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了提高毕节地区马铃薯的生产水平,在国家科技部下达的“专用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毕节市朱昌镇宋伍村干沟组丁光勋承包地里设置马铃薯不同间套作栽培技术试验,以便摸索适合毕节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的间套作技术模式,为今后毕节地区马铃薯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和增收致富,壮大地方经济实力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在旱地采用脱毒马铃薯品种米拉与本地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0号套种,再分别与食用菌品种平菇、磨菇、木耳、香菇等间种,以传统模式玉米间大豆作对照,进行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平菇、磨菇、香菇等3种模式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单位面积纯收入达2 200元/667 m2以上,产投比2.11以上,同时废料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生态效益良好,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3.
通过紧凑型玉米施用叶面宝、喷施宝、健壮素、多效唑、矮壮素、复合稀土增产效果比较试验,表明叶面宝能增加单株叶面积,提高光能的截获量及光合效率,增粒增重,增加产量;健壮素能明显降低植株高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个体发育,均衡增产.  相似文献   
24.
在旱地采用脱毒马铃薯品种米如与本地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0号套种。再分别与食用菌品种平菇、磨菇、木耳、香菇等间种,以传统模式玉米间大豆作对照,进行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平菇、磨菇、香菇等3种模式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单位面积纯收入达2200元/667m^2以上,产投比2.11以上,同时废料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生态效益良好,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5.
26.
正1我市绿茶粉加工的起因为了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地作出强化推进茶产业强省建设的战略决策,出台了黔党发〔2007〕6号《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毕节市委、市政府从加快试验区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以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立足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27.
高海拔地区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宗顺 《耕作与栽培》2011,(1):64-64,F0003
毕节地区地处茶树原产地区域,土壤酸性适中、地形起伏跌宕,加上独特的高原寡日照和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造就了茶树鲜叶营养丰富、新梢持嫩性强,所制茶叶产品具有香浓味醇、清心怡神、经久耐泡的独特风格,特别是毕节地区自然植被良好、空气清新自然的无污染生态环境,造就了茶叶生态健康的优良品质。为此,毕节地委、行署及时审时夺势,  相似文献   
28.
不同海拔高度栽培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引进并筛选适合毕节地区不同生态气候特点的马铃薯新品种,对不同海拔高度栽培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较高且外观感觉好、品质优良的品种有坝薯10号、大西洋、会-2,在3个海拔中产量均能达到19.5t/hm2以上,其中坝薯10号产量最高,为22.61t/hm2,较其他品种有明显优势,比较适合在毕节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9.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介于东经103°36′~106°43′、北纬26°31′~27°46′,总面积26 853 km2,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是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  相似文献   
30.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推进茶业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大方县九洞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元月成立,位于大方县西部55公里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发育典型的大方县猫场镇五丫村。这里有汹涌澎湃的乌江北源之水从中穿过,被中外地质岩溶专家誉为“喀斯特地质博物馆”、“岩溶百科全书”,集伏流、峡谷、洞天、天桥、天坑为一体的九洞天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长期以来,猫场镇农民群众因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陷入了经济贫困而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造成当地石漠化和沙化现象十分严重的怪圈,全镇森林覆盖率不到20%,许多地方都是裸露的石山,严重影响了九洞天风景区的外部景观。为了转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观念,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大方县九洞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通过邀请有关专家实地考察猫场镇自然气候条件后认为:当地非常适宜种茶,且种植茶树的经济效益高、产业带动面宽、能够促进生态恢复和九洞天旅游资源开发,于是在2005年投资成立了九洞天茶叶分公司,选派精兵强将负责推进茶产业发展。通过九洞天茶叶分公司短短几年的努力,目前,该司已建自有茶叶生产基地80多hm2、依托“大方县众益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种植新茶园466.67余hm2,职工27人,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