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45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71.
[目的]研究镉胁迫下萝卜幼苗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变化。[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镉(CdCl2)溶液处理盛丰、碧玉春和速白1号3种白萝卜幼苗,研究白萝卜幼苗中抗氧化活性及硫代葡萄糖苷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镉胁迫下白萝卜幼苗的硫代葡萄糖苷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10和1μmol/L镉胁迫明显促进硫代葡萄糖苷的产生,且10μmol/L促进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为了解重金属对白萝卜的作用机制及生化解毒机理奠定了基础,为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植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贮藏温度对嘎啦苹果贮藏期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熟品种嘎啦苹果为试料,将采后新鲜的嘎啦苹果分别置于0、5、25℃(常温)条件下贮藏,通过对贮藏及货架期间果实各项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嘎啦苹果采后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5℃常温贮藏21 d后,嘎啦苹果果实失去良好的品质,不再具有商品价值;0℃和5℃低温有利于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抑制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的上升以及腐烂的发生,延缓成熟衰老,较好地保持果实的鲜食品质,且0℃比5℃贮藏的效果好;0℃和5℃低温贮藏28 d后嘎啦苹果的货架期为7 d。  相似文献   
73.
桃果实中ACC合酶基因克隆及基因沉默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植物中乙烯是一种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的内源激素。ACC合酶是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沉默ACC合酶基因的表达能减少植物性内源性乙烯的产生。本研究以中华寿桃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 技术,克隆获得ACC合酶基因。将该基因酶切回收后连接到pTRV-RNA2载体上,转化DH5α,筛选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测序后与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其同源性达到99.6%,表明将ACC合酶基因成功连接到pTRV-RNA2基因沉默载体上。  相似文献   
74.
1-甲基环丙烯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甲基环丙烯(1—MCP)是一种重要的无毒高效化合物,其通过与乙烯受体蛋白(EBP)不可逆的键合而对乙烯的作用产生抑制。现介绍l—MCP对果蔬采后品质、生理代谢、生理紊乱及病害发生等诸方面的影响作用,并探讨其对乙烯作用抑制的机制,总结了影响l—MCP处理效果的因素及在果蔬采后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范硕  王士稳  罗云波 《饲料工业》2007,28(14):58-59
<正>猪的胃肠道内具有高密度的微生物菌群,从胃中的7~9logCFU/ml到小肠末端的9logCFU/ml,结肠可达10~11logCFU/ml。进行微生物种属鉴定,主要的属包括乳杆菌、链球菌、片球菌、梭菌及双歧菌等,其中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明李果实褐变机理并抑制褐变,研究了1MCP处理和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果肉 冷害褐变、机械伤褐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和乙烯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黑宝石李果实在(0±05)℃和(3±05)℃条件下分别贮藏75d和60d会发生 果心 的冷害褐变,在(7±05)℃下不会发生冷害褐变,但贮藏期短;机械伤诱导李果实在冷 藏2d后发生近果皮处果肉的褐变症状。5μL/L 1MCP处理李果实12h后,在( 0±05)℃贮藏时可有效抑制冷害褐变和机械伤褐变,但在(3±05)℃或(7±05) ℃ 时促进果肉褐变。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变化与李果实褐变相关,但不是褐变的诱发原因。  相似文献   
77.
转ACS番茄采后脂质过氧化相关酶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乙烯是控制成熟衰老的重要激素。研究表明,在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Met、SAM、ACC、Ethylene中,催化SAM~ACC的ACC合成酶(ACS)是乙烯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我们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将ACC合成酶基因反向插入番茄,得到了乙烯合成缺陷型的转基因番茄。这种番茄果实的成熟衰老可以大大延迟,在室温下放置3个月不变红,而催熟后表现出与一般番茄相同的成熟性状。本试验以转ACS基因番茄果实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乙烯合成受阻的情况下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和相关酶的变化。研究表明: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氨酶)、POD(过…  相似文献   
78.
以草莓"红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草莓果实恒温冷藏和温度波动贮藏对比试验,研究温度波动对草莓贮藏期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波动冷藏环境下,贮藏24 h和货架期12 h,草莓果实的品质显著差于恒定温度冷藏。温度波动不利于保持草莓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的品质。  相似文献   
79.
刘升  罗云波  黄昆仑 《核农学报》2015,29(2):337-343
研究证实营养素在疾病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摄入不足将影响人体健康,所以营养素的补充强化已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营养改良型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围绕转基因技术在植物营养改良方面的应用,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植物中维生素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矿质元素含量和降低植物中有害因子、改善脂肪酸组成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商业化进程提出了建议。以期使读者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转基因技术在改良植物营养价值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0.
正在《食品安全法》颁布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采取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分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方式。2009年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与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质检总局、环保部、工信部、国家食药局综合协调管理。但随着公众对安全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另外,从食品产业(企业)本身来说,近年的增速出现收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