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67篇
  32篇
综合类   379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392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量、品质及越冬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草量、品质及越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草量、品质及越冬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刈割间隔时间增大,苜蓿产草量增加;粗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P<0.05)上升,导致干草品质下降;其中以间隔25 d越冬率最低,仅为83.33%,极显著(P<0.01)低于其它处理。综合考虑,试验地区及同类生态地区间隔35 d刈割可获得高产草量、高品质的苜蓿干草,而且越冬率高。  相似文献   
32.
辽粳1499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5年以辽粳294/盐粳218的后代为母本,以群体育种品系L0407为父本进行杂交,2006~2010年进行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表现为株型理想,分蘖能力强,活秆成熟,食味品质较优,综合抗病性强,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熟期适宜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201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3.
试验旨在探究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高效群体构建的影响。以理想株型粳稻新品种辽粳1499为试材,设置4个移栽密度处理(M1-M4),分别为30 cm×13.3 cm、30 cm×16.7 cm、30 cm×20 cm和30 cm×23 cm。分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指标。并在分蘖盛期,孕穗期和灌浆期鉴定群体的抗病水平;测量群体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辽粳1499的分蘖数、结实率、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指标有所下降,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提高。综合各方面因素,在M2密度处理(30 cm×16.7 cm)的产量最高,达680.87 kg/667m~2,灌浆期光合效率也相对维持在高水平。试验表明辽粳1499是相对喜肥品种,在辽宁中部稻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是30 cm×16.7 cm。  相似文献   
34.
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国内外少免耕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少免耕对土壤理化性状、生物性状、土壤水分利用的效应以及对作物病虫草害的影响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提出我国推行保护耕作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5.
‘糯米糍’荔枝碳素营养储备动态与坐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0~12年生的‘糯米糍’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 为材料, 研究了高产树(60~65 kg·株- 1 ) 和低产树(5~10 kg·株- 1 ) 不同部位(叶片、各级枝条和主干) 碳素营养储备(淀粉) 的差异及季节动态; 分析了不同果实发育阶段树体碳素营养水平与坐果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果实成熟时高产树各部位的淀粉含量均低于低产树, 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低产树。果实采收后, 低产树早于高产树抽发新梢。入冬季前(11月底前) , 低产树和高产树分别抽发了3次和2次秋梢。7~11月秋梢生长发育期间, 高产树和低产树均无显著淀粉积累, 11月中旬以后枝梢生长停滞期间, 各部位, 尤其是4 cm直径以内的枝条大量积累淀粉, 在花穗发育前达到高峰。之后, 随花穗发育、开花及坐果而持续降低。高产树和低产树各部位淀粉高峰并无明显差异, 表明坐果量对树体碳素营养储备的累积并无明显的长期影响。叶片、主枝和主干积累的淀粉含量较低, 总体相对稳定; 而4 cm直径以下的枝梢淀粉含量变化剧烈, 说明这些枝梢是更为活跃的碳素储备库。本研究还表明, 坐果早期(花后3周内) 枝条(2 cm直径) 的淀粉含量与该枝条上最终坐果率呈显著正相关, 而果实发育中期(花后8周) 枝条淀粉含量与坐果率无关, 说明早期果实发 育一定程度依赖树体碳素营养储备, 而中后期果实发育几乎不依赖树体储备。  相似文献   
36.
"宁杞1号"枸杞提纯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宁杞1号"枸杞是宁夏农林科学院于1987年培育出的枸杞新品种,该品种在促进宁夏枸杞快速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宁夏现在种植的枸杞中"宁杞1号"占到70%以上。但随着枸杞栽培年限的增加,导致"宁杞1号"产区茨园不同程度的品种退化和混杂,所以开展"宁杞1号"枸杞提纯复壮是宁夏枸杞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7.
西瓜工厂化嫁接育苗有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证明,西瓜嫁接栽培能有效防止枯萎病的侵染,缩短轮作年限,实现瓜田多年连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植株抗病、抗寒能力,从而保证西瓜的高产稳产和优良品质。特别是在现阶段特效化学药剂和高抗枯萎病西瓜品种匮乏的情况下,嫁接栽培成为西瓜重茬种植时抵御枯萎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8.
2008年8月,受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的邀请,由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镇江市农机推广站、南京浦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常州市武进环球粮机设备有限公司组成的赴日考察组一行4人,在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日中农业交流部大石卓先生带领下,考察了日本的茶树栽培管理、茶园生产机械化、茶叶机械加工生产以及茶叶科研、茶叶交易市场和茶农生产组织形式等。  相似文献   
39.
对水稻的经济性状和穗部性状与稻米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糙率与生育天数和株高有较大的负相关;垩白大小与生育天数呈正相关,与单株的生物产量和谷重呈负相关;粒宽与生育天数、株高和单株草重有较大的负相关,与单株谷重有较大的正相关;胶稠度与生育天数和株高有较大的正相关。糙米率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垩白率与每穗实粒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结实率、秕粒数、一次枝梗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垩白大小与穗数、每穗实粒数、二次枝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结实率、每穗秕粒数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垩白度与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每穗秕粒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呈显著的正相关;透明度与穗数、秕粒、结实率、实粒、千粒重都有较大的相关性。各穗部性状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品质性状与水稻的其它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0.
漯徐薯8号是由徐薯18与徐781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淀粉抗病甘薯新品种,2008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鲜基薯块烘干率36.5%,淀粉率25.4%,薯干洁白平整,丰产稳产,抗根腐病、茎线虫病和蔓割病,中抗黑王证病,耐贮藏,萌芽性好,适宜淀粉加工、生产燃料乙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