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山西省中部、南部水果主产区的苹果、梨、桃和枣共70个样品进行了116种农药的残留检测。结果表明,70个水果样品共检出14种农药,全部为低毒—中等毒性农药,其中,杀虫剂9种、杀菌剂5种和植物生长调节剂1种。杀虫剂检出频率最高的为氯氰菊酯,检出率为11.4%;杀菌剂检出频率最高的为多菌灵,检出率为20%。以GB 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西果品主产区苹果、梨、桃和枣的农药检出率分别为46.7%,30%,60%和45%,超标率均为0。幼果期果实套袋可减少果品农药污染。梨被检出的农药种类及数量最少,而桃被检测出的农药种类及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2.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用药膜法、寄主卵块喷雾法和盆栽法测定了苏云金杆菌等5种杀虫剂菜田防治推荐浓度对广赤眼蜂5种虫态的毒性及雌蜂的残留毒性。不同农药对广赤眼蜂各虫态的毒性存在差异, 对其存活、羽化和寄生能力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对成蜂的毒性最强。苏云金杆菌和啶虫脒对广赤眼蜂5种虫态的杀伤力较低, 对羽化蜂的寿命和翅的发育影响较小或无影响, 同时施药后的残效期较短, 对成蜂的存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较小。阿维菌素除卵和幼虫期处理对广赤眼蜂无影响或影响轻微外, 预蛹和蛹期处理, 羽化率降低, 羽化后雌蜂寿命缩短, 前翅发育不全比例升高, 其不良影响随蜂的发育呈增大趋势; 此外, 喷药后7 d其残留农药对雌蜂的存活和寄生能力仍有较大影响。高效氯氟氰菊酯卵期至蛹期处理广赤眼蜂能显著降低该蜂的羽化率, 成蜂期处理的死亡率在70%以上, 但该药残留毒性期较短, 喷药后5 d成蜂存活和寄生能力基本恢复正常。毒死蜱对各虫期的广赤眼蜂均有极强的杀伤力, 喷药后10 d仍有很高的残留毒性。总之, 苏云金杆菌和啶虫脒对广赤眼蜂无毒或毒性较低, 是生防区理想的配合药剂;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性中等, 使用时要尽量避开赤眼蜂成蜂活动期;毒死蜱毒性极强, 生防区应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23.
芦笋茎枯病的生物防治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拮抗芽孢杆菌菌株B96-Ⅱ对芦笋茎枯病菌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防治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B96-Ⅱ对芦笋茎枯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稀释50~1600倍后平皿试验,生长速率抑制率为97.37%~92.98%;离体组织培养对菌斑的抑制率为94.40%;田间防治效果为93.40%.显微观察发现,B96-Ⅱ处理后可导致菌丝和孢子严重破损,使细胞内容物外渗.处理后24h,菌液电导率(μs·cm-1)和总溶解固体(TDS)比不处理的对照明显提高,处理中B96-Ⅱ培养液浓度从1%升到10%时,电导率增加量从47.50%提高到518.33%.总溶解固体增加量从176.10%提高到797.60%.经测定,B96-Ⅱ可抑制病原菌菌丝呼吸,处理中B96-Ⅱ培养液浓度从1%升到10%时呼吸抑制率从25.00%升至196.40%.生物测定表明,B96-Ⅱ的主要抑菌物为拮抗蛋白.  相似文献   
24.
为了建立一种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小白菜中氟啶胺的分析方法,并对小白菜中的残留量进行膳食风险评估。样品经乙腈提取,NaCl盐析、无水MgSO4、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小白菜中氟啶胺的标准曲线为y=2 000 000 x+15 687,R2=0.992 8,平均回收率为105%~108%,相对标准偏差为1%~7%,在0.005~0.500 mg·kg-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正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要求。氟啶胺的普通人群每日摄入量国家估算值为0.12 mg,占允许摄入量的19.5%,不会对一般人群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相似文献   
25.
实验室条件下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实验室条件下, 通过对东北黑土、华北褐土、华南红土中3 次添加氯氰菊酯的降解研究发现: 氯氰菊酯在3 种土壤中的降解是以微生物降解为主, 化学降解为辅; 土壤间理化性质的不同对化学降解速率没有明显影响, 多次施药则因较难降解的顺式异构体在土壤中积累而使半衰期延长。  相似文献   
26.
