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冬瓜子叶节为试材,探讨培养条件、不同基因型及诱导、伸长和生根培养基不同激素类型与配比情况,初步建立了冬瓜组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种子剥皮消毒后,在纸桥培养基暗培养发芽率较高,且节约成本;以暗培养5 d、见光培养1 d刚转为淡绿色的闭合子叶,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约75%;以13个不同基因型冬瓜子叶节为外植体,接种至不同激素浓度组合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分化率较高的品种B214,其不定芽再生率可达到79.2%,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4 mg/L NAA,伸长培养基为MS+1.0  相似文献   
52.
镰刀菌毒素对植物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镰刀菌毒素是镰刀菌产生的非寄主选择性毒素,可导致植物萎蔫、根腐、穗腐等各种病症。本文综述了镰刀菌毒素的主要种类、产毒菌种及其侵染的主要植物,毒素作用机理及其对植株外观形态、细胞及细胞器结构、维管束等的影响,并提出了镰刀菌毒素研究在抗性材料筛选和抗性机理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子叶紫色辣椒子叶叶色的遗传行为和作为标记性状在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选用1个子叶绿色辣椒和1个子叶紫色辣椒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并构建杂交组合的6个世代(P1、P2、F1、F2、B1和B2),研究其子叶颜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辣椒子叶绿色与紫色受2对核基因控制,绿色对紫色为显性,且存在互补效应。子叶紫色辣椒是研究辣椒性状遗传与变异的好材料,同时也可作为指示性状鉴定杂种纯度。  相似文献   
54.
基于数学模型的辣椒芽期耐高温多湿性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辣椒不同品种芽期耐高温多湿特性,筛选耐高温多湿指标,建立可靠的辣椒耐高温多湿数学评价模型,以10个辣椒材料为试验材料,对其在高温多湿胁迫等13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各单项指标的耐高温多湿系数和种子干重、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等指标作为衡量耐高温多湿性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其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5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将10个辣椒材料按耐高温多湿性强弱划分为4类;通过逐步回归建立辣椒芽期耐高温多湿性评价数学模型,D=(-141.548-0.071X2+5.580X7+4.195X13-1.363X14-3.432X15)×10-3 (R2=0.999 36),估计精度大于97.39%,并筛选到5个耐高温多湿性芽期鉴定指标,分别是电解质外渗率、苗干重、平均发芽天数、发芽值和日平均发芽率,在相同逆境下可用这5个指标进行芽期辣椒材料快速鉴定和预测。该结果为辣椒种质资源大规模耐高温多湿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明确土壤水分对芥蓝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方法]对相同灌溉频率、不同灌溉上限下芥蓝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土壤水分亏缺极显著降低芥蓝苗期植株、成熟期植株及其各器官的水分含量;芥蓝单株耗水量在土壤A为55%和土壤B为45%处理时最小,分别为2.244和2.235 L/株,比CK节水23.91%和21.14%;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在土壤A为55%和土壤B为35%处理时最高,分别为6.043和5.958 g/L,比CK提高20.09%和41.72%;灌溉水分生产率二个土壤都在75%处理时最高,分别为40.44g/L和40.49 g/L,比对照提高了5.64%和13.39%.[结论]通过控制灌溉上限能节约芥蓝水分消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6.
2010年,广东省蔬菜种植面积为118万hm2(1770万亩)(熊瑞权等,2012),年产量超2567.17万t,产值近250亿元,占广东省农业总产值的15%左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特色蔬菜产区,肩负着南菜北运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任务(罗慧君等,2010)。由于广东省地域广阔,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条件差异较大,且受高温、暴雨、台风等恶劣气候的影响较大,导致城市蔬菜产品的自给率过低,蔬菜价格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57.
翠绿三号大顶苦瓜是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以优良自交系江门大顶A11作母本、优良自交系南海大顶D12-3-1作父本配制而成的大顶苦瓜一代杂种。瓜短圆锥形、绿色,圆条瘤相间,以条瘤为主,条瘤粗直;瓜长14.7cm、横径7.5 cm、肉厚1.1 cm,单瓜重264.0 g;瓜形美观,肉质爽脆、苦味适中,品质优良;苗期鉴定表现中抗枯萎病和白粉病;一般每667 m2产量2 500 kg,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58.
雅绿2号丝瓜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雅绿 2号丝瓜是以从广东地方品种雅岗丝瓜中经多代筛选出的优良自交系雅 5 1 2 3 0为母本 ,用春丝瓜材料S 8的多代自交后代S8 1 2 10 10 10作父本配制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 ,以主蔓结果为主 ,第 1雌花节位第 8.6节 ,果实长棒形 ,长 5 4.5 1cm ,横径 4.8cm ,单瓜质量 0 .36kg ,果色绿 ,棱墨绿 ,沟浅 ,瓜条匀称 ,味清甜。适宜广东省春、秋种植 ,一般每 6 6 7m2 产量 2 0 0 0~ 2 5 0 0kg。  相似文献   
59.
碧绿苦瓜的母本是从穗新 1号中选育出来的强雌株系 7 1 10 2 1 10 ;父本是从槟城苦瓜中选出的自交系槟选 3 0 1 1 10。该一代杂种果实长圆锥形 ,长 2 4~ 2 8cm ,横径 6 .3cm ,肩平 ,肉厚 ,单果质量 2 90g ,皮色浅绿有光泽 ,条瘤粗直 ,瓜形美观 ,品质优良 ;早熟 ,第 1雌花着生于第 14~ 16节 ;一般栽培产量 35 0 0kg·(6 6 7m2 ) -1,耐寒性较强 ,中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60.
我国苦瓜品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别名锦荔枝、癞葡萄、癞哈蟆、凉瓜等,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现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其中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湖南、四川较为普遍。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VC和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等,具清暑涤热、明目解毒之功效,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全国性栽培和消费的蔬菜种类,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在栽培制度上,随着市场对苦瓜需求的增加和周年供应的要求,也开始从传统的春夏季常规栽培向四季栽培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