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8篇
农学   22篇
  6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去留叶枝对棉花叶片、叶柄、铃柄解剖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冀棉958为材料,于花铃期观察去留叶枝对果枝叶片、叶柄和铃柄解剖学结构,研究去留叶枝对棉花形态建成、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设计留叶枝和去叶枝两种整枝方式,于花后15 d(花铃初期)、45 d(花铃后期)取中部果枝(第6果枝)第1果节叶片、叶柄、铃柄,通过常规石蜡切片观察其结构,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结果表明,去叶枝有利于提高果枝叶光合能力及蒸腾作用;有利于果枝叶及叶柄输导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即能促进同化物及水分的运输。花铃初期去叶枝有利于铃柄同化物运输到棉铃,花铃后期留叶枝有利于铃柄同化物运输到棉铃。去叶枝棉花理论产量显著高于留叶枝理论产量,表明去叶枝能够显著促进光合同化产物的形成与运输,对提高棉花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其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对照),5A、5B代换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5B代换系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于对照,3A、4D代换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2A、4D代换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始终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由此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Synthetic 6x的5A、5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叶绿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5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干旱胁迫下,Synthetic 6x的3A、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叶绿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2A、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  相似文献   
13.
氮素营养水平对棉花衰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在大田条件下,土壤氮素含量水平对棉花生长过程中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干物质积累量、组织含水量、叶面积载荷量的影响,为调控棉花早衰和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依据。【方法】设置3个氮素水平(纯N:低氮 0 kg?hm-2;中氮189.50 kg?hm-2;高氮395.0 kg?hm-2)处理,研究棉花衰老过程中主茎功能叶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组织含水量及载荷量特征。【结果】盛铃末期为处理间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差异的起始时期。与中氮、高氮相比,从盛铃末期开始,低氮处理棉花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降低,组织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快速下降,而MDA含量、叶面积载荷量快速升高,加速了棉株衰老的进程。增加氮素营养能够明显提高叶片的生理活性,提高组织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延缓衰老。【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盛铃末期是棉花叶片生理功能从旺盛生理功能到衰退的转折时期。土壤氮素含量与棉花衰老密切相关,低氮处理加速降低叶片的生理活性,造成早衰;中氮和高氮水平能够延缓棉花衰老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盐胁迫对小麦代换系酶活性的影响,以中国春-Synthetic 6x 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在盐处理条件下幼苗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并对其相关耐盐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采用霍格兰营养液水培法,设置对照(0 mmol/L NaCl)和盐处理(150 mmol/L NaCl),在幼苗两叶一心时进行处理,四叶一心时取样,分别测定对照和盐处理条件下幼苗的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在盐胁迫条件下,小麦代换系幼苗SOD和POD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其中,1A、5A、6A、1B、5B、6B、7B和5D代换系的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本中国春,2A、1B、2B、3B、5B、6B、5D和6D代换系的相对SOD 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本中国春;3A、4A、5A、6A、7A、6B和7D代换系的POD 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4A、5A、6B、1D和7D 代换系的相对P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由于保护酶的作用,在盐胁迫条件下,多数代换系MDA含量明显减少,2A、3A、4A、6A、1B、3B、4B、5B、6B、7B、1D、5D和7D代换系的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母本中国春,2A、6A、6B、1D和2D代换系的相对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母本中国春。 Synthetic 6x 的1B、5B、6B 和5D 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幼苗SOD活性增强的基因,4A、5A、6B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幼苗POD 活性增强的基因,抑制幼苗MDA含量增高的基因可能存在于2A、6A、6B和1D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5.
13个阿月浑子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引进的阿月浑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采用RAPD 标记技术对引入的12 个国外品种和‘新疆优株’进行了分析。用筛选的21 条10 bp 随机引物进行PCR 扩增可扩增出137 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22 个,多态位点比率89.05%;品种间遗传距离在0. 2015 ~ 0.5163 之间,表明各品种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UPGMA 聚类分析表明,13 个阿月浑子品种在遗传距离0.40 处可划分为3 个类群,第1 类包括 ‘Kerman’、‘Larnaka’、‘M-38’、‘M-P3’、‘Ashoury’、‘N’、‘Joley’、‘Aegina’、‘Avidon’、‘B’和‘Peter’11 个品种;第2 类为‘Xinjiang select tree’品种;第3 类为‘Mateur’品种。  相似文献   
16.
小麦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土壤干旱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发育.从小麦形态结构包括根系构型、结构及叶片形态,生理机制包括光合作用、渗透调节、酶及蛋白含量,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较系统地综述了小麦抗旱机制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遮光对青榨槭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遮光15%、35%、50%和全光照处理对青榨槭新梢生长、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遮光度增加, 叶片色素含量增加, 叶绿素a /b减小; 叶片净光合速率( Pn) 、初始荧光( Fo) 、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Fv/Fm) 和光化学猝灭系数( qP) 增加, 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qN) 降低。全光照和遮光15%处理条件下, 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而35%和50%处理条件下呈单峰曲线; 遮光35%和50%处理条件下Fv/Fm日变化幅度较小, 15%和全光照处理条件下Fv/Fm日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50%遮光处理青榨槭幼苗Pn最高, 新梢年生长量最大, 可在育苗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晚播条件下不同高密度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旨在探索黄河流域冀中植棉区棉花晚播适宜的密度。【方法】于2017年和2018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密度处理:9.0万株·hm~(-2)(D1)和12.0万株·hm~(-2)(D2)。2017年以农大601和国欣棉9号为材料,2018年供试品种为农大601。研究不同高密度对棉花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在棉花快速生长时期,D2密度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D1,可见较高密度在棉花旺盛生长阶段易创建较大的冠层结构,但过高的叶面积指数导致群体郁闭,不利于群体光合性能提高,尽管D2群体总干物质及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较多,但较强营养生长势制约了生殖生长,导致生殖器官养分分配比例降低;增加密度对铃重及衣分没有影响,可能因为年际间气候因素影响,其他产量构成因素2年结果不尽一致。【结论】在该地区适宜晚播条件下,D1更有利于构建合理的棉花群体结构,易达到稳产;而D2有获得高产的潜力,在提高群体干物质总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化控技术改善群体器官间养分分配,提高经济系数可获得更好产量。  相似文献   
19.
阿月浑子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阿月浑子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最高峰在11 时, 次峰在15 时, 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季节变化亦呈双峰曲线, 最高峰在6 月, 次峰在8 月;6 月份枝条中部叶片光合速率大于顶部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51 μmol·m - 2·s- 1 和1 600 μmol·m - 2·s- 1 , CO2 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136 μL/L 和830 μL/L; 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 最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 , 灌水临界期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 % ~35% 。  相似文献   
20.
青榨槭外植体消毒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榨槭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材时间、消毒剂种类以及处理时间对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1%、0.2%升汞处理5 min或7 min的污染率显著低于1%次氯酸钠处理20 min或30 min;75%酒精浸60 s后,用0.1%的升汞消毒7 min和0.2%的升汞消毒5 min或7 min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中75%酒精浸60 s后用0.1%的升汞消毒7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外植体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1.9%和90.4%。4月中旬至7月中旬取材的外植体污染率均低于5%,而存活率均达90%以上,为青榨槭茎段外植体取材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