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7篇
  16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采取广西凭祥市原始森林土样为原料,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分离纯化后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初筛,得到两株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菌株(PX-10与PX-14)。PX-14有相对较强的产纤维素酶能力,其葡聚糖内切酶活达到5.3 U/mL、滤纸酶活达到5.9 U/mL,根据PX-14菌株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鉴定为产黄青霉。对其所产的葡聚糖内切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X-14的葡聚糖内切酶最适温度为50℃,在40~50℃有较高的温度稳定性;最适pH值为8.9,在pH值为8~10之间有较高的pH值稳定性;Co~(2+)、Cu~(2+)对该酶有促进作用,Zn~(2+)、Fe~(2+)等对该酶有抑制作用。该菌具有较强的蔗渣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22.
胡萝卜贮藏过程中电容与新鲜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鲜植物组织的介电特性与其新鲜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采用两平行平板电极,对胡萝卜组织贮藏过程中介电特性的特征值之一电容与新鲜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胡萝卜的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肉组织表现为硬度增加、光泽消退、表皮皱缩、新鲜度下降;在0.1~100 kHz测试频率段内,胡萝卜的电容与新鲜度的判定指标色泽、硬度、水分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因此,可以根据胡萝卜电容值的变化来评价其新鲜度,为蔬菜无损自动化鲜度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施用猪粪有机肥对稻穗不同部位籽粒氮素积累的影响,为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晚籼37号为材料,在水稻施纯N 180 kg/ha,N:P2O5:K2O=3:1:2.5的情况下,比较并分析全施化肥(NPK)、低量猪粪配施化肥(F7M3,即70%化肥配施30%猪粪)、中量猪粪配施化肥(F5M5,即50%化肥配施50%猪粪)和高量猪粪配施化肥(F3M7,即30%化肥配施70%猪粪)等处理的枝梗籽粒氮含量、穗位籽粒氮含量、稻穗氮含量、水稻籽粒吸氮量及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配施猪粪有机肥能有效降低水稻一次、二次枝梗籽粒氮含量,且随猪粪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穗位籽粒氮含量也呈降低趋势,其中F3M7处理上、中、下部的籽粒氮含量较NPK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1.6%、11.9%和9.1%(P<0.05,下同).增施猪粪有机肥能促进水稻产量增加与稻穗氮含量下降,与NPK处理相比,猪粪配施处理的稻穗氮含量显著下降5.7%~10.1%,水稻产量增加4.3%~14.1%,但猪粪有机肥配施处理的水稻籽粒吸氮量与NPK处理无明显差异,均在92.0 kg/ha左右.[结论]猪粪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有效影响稻穗不同部位的氮含量,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有利于水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4.
全豆豆腐是保留大豆中营养物质的新型豆腐,研究全豆豆腐中腐败菌及货架期,可提高农产品利用效率。文章对全豆豆腐中腐败菌16S r DNA作序列分析,利用Logistic方程和Modified Gompertz方程拟合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曲线,在一级模型基础上,采用延滞期模型和平方根模型分析温度对腐败菌延滞期(Lag time)和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影响,采用一级模型研究并评估全豆填充豆腐货架期。结果表明,全豆豆腐中腐败菌经鉴定为Bacillus cereus和Bacillus subtilis。15~30℃下,Modified Gompertz模型拟合精度高于Logistic模型。豆腐贮藏温度由30℃降至15℃,腐败菌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降低,延滞期(Lag time)增大。Modified Gompertz方程延滞期模型和平方根模型拟合度(R2)依次为0.98和0.99,拟合精度高于Logistic方程,相对误差低于Logistic方程。15℃下Logistic方程和Modified Gompertz方程计算实际货架期为41.38和40.73 h,10℃下Modified Gompertz方程预测全豆豆腐货架期为143.96 h(5.99 d)。结果表明,Modified Gompertz方程更适用于全豆填充豆腐货架期预测。  相似文献   
25.
