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铃薯新品种福克76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福克76系从"坝9×卡它丁"杂交组合的后代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株型直立,株高41 cm左右,主茎数2~3条,薯型扁圆形,薯皮黄色、光滑,薯肉淡黄色,单株结薯7个左右,干物质含量18.31%左右,食味品质较好。生育期92 d,平均鲜薯产量30 442.2 kg.hm-2,比对照紫花851增产15.31%。栽培技术上应采取应用脱毒种薯、适当催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注意防治晚疫病和抢晴收获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2.
福建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地区,靠近北回归线,属亚热带气候,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年平均气温17 ̄21℃,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1400 ̄2000 mm,全省大部地区为山地、丘陵,仅东南沿海一带地区为平原,因此,发展马铃薯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福建省种植马铃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地区。近年来,随着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马铃薯效益的不断提高,全省种植马铃薯的面积正在逐年增加,马铃薯在春粮作物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马铃薯用途从传统的粮菜兼用向休闲食品、工业淀粉、生物医药等多用途的转变,对马铃薯…  相似文献   
33.
2003年甘薯叶菜型品种国家区试福建试点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新选育的叶菜型甘薯品种进行鉴定,加速新品种跨省区推广应用,根据2003年全国甘薯区试会议安排,4个叶菜型品种参加全国区试,以台农71为对照。福建试点由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承担,现将试验结果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34.
铅对叶菜用甘薯根系生长及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砂培设置5个不同浓度Ph处理,研究Pb对叶菜用甘薯根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处理浓度的上升,植株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当处理浓度大于300mg/kg,不仅植株生根的数量显著减少,新根的活力也明显减弱。Ph处理也降低了植株的光合能力,表现为光合速率下降。光效率减低。从光合色素影响因素上看,叶绿素a含量降低最为关键。其次为叶绿素b,而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5.
为了探索叶菜型甘薯高产栽培安全施肥技术以及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采用不同种植密度、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施肥水平以及测定作菜食用部分硝酸盐积累情况等试验,初步明确了中长蔓分枝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30~33万株,短蔓分枝强的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27~30万株。施足肥料、多施氮肥对提高茎叶产量和茎叶鲜嫩度有明显效果,多施有机肥、拉长追肥间隔期以及优化配方施肥是降低茎叶硝酸盐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而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采摘、清洁园地、优化施肥、重施基肥以及加强管理、运用水肥促控技术、调节茎叶生长速度是叶菜型甘薯高产栽培与施氮安全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6.
简要回顾和调查分析了福建马铃薯种植历史、生产情况、近期开展育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福建省马铃薯种植区的自然气候条件,提出福建省马铃薯育种的育种目标、育种策略和育种技术体系建设,为今后福建省开展马铃薯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在龙海、南安和长乐3个点进行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通过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丰产性、稳产性分析,筛选出JL03-786、兴佳2号和中薯19号3个品种(系),较符合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38.
闽西北地区是福建省甘薯的特色产区,以连城红心地瓜干为龙头产业的区域甘薯产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同时,急需寻找出以优质、特色为重点的新的甘薯产业增长点,提升甘薯产业水平。当前,叶菜型甘薯和紫肉色甘薯在闽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发展规模,有望形成新的产业带。本文分析叶菜型甘薯和紫肉色甘薯的发展前景与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与推广,通过政府扶持、企业介入等综合措施,打造闽西北叶菜型和紫肉色甘薯产业带。这一产业带的建成将对调整福建省甘薯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方向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9.
甘薯田间杂草安全高效除草剂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可有效防除甘薯田间杂草且对甘薯生长安全的除草剂,采用茎叶喷雾法在室内测试15种除草剂对甘薯苗的药害作用,筛选出10种对甘薯影响相对较小的除草剂进行甘薯田间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25%砜嘧黄隆水分散粒剂90g·hm~(-2)、330g·L~(-1)二甲戊灵乳油1 800mL·hm~(-2)、900g·L~(-1)乙草胺乳油1 050mL·hm~(-2)和960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200mL·hm~(-2)对甘薯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50d对不同杂草鲜重的总防治效果可达82%以上,且对作物较安全。进一步选用这4种除草剂进行甘薯田间杂草防除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900g·L~(-1)乙草胺乳油1 050mL·hm~(-2)和960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200mL·hm~(-2)在福州、龙岩、南宁、湛江的效果均较好,可作为南方甘薯田杂草防除药剂。  相似文献   
40.
新疆葡萄园白星花金龟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葡萄园白星花金龟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提出了综合防治葡萄园白星花金龟的有效方法,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