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通过盆栽模拟淹水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仅秸秆泡田、覆盖、秸秆混施8 cm、秸秆混施16 cm、秸秆混施24 cm和秸秆混施30 cm共7个处理,研究在不同麦秸还田方式下,秸秆泡田耕作过程中0~60 h田面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OD)动态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秸秆混施还田处理下,上覆水总氮浓度、硝态氮浓度和COD总体呈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揭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与其蒸煮食味品质间的关系及其对不同后期施氮水平的响应。【方法】以3个常规籼稻品种和3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期实施不同氮肥水平的处理,分 析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不论籼粳亚种,后期氮素肥料均显著增加了稻米蛋白质含量,品种对氮素的反应存在明显不同,但肥料处理效应大于品种间差异。随着后期氮肥水平的提高,稻米中四种蛋白组分含量也显著增加,以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氮肥的施用反应较大;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下降,胶稠度显著变短;淀粉糊化特征值中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下降,而回复值、消减值呈上升趋势;食味值显著下降。相关分析显示,籼﹑粳稻总蛋白质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籼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75**)﹑最高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崩解值呈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粳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23**)和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最高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的关系和籼稻基本相同。籼、粳稻食味值均与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显著负相关,与清蛋白(即比例最小的组分)的关系,籼稻呈极显著负相关,而粳稻相关性未达显著。【结论】后期氮肥水平的增加显著提高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显著劣化稻米蒸煮品质和适口性。四种蛋白组分的增加均会不同程度地劣化稻米食味,其中,尤以球蛋白和醇溶蛋白的负效应较为显著,谷蛋白对食味的负效应也不可忽视,在籼稻品种中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田间配置,设置不同种植带宽和玉米大豆行比的5种不同田间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宽与玉米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玉米吐丝后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形成呈显著正相关,最佳田间配置为2.0 m 2:2处理,即带宽2.0 m,行比2:2,玉米产量为9590.16 kg/hm2,大豆产量为1525.79 kg/hm2,其土地当量比为1.52,表现出较强的套作优势,套作模式下的系统产量高于净作模式,可以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高产的田间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南通沿江地区生态条件,以苏裸麦2号、扬麦29和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设置苏裸麦2号-移栽南粳46、苏裸麦2号-直播南粳5055、扬麦29-移栽南粳5055和扬麦29-直播南粳9108这4种麦稻轮作组合处理,通过对其生育特性、产量、稻米食味品质、温光水资源分配利用、经济收益以及资源利用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元麦-稻模式与小麦-稻模式在南通沿江地区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苏裸麦2号生育期短于扬麦29,其产量与资源分配也低于扬麦29,扬麦29-移栽南粳5055周年产量稍高,与苏裸麦2号-移栽南粳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苏裸麦2号-移栽南粳46模式元麦后茬水稻的产量和资源分配高于其他模式,其产量8 548.8 kg/hm2,有效积温2 616.8℃,太阳辐射量3 215.4 MJ/m2,日照时数1 342.10 h,降雨量632.7 mm;其稻米食味品质好于其他模式,外观8.40,口感8.43,综合评分76.55;周年经济收益比其他轮作模式分别高3 465.36、11 847.32、11 867.60元/hm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如皋沙壤土和如东草甸土条件下生物炭施用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南粳5055为材料,进行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20、40、60、80 t/hm2)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增加水稻株高、干物质积累和叶片SPAD值,提高每盆穗数、结实率和实际产量,减短穗长,减少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不同土壤类型趋势一致。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则因土壤类型而异,草甸土条件下呈下降趋势,沙壤土条件下则先升后降。其中产量和施用生物炭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草甸土条件下达显著水平(r1=0.918)。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糙米率、精米率以及整精米率逐渐上升,垩白粒率、垩白度逐渐下降,稻米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变化多不显著,其中胶稠度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有变长的趋势。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土壤的pH值,却显著提高了土壤EC值、阳离子交换量以及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含量。