以98头南德温杂交肉牛血样为材料,随机抽样构建混合DNA池,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和直接测序法检测生长分化因子10(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0,GDF10)基因的序列变异,研究分析GDF10基因的多态性.采用SHEsis和PHASE软件对GDF10基因多态位点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采用SPSS 17.0进行基因多态位点和单倍型组合与体尺性状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南德温杂交肉牛GDF10基因检测到3个多态位点1113(G/A)、9569(G/A)和9628(G/A);关联分析表明,南德温杂交肉牛GDF10基因不同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与体斜长、体高、胸围和管围差异显著(P<0.05);单倍型分析后在群体中发现8种单倍型组合,其中AAA、GGA与南德温杂交肉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显著相关(P<0.05).由此推断,南德温杂交肉牛GDF10基因3个多态位点和2个单倍型组合与体斜长、体高、胸围和管围显著相关,可以作为肉牛生产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为肉牛遗传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4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4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15%茚虫威SC和31%三拂ME对低龄稻纵卷叶螟幼虫均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均在90.08%以上;而对于高龄稻纵卷叶螟幼虫,20%氯虫苯甲酰胺SC 30、45 g/hm2(有效成分)的防效在89.12%以上,其他3种药剂处理的防效均较差。  相似文献   
27.
斜纹夜蛾溴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酯酶的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斜纹夜蛾酯酶的动力学参数,酯酶同工酶电泳和杀虫剂(溴氰菊酯和丙溴磷)对酯酶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酯酶的Km值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但抗性品系酯酶的Vmax值比敏感品系的高且差异显著。在酯酶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中,抗性品系中所含的酯酶同工酶条带数比敏感品系的多;溴氰菊酯浓度在12.5μmol/L时,对敏感品系酯酶的抑制率最大,约为30%,而对抗性品系酯酶的抑制率则随着溴氰菊酯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溴氰菊酯浓度在50μmol/L时抑制率最大,约为75%;但是丙溴磷对抗、感品系的酯酶的抑制效应较为一致。上述结果说明在抗性品系中出现了与敏感品系不同的酯酶同工酶,但这些同工酶并没有显著改变抗性品系全酯酶的Km值,仅是增强了其酯酶活性,提高了对溴氰菊酯的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28.
新励牌最新一代高效绿色无公害生物型驱鸟剂,是采用美国进口的纯天然原料,运用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在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和高校大力支持下研制而成的高科技生物制剂。该驱鸟剂使用方法简单、驱鸟效果显著,一次使用30天以上有效,用水稀释后挂瓶或者零星喷雾使用,缓慢持久地释放出一种影响禽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特殊清香气味,鸟雀闻后即会飞走,在其记忆期内不会再来。广泛用于农作物、果  相似文献   
29.
为了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对唑虫酰胺的抗性特征,采用生物生化方法测定了江西省5个蔬菜产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唑虫酰胺的抗性水平,并研究了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对其它药剂的交互抗性和生化抗性机制。结果显示,分宜县和高安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唑虫酰胺尚未产生明显抗性,永丰县、德安县和余江县小菜蛾种群对唑虫酰胺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为5.20~8.20倍;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对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茚虫威有中低水平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1.72、3.44、2.77和2.20倍,而对溴虫腈、定虫隆和丁醚脲无交互抗性;增效剂磷酸三苯酯和胡椒基丁醚对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均有显著增效作用,增效倍数分别为3.42倍和2.64倍;唑虫酰胺抗性品系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18倍和1.64倍。研究表明,小菜蛾对唑虫酰胺产生抗性可能与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0.
二化螟越冬幼虫在稻株内的分布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二化螟越冬代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田块和不同受害程度稻株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农事操作技术措施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二化螟幼虫在水稻植株上的分布数量表现为随着稻株离地面高度的升高而减少,且这种分布趋势与田间的二化螟幼虫密度无关;二化螟幼虫在不同受害程度的稻株上的分布均以5~10 cm的稻株部位最多。在翌年春季,在稻草上越冬的二化螟出蛾率(36.44%)高于在稻桩上越冬的二化螟出蛾率(27.11%),但是在稻桩上越冬二化螟的出蛾数量(138.25)极显著高于在稻草上越冬二化螟的出蛾数量(34.25)。"火烧+堆沤"(冬前在田间对稻草进行焚烧,翌年早春再进行堆沤)处理和旋耕处理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较好,防效分别为71.17%和66.25%,显著高于单独焚烧稻草或单独堆沤处理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