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6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山东省是蔬菜生产和出口大省,脱水蔬菜产量约占全国的1/3。在分析山东省脱水蔬菜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脱水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如何加快山东省脱水蔬菜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育试验简报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 1~ 2龄人工饲料育 ,3~ 5龄桑叶育 ,探讨了适合普通蚕品种的颗粒人工饲料的养蚕效果。结果表明 ,在蚕的摄食性、蚕体重、生命率及茧质等方面 ,颗粒人工饲料育均不同程度优于普通蒸煮饲料育  相似文献   
13.
谷春梅  候春宇  程安玮 《核农学报》2021,35(7):1574-1582
为提高红豆和绿豆中酚类化合物的得率及抗氧化能力,本试验采取蒸汽爆破加工对红豆和绿豆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爆破处理组红豆和绿豆中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后的原料结构破裂严重,形成大量的碎片物质,促进原料中活性成分与溶剂的接触可及性。与对照组(CK)相比,经爆破处理后,红豆、绿豆中总酚、总黄酮含量明显上升,0.5 MPa、60 s爆破条件下绿豆中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4.57和3.00 mg·g-1;而红豆中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在0.75 MPa、60 s爆破条件下最高,分别为4.66和3.07 mg·g-1。红豆中的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绿豆(除0.5 MPa、60 s爆破处理组)。不同处理组中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及总黄酮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红豆中总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最高(r=0.966),绿豆中总酚含量与FRAP还原能力的相关性最高(r=0.895)。本研究结果为蒸汽爆破适用于不同生物质及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进一步拓展了爆破技术在食品加工业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动物转基因的常见操作方法,扼要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在畜禽业上的应用概况,转基因动物中出现的问题,并展望了转基因产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粒度对糯玉米粉物化性质的影响,对80-100目、100-150目、150-200目及大于200目4个等级糯玉米粉的持水力、色泽、松密度和紧密度、休止角、酶解率以及粘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糯玉米粉粒度从80-100目到150-200目,休止角、酶解率、粘度逐渐增加,持水力保持不变,当粒度大于200目时,上述4个指标迅速下降;随着粒度的减小,松密度和紧密度逐渐减小;粒度越细,糯玉米粉L*’值越高,b*值越小,色泽越差。除色泽外,糯玉米粉物化性质以150-200目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超声波提取蓝莓工艺进行优化,为其商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蓝莓冻干粉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等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设计,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以蓝莓多酚含量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蓝莓多酚超声萃取回归方程为:y=10.88-0.15x1+0.042x2+0.055x3-0.27x1x2-0.15x1x3-0.090x2x3-0.56x12-0.35X22-0.15x32(x1为乙醇浓度,x2为料液比,x3为超声时间,y为蓝莓多酚萃取率,R2=0.9692),该模型拟合度好;并确定蓝莓多酚萃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x1>x3>x2;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两次、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55%、料液比1:25、超声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蓝莓多酚含量为11.05 mg/g.[结论]研究建立的模型适合蓝莓多酚超声波提取,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7.
共轭亚油酸的降体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具有抑癌、减肥、抗动脉硬化等多种生理功能,但更为重要的功能是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能够减少侉内脂肪累积,改变脂肪细胞代谢,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减少脂肪的摄取、抑制脂蛋白脂酶和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等脂肪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并且从基因水平影响与脂肪代谢有关的酶表达。现就其对动物、人体的降体脂作用以及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油菜籽经0.4、0.7、1.0 MPa等3种压力及维压1、3 min的蒸汽爆破预处理后,采用低温压榨法分离菜籽饼及油,分别测定其多酚得率、组成及抗氧化活性,探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维压时间下提高爆破压力或相同的压力下延长维压时间,制备的菜籽油颜色逐渐加深;经蒸汽爆破处理后菜籽饼多酚得率为7.12~8.42 g/(100 g),菜籽油多酚得率显著提高,1.0 MPa下维压3 min时,菜籽油多酚得率最高,为0.56 g/(100 g);菜籽饼中生成了2,6–二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canolol)、儿茶素、咖啡酸等物质,其中canolol的转化生成量最大,且一部分迁移到菜籽油中,0.7 MPa下维压3 min时,菜籽饼和油中canolol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2 120.00、4680.00 mg/kg;DPPH、ABTS和FRAP法测定的菜籽油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但菜籽饼的抗氧化能力变化幅度较小;多酚得率与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可见,蒸汽爆破可作为提高菜籽油中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一种有效预处理技术,蒸汽压力0.7 MPa、维压3 min可作为一个较优的汽爆条件用于油菜籽的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茶多酚(TP)、槲皮素(Que)及两者协同作用时的抗炎作用机理。以TNF-α 诱导的炎性3T3-L1 脂肪细胞为模型,分别添加50 μg/mL 茶多酚(TP)、50 μg/mL 槲皮素(Que)及50 μg/mL 的茶多酚和槲皮素(TP+Que)共同处理,以空白组作为对照组。研究脂肪细胞中炎性因子白介素12(IL-12)、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基因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 研究其对Sirt1 和AMPK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NF-α 刺激条件下,茶多酚和槲皮素对炎性因子的基因表达和炎症信号通路都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槲皮素的抑制作用则不如茶多酚显著。在脂肪细胞中,活性物质可通过AMPK/Sirt1 途径,调节IL-12和iNOS的基因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栀子黄色素提取精制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桅子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理作用的常用传统中药,并被卫计委列为首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中药名录。桅子中黄色素含量较高,水溶性好,无毒性,国内外已将其广泛应用为食品添加剂和工业染料,但目前桅子黄生产工艺复杂,产品得率和色价均比较低。为综合开发高品质的栀子黄色素,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浸提条件: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50℃,料液比1∶8;通过考察5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对桅子黄色素的静态吸附性能,最终确定HP2MGL为最佳精制材料,采用梯度洗脱法定量洗脱,最终产品色价由最初的68.79增至340.00,得率为2.2%,达到了精制的目的。该研究为工业化提取和精制桅子黄色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