此外,生物炭对沙壤土条件下水稻相关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土壤EC值和养分含量的调节作用相对草甸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条件下,设置0%(T1)、25%(T2)、50%(T3)、75%(T4)、100%(T5)5个不同梯度的宽窄行稻秸分布比例处理,分析小麦产量变化及干物质和碳氮转运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窄行稻秸覆盖比例的增加,开花期各营养器官干物质均呈增加趋势,成熟期茎鞘和穗轴+颖壳干物质呈增加趋势,叶片干物质无显著变化,籽粒干物质则呈明显下降趋势。窄行稻秸覆盖对开花期小麦不同器官干质量占植株干质量的比例无明显影响,却增加了成熟期不同营养器官占植株干质量的比例。窄行稻秸覆盖提高了茎鞘和叶片干物质运转量和运转贡献率,降低了穗轴+颖壳干物质运转量和运转贡献率,总体提高了花前干物质转运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且覆盖量越高,效应越显著。与T1处理相比,除了T2水平下茎鞘变化不显著外,窄行稻秸覆盖显著增加了茎鞘和叶片中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淀粉含量贡献率,且覆盖量越高,效应越显著,花前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对籽粒淀粉含量贡献率仅有9.07%~15.98%。各营养器...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减氮和侧深基施缓混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当地主推粳稻‘南粳5055’为材料,设置不施氮肥(0N)、当地常规施肥(CK)、一次性侧深基施缓混肥(S1)、侧深基施缓混肥+追施速效氮肥(S2) 4个处理,分别在如皋市东陈镇和白蒲镇两地的水稻田开展试验。两地的试验结果均表明:与CK相比,在减氮25%情况下,S1和S2均明显改善了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但两者的水稻产量和总吸氮量均有所降低,平均分别减少了5.12%、1.27%和9.53%、2.77%。其中S1明显减产主要由于每穗粒数的显著降低,而S2则与CK无显著差异。另外,S2也较CK显著提高了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表明在氮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采用侧深基施缓混肥+追施速效氮肥更有利于实现水稻的绿色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氮素粒肥水平下水稻精米矿质元素含量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化,明确蛋白质及蒸煮食味品质与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以扬稻6号和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氮素粒肥水平,分别为对照(N1,0kg/hm 2)、中氮素粒肥(N2,90kg/hm 2)和高氮素粒肥(N3,150kg/hm 2),并对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和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氮素粒肥水平的提高,精米中含氮量提高,大量元素P、K含量和中量元素Ca、Mg含量显著降低,微量元素Fe、Mn、Zn、Cu含量显著增加,Mg/K和Mg/(N·AC·K)表现为降低趋势,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多,直链淀粉含量有所减少,RVA谱特征值中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逐渐降低,回复值和消减值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食味值显著变差。相关分析发现,蛋白质含量与微量元素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大、中量元素含量和食味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Mg/K和Mg/(N·AC·K)与RVA谱特征值关系密切,有利于蒸煮食味品质的改善。由此可见,生产中应因地制宜地控制后期氮肥在适宜范围内,以提高稻米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蒸煮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江苏如东草甸土水稻穗肥减氮运筹效应,以当地农户传统施肥模式(A)为对照,在穗肥减氮10%的情况下,设置B(2∶1)、C(1.5∶1.5)、D(2.5∶0.5)、E(3∶0)、F(0∶3)5个不同的促花肥和保花肥比例水平,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产量效益、群体质量和稻米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穗肥减氮10%后,不同施肥比例茎叶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总体呈降低趋势,产量与之相反(除F减产6.67%),其中C增幅最大(2.47%),主要表现为结实率与千粒重的提高,其产值、纯收入和产/投比增幅分别为2.48%、17.31%和3.38%。成熟期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和0.965。抽穗期上3叶(总叶)叶面积指数、叶面积衰减率均与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变化呈相反趋势(除F处理),其中C成熟期叶面积指数最高,叶面积衰减率最低。适当提高保花肥比例有助于上3叶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且处理C、F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倒2、3叶增加趋势比倒1叶明显。穗肥减氮10%后,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有改善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有所提高,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全程机械化是油菜生产的必然趋势,鉴于目前中国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本研究通过对直播油菜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分析,从品种选择、耕地整地、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6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适宜中国直播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产高效农艺措施。针对直播油菜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以期提高直播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