为考察啶酰菌胺在南瓜、芦笋、木瓜上的残留行为,在山西、山东、云南、河南等地开展啶酰菌胺在南瓜、芦笋、木瓜上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样品中啶酰菌胺经乙腈提取,PSA、 GCB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液质联用仪检测,该检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9%~100%,相对标准偏差为2.4%~13.8%,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啶酰菌胺在南瓜、芦笋、木瓜上的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平均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4、 2.3、 6.4 d。最后一次施药7、 14和21 d(芦笋为3、 5、 7 d)后,啶酰菌胺在南瓜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081、 0.048和0.022 mg/kg;啶酰菌胺在芦笋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19、 0.11和0.038 mg/kg;啶酰菌胺在木瓜果肉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22、 0.19和0.15 mg/kg,在木瓜全果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1.94、 1.88和1.80 mg/kg。结合不同试验点试验期间昼夜平均气温发现,气温对啶酰菌胺在南瓜、芦笋、木瓜上的残留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7.
五种杀虫剂对卵寄生性天敌广赤眼蜂室内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用药膜法、寄主卵块喷雾法和盆栽法测定了苏云金杆菌等5种杀虫剂菜田防治推荐浓度对广赤眼蜂5种虫态的毒性及雌蜂的残留毒性.不同农药对广赤眼蜂各虫态的毒性存在差异, 对其存活、羽化和寄生能力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对成蜂的毒性最强.苏云金杆菌和啶虫脒对广赤眼蜂5种虫态的杀伤力较低, 对羽化蜂的寿命和翅的发育影响较小或无影响, 同时施药后的残效期较短, 对成蜂的存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较小.阿维菌素除卵和幼虫期处理对广赤眼蜂无影响或影响轻微外, 预蛹和蛹期处理, 羽化率降低, 羽化后雌蜂寿命缩短, 前翅发育不全比例升高, 其不良影响随蜂的发育呈增大趋势; 此外, 喷药后7 d其残留农药对雌蜂的存活和寄生能力仍有较大影响.高效氯氟氰菊酯卵期至蛹期处理广赤眼蜂能显著降低该蜂的羽化率, 成蜂期处理的死亡率在70%以上, 但该药残留毒性期较短, 喷药后5 d成蜂存活和寄生能力基本恢复正常.毒死蜱对各虫期的广赤眼蜂均有极强的杀伤力, 喷药后10 d仍有很高的残留毒性.总之, 苏云金杆菌和啶虫脒对广赤眼蜂无毒或毒性较低, 是生防区理想的配合药剂;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性中等, 使用时要尽量避开赤眼蜂成蜂活动期;毒死蜱毒性极强, 生防区应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28.
以生物活性跟踪法测定了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 的不同溶剂提取液及其不同馏份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毒杀活性。结果表明,杠柳根皮的乙醇提取液和氯仿提取液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拒食和毒杀活性,该生物活性高于石油醚提取液。乙醇提取物水溶后分别用苯、正丁醇溶剂萃取。生物测定结果显示,苯萃取物对小菜蛾的活性最高,表明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苯萃取物中。苯萃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淋洗液为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不同比例混合液、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不同比例混合液和甲醇,根据颜色和极性,将收集到的淋洗液分成8个馏份,其中5、6、7号3个馏份对小菜蛾幼虫具有强烈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其200倍液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99.8%、99.1%和98.6%,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1%、91.5%和100%。  相似文献   
29.
残留的五种有机磷农药在菜豆烹饪过程中的降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久效磷、毒死蜱、马拉硫磷、对硫磷、敌敌畏5种有机磷农药在菜豆烹饪过程中残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菜豆经油炸后,除久效磷未降解外,其余农药降解率在37.6%~85.1%之间。油炸时间的长短对敌敌畏降解影响较大,炸5 min时降解率为37.6%,7 min 时降解率为65.2%;油炸时间长短对其余农药的降解均无显著影响。炒的过程中5种农药的降解率在7.6%~56.5%之间;蒸的过程中降解率为23.0%~63.4%;未盖锅盖煮的条件下降解率为39.5%~81.7%,盖锅盖煮后降解率为42.0%~86.4%。在加盖煮10 min后的汤中,各种农药的残留量在0.03~0.50 mg/L 之间。炒过的菜豆再经微波加热2 min后, 5种农药残留量比炒过之后又降解了21.0%~41.5%。  相似文献   
30.
太原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抽样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太原市4个蔬菜批发及零售市场6个品种共179个样品抽样检测,共查出含有机磷农药残留样品37个,检出率20.7%。其中叶菜类油菜、韭菜、生菜、甘菜的检出率分别为20.0%、22.2%、21.7%、36.4%;果菜类中番茄检出率为15.1%、黄瓜未检出,检出的有机磷农药包括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甲拌磷、久效磷、马拉硫磷和乐果等,其中前5种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监测结果表明,太原市蔬菜中农药残留量问题较为严重,加强对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监测和治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