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为探讨生防制剂芽孢杆菌菌株69对大豆病害的防效,采用菌剂拌种和叶面喷施的方法,测定芽孢杆菌菌株69对大豆灰斑病、根腐病和胞囊线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芽孢杆菌菌株69能很好地防治大豆灰斑病和根腐病,其中对灰斑病的防效达71.9%,比对照绥农14-3增产10.2%;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达55.1%,高于其它处理。芽孢杆菌菌株69对大豆胞囊线虫没有防效。  相似文献   
32.
水分管理是稻田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水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秧苗素质及最终产量指标。稻田中的水分除保证植株体正常的生理需水外,还有调温、调气、调肥、压碱、控草等重要作用。稻田水分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以其生理需水为基础,按水稻各生育时期的生理特点,分析各生态因素状况,利用生态需水的作用,进行稻田水分管理。不同生育时期的水分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3.
黑龙江省气候冷凉,非常适合马铃薯生产,随着国家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在黑龙江省相继建立了一批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其中许多基地都在从事马铃薯脱毒工作,每年都生产出大量优质的脱毒种薯,而优质的种薯还需要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实用的栽培技术才能让广大农民朋友所接受。为此我们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出适合黑龙江省脱毒马铃薯种植的高产栽培实用技术。1 轮作、选地、整地1 1 前茬大田作物以禾谷类作物为好如谷子、麦类、玉米。其次是高粱、大豆。前茬蔬菜田以葱、蒜、芹菜、胡萝卜、萝卜为宜。前茬是茄…  相似文献   
34.
大豆灰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永梅  申宏波 《杂粮作物》2003,23(4):235-236
1 大豆灰斑病的分布和危害大豆灰斑病 (CercosporasojinaHara)为真菌病害 ,在 1 91 5年由Hara首先在日本发现 ,此后相继在美国、英国、前苏联、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委内瑞拉、危地马拉等国均有发生 ,至今大豆灰斑病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大豆灰斑病的发生也很普遍 ,自 1 92 1年发现以来 ,遍及各大豆种植区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尤以黑龙江省最为严重 ,从 2 0世纪 60年代至今 ,大豆灰斑病在黑龙江省已有四次大发生 ,给生产和外贸造成严重的损失 ,已成为黑龙…  相似文献   
35.
通过分析棚室黄瓜在喷施不同浓度的Harpins蛋白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探讨了Harpins蛋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在喷施Harpins蛋白后不同时期PAL活性变化是不一样的,0.005g/L浓度的Harpins蛋白接种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0.015、0.045g/L浓度的Harpins蛋白接种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黄瓜接种Harpins蛋白后PAL活性的变化,可作为一种生化指标来作为Harpins蛋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36.
大多数农户种植马铃薯,习惯于施用大量的化肥,这使土壤养分缺乏,成分单一,导致马铃薯品质降低。本试验通过地上垄体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其它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巴斯夫公司生产的恩泰克稳定性长效复合肥的处理表现较好,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商品薯率都比常规施肥处理有明显提高,其中产量与商品薯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施用恩泰克稳定性长效复合肥处理中马铃薯的淀粉含量仅为15.03%,但由于其增产效果显著,所以单位面积淀粉的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7.
2008~2009年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近年黑龙江省主要大豆产区灰斑病生理小种的消长情况,在黑龙江省6个大豆生态区收集鉴定出灰斑病菌样43份,采用自行筛选出的鉴别寄主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8个生理小种,其中1号生理小种仍然为黑龙江省的优势小种,2008年出现频率为27.8%,2009年为40%.15号生理小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恶劣,化肥农药的大量施入,特别是农民滥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导致食品安全性普遍降低,出现绿色大豆不绿色的现象,许多绿色大豆生产基地产出的大豆通过不了国际甚至国内的检测标准。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每年都划出一些基地生产绿色大豆,然而近年来黑龙江省病虫草害发生普遍加重,致使有些违禁农药化肥大量使用,或常规药肥的越标使用,或使用时期不当,严重影响绿色大豆的生产,因此,我们研究探索绿色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9.
利用RAPD技术分别对分离自黑龙江省各地区的90株链格孢属病原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 2.0进行链格孢属病原菌的聚类分析。RAPD分析结果表明,引物OPE-19扩增后产生的各个群体间相似性系数分布在0.601.00。在68.0%相似性水平上可划分为3个主要RAPD组群和8个次要RAPD组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链格孢属病原菌RAPD组群与寄主植物和分离地区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0.
2004年采用混合生理小种,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进行灰斑病鉴定筛选研究,从中鉴定出钢9491-2、九三97-40、绥98-6074等22份抗灰斑病资源材料,并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抗性调查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