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7篇
  56篇
综合类   32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新型控释肥的机插侧深施肥,可以实现简化施肥次数,减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0年在安徽江淮水稻主产区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基包膜控释肥(MFi)机插侧深施,江淮杂交中籼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3.5 kg/667 m2)基础上减量20%,江淮常规中粳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10%,或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20%+1次孕穗肥,均可以实现不减产(平产或略增),显著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2.
以4个品种的春石斛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假植基质和不同的炼苗时间和方法对春石斛试管苗假植成活率和初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涉及的基质中,水苔的成活率最高,而炼苗方法以封瓶炼10 d再开瓶炼1 d最佳。  相似文献   
23.
干湿交替对作物根际特征及铁膜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晓莉  傅友强  甘海华  沈宏 《土壤》2016,48(2):225-234
铁膜普遍存在于水生植物的根系表面,根际周围Fe~(2+)的浓度和根系氧化力决定了根表铁膜的数量。干湿交替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灌溉技术。在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和氧气含量的变化导致根际土壤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从而对根表铁膜的形成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过程对根际特征变化的影响,分析了根表铁膜的形成条件、化学组成与空间结构和根表铁膜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干湿交替对铁膜形成的影响以及干湿交替诱导铁膜形成的可能机制。最后对干湿交替诱导铁膜形成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磷肥对滴灌棉田土壤有效磷及棉花产量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选取5种滴灌用磷肥:磷酸一铵(MAP)、聚磷酸铵(APP)以及大量元素水溶肥固体型(SF)、悬液型(LSF)、清液型(LCF),并以不施磷肥为对照(CK),共6个处理。测定土壤有效磷含量以及棉花生长、磷素吸收和产量。结果表明:在一个灌溉施肥周期内,施用清液型水溶肥(LCF)和聚磷酸铵(APP)较其它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在棉花各生育期,聚磷酸铵(APP)0~2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较其它处理显著增加,清液型水溶肥(LCF)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在盛铃期时较聚磷酸铵(APP)显著增加了21.41%;聚磷酸铵(APP)较磷酸一铵(MAP)显著促进了吐絮期棉花茎、叶的干物质及磷素积累量,而清液型水溶肥(LCF)干物质和磷素吸收在棉铃的分配比例最高,分别为64.89%、69.28%;清液型水溶肥(LCF)产量最高,聚磷酸铵(APP)次之,分别较磷酸一铵(MAP)提高了8.97%、2.87%;施用清液型水溶肥(LCF)较其它处理显著提高了棉花的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农学效率,而聚磷酸铵(APP)的磷肥表观利用率最高。综上,施用聚磷酸铵(APP)和清液型水溶肥(LCF)能使土壤有效磷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清液型水溶肥有更强的磷素迁移能力。两种肥料(聚磷酸铵、清液型水溶肥)均能促进棉花干物质积累和磷素吸收,但聚磷酸铵的磷肥表观利用率最高,而清液型水溶肥则是增加了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农学效率,增产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5.
以无水乙醇为燃料,运用荷电雾化技术,实验研究了锥-射流喷雾模式下双网格燃烧器的燃烧与热损失特性。结果表明,在当量比Φ为0.85~1.40区间内燃烧稳定,圆形片状火焰附着于燃烧网格附近,火焰直径与燃烧器内径相当。火焰温度、燃烧效率均随当量比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在当量比Φ=1时分别达到最大值1 197.38 K、93.26%。尾气温度随当量比的增大而降低,壁面热损失随当量比增大而增加。壁面热损失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热量比例为27.25%~33.08%,其中辐射热损失略高于对流热损失。燃烧器热效率在当量比Φ≤1下可达69%。双网格燃烧器可实现小尺度条件下液体乙醇的良好喷雾、蒸发与燃烧。  相似文献   
26.
以无水液体乙醇为燃料,用铁铬合金电热丝为燃烧室内反应物加热,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乙醇-空气小尺度层流扩散火焰散热对受限空间微火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热丝向受限空间内的燃烧反应物加热,可以减少散热损失的影响,对稳燃有一定的帮助。电加热功率为合适值时,稳定燃烧极限最宽。电加热可提高火焰温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使火焰中心向上游移动。一定范围内,电加热功率的增幅大于散热的增幅,外加热功率对散热损失有抑制作用,增强微火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7.
