are proposed,including the highly efficient water-saving planting patterns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cropping,the conservative tillage technology focusing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the rain-collecting 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emphasizing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the stereoscopic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entering on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and the chemical drought-resistance and water-conservation technlog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drought tolerance of the crop as the key link.  相似文献   
94.
保护性耕作对小麦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对比试验法研究了紫色土丘陵区保护性耕作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施用腐熟剂均能提高小麦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比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2.90%和5.74%;两种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株高,并在小麦抽穗~成熟期促进干物质积累,使麦穗分配指数提高238.46%和242.31%;秸秆覆盖+腐熟剂使小麦增产8.07%,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也分别提高了5.80%和8.02%。  相似文献   
95.
选1日龄AA肉用仔鸡48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1~5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400、800 mg·kg-1破壁处理超细绿茶粉(日粮中茶多酚含量分别为0、10、20、40、80 mg·kg-1),饲喂肉鸡,探讨其对肉鸡脂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破壁处理超细绿茶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但对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影响.②对肉鸡腹脂率、肝脂率无明显影响,对胸脂率有降低的趋势,400 mg·kg-1茶粉组肌间脂肪宽显著降低,800 mg·kg-1茶粉组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明显降低,但低剂量茶粉组则影响不明显.⑨对血清中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影响不显著,但对脂蛋白脂酶活性有升高的作用,对肝脂酶活性有降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棉花窄行密植生产是缩短棉花生长季节实现棉花早熟的主要举措,并且窄行密植对棉花的产量无显著影响。田间试验于2006年6月到2007年1月在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以确定行距对不同品系棉花的生长、生产和早熟性指数的影响。试验选取NIAB-111,CIM-496和FH-901 3个棉花品种,设置了60、75和90 cm 3种行距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行距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和早熟性指数具有极显著影响;行距75 cm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2603 kg·hm-2,其次是行距60 cm的处理,产量为2541 kg·hm-2,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行距60 cm的处理早熟性指数达到50.92%,显著大于其它处理;行距75 cm的处理次之。子棉产量最高的品种是FH-901,同时其早熟性指数也最高,达到54.34%。  相似文献   
97.
本研究于2006―2007年度在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农业研究试验场进行,试验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不同品种陆地棉在不同的行距下的性状质量。试验处理包含三种行间距(60cm、75cm和90cm)和三种不同陆地棉品种(NIAB-111,CIM-496与FH-901)。所有的实验数据均进行变异系数的统计学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行距显著影响GOT值,但是对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纤维整齐度和纤维细度没有影响。三种陆地棉品种之间在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和纤维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纤维整齐度和GOT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8.
以陕西长武县为例,对典型旱作农区种植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模糊优选理论,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节水型种植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提出长武县2010、2015、2020年的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案.依据方案,2010、2015、20 2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2007年分别下降11%、19%、2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7%、12%、 17%;饲草作物提高8%;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2007年的6.86 kg/(mm*hm2) 上升到2020年的14.08 kg/(mm*hm2).  相似文献   
99.
以高温伏旱区麦/玉/薯三熟为对象,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下旱地作物实际耗水量、需水量、作物系数和水分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明显降低作物耗水量、需水量和作物系数,增强了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能力,其效果顺序为:RSD>TSD>RS>TS>R>T(CK),处理RSD使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指数增强了6 47%.研究结果显示,高温伏旱区三熟制在平水年中,保护性耕作增强了作物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0.
依据田间试验结果,对宁南黄土丘陵区主要作物水分平衡特征与水分生态适应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夏熟作物全生育期水分满足率,干旱年份为55.9%~63.8%,丰水年份为84.1%~86.4%;秋熟作物全生育期水分满足率,干旱年份为67.7%~79.0%,丰水年份为92.1%~95.1%。水分生态适应性因作物类型和降水条件而存在差异,秋熟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指数高于夏熟作物,丰水年份的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指数高于干旱年份。旱地6种主要作物的水分生态适应性指数排序依次为:谷子>马铃薯>糜子>胡麻>豌豆>春小麦。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合理的旱区种植制度决策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