试验采用广东东莞花岗岩发育的坡地赤红壤为样品进行研究表明 :在坡地赤红壤的 4种利用模式中 ,旱地种植花生 ,荔枝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酸性 ,提高土壤肥力 ;提高土壤Al-P和Fe -P的含量 ,减少O -P的所占的比例 ,提高坡地赤红壤磷酸盐的有效性 ;增加土壤表层的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 ,可能使土壤的磷酸酶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8.
贵杂二号系贵州大学农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1995年贵州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办列为“九五”油菜推广良种之一,2000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29.
鸡马立克氏病二价活疫苗免疫协同作用研究@吴长新@刘秀梵@吴艳涛@张如宽@甘军纪@刘慧谋@彭大新@李胜$江苏农学院动物医学系@李胜$杭州市近江种鸡场鸡;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免疫协同作用农业部“七·五”重大攻关项目;江苏省“八·五”重大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30.
育雏工作的好坏,是养禽成败的关键。根据家禽的生理特点和多年育雏的经验,采用地下烟 道供温育雏技术,取得满意的效果。   地下烟道供温育雏技术是对雏禽活动、休息的地面供温,热量通过禽体发散到空间,基本 上解 决保温与通风换气的矛盾,同时,温度来自雏禽腹下的地面,有助于雏禽卵黄的吸收与饲料 的消化,克服因腹部受凉而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此育雏法具有保温时间长、温 度稳定、地面干燥、空气清新、管理方便、节省燃料等优点,且易于办到,适于缺电山区养 禽育雏。现将有关技术介绍于下,供养禽户参考。 1 地下烟道供温育雏舍的建造 1.1 育雏舍的结构 育雏舍按一般育雏要求设计,用土木或砖木建造,保温和安 全性能较好,农村可利用闲置的旧房、仓库加以改造。育雏舍要求净高达2 m,面积20 m 2(饲养10 00只雏禽)为宜。在舍内以屋架下缘为水平线搭上一个天花板(或钉上塑料布),天花板上设 置2~3个通气孔,以利通风换气。地面及四周内墙离地1 m处抹上水泥,以便清洗消毒。 1.2 灶、地下烟道和烟囱的修筑 供温主体由灶、烟道和出烟囱三部分组 成。一般一个20 m2左右的育雏舍建一个灶即可。灶按普通家用灶砌造,其特点是烟道多 条,灶膛设在室内地平面以下40 cm,联接烟囱的另一端灶口位于室外。灶口和灶膛的大小 因燃料不同而异,以柴草为燃料的灶口一般以30 cm×25 cm,灶膛以40 cm×50 cm×50 cm 为宜。灶膛顶部用砖砌成圆弧形。在育雏舍内修筑地下烟道,每个灶连接3~4条烟道,相 邻两条烟道间距1.2~1.5 m,旁边烟道与墙距离0.5~0.7 m,以利热量均匀传递。烟道 的宽和高按一块砖砌成或用口径15~20 cm的金属管或陶瓷管铺设,烟道头尾要保持3°~5°的上升趋势,拐角处要有一定弧度,以利热烟畅流;烟道的末端会合一起,并通于室 外烟囱 ,烟囱高度一般相当于烟道长度的1/2,过高吸火太猛,燃料浪费大,过低不利吸火,烟道 温度低;烟囱的下部要留一 低于烟道出口的空间,以减少逆风倒烟;在烟囱的中下部设铁皮闸门。烟道修筑好后,地面 用砂土铺平夯实(厚度3~10 cm),并用水泥过面,防止烟道烧裂漏烟,也利于吸热和储热。 灶膛周围用砖或木板围栏,以防高温烫伤雏禽。新建的育雏舍在使用之前要先进行加热烘干 ,以使地面和墙体干燥。育雏舍四周要挖50 cm深的排水沟并保持流通,防止雨水渗入 以 致加温时地下水分大量蒸发而造成室内湿度过高。灶口上方搭盖雨棚,避风遮雨,便于烧火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