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旱地豌豆新品种定豌8号选育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定豌8号旱地豌豆新品种,系以A909为母本,7345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选育法培育而成。在2007—2009年多点试验中,15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 908.7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豌4号增产18.64%,产量表现稳定高产。定豌8号平均株高65.24 cm,主茎节数12.0节,单株有效荚数4.38个,单荚粒数4.02粒,百粒重21.30 g,经济性状优良。生育期90 d左右。干籽粒粗蛋白含量26.93%,赖氨酸含量1.38%,粗脂肪含量0.902%,粗淀粉含量57.52%。抗旱、耐根腐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2.
小扁豆(Lens culinaris Medik.)是一年生自花授粉、长日照草本植物,是重要食用豆类作物之一。据统计,全世界5大洲55个国家生产小扁豆。小扁豆耐旱、耐瘠、耐寒,抗逆性强,稳产性好。在我国,小扁豆主要分布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及云南部分区域,属小宗杂粮(豆)作物。本文从小扁豆的起源、科学研究、生产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小扁豆的研究现状以及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3.
第四轮豌豆全国区试定西点结果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分析第四轮豌豆全国区试定西点参试品种(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明,WD04-02、WD04-01均属于中、早熟半无叶豌豆品种,田间长势整齐,百粒重适中,中后期无白粉病发生或发生较轻,折合产量分别为1 890.95、1 850.93 kg/hm2,居参试品种(系)第1、2位,比较适宜在定西市及同类地区种植推广。WD04-06、WD04-07适宜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域种植,WD04-1不适应当地生产条件,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24.
干旱半干旱区黑膜蚕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合理选茬、选用良种、精细整地、施足秋肥、覆膜适期、播种、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干旱半干旱区黑膜蚕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5.
针对甘肃省中部豌豆大田生产存在的问题,以定西市农科院食用豆课题组提供的9个品种(系)及当地品种定豌4号(CK)为试验材料,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842、9316-2和9638-1,以其抗白粉病和较好的稳产性,可大面积推广,并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其次是9615-2、9612、20012,以其产量较对照定豌4号较高,粒色白色,也可大面积种植。但9842、9316-2、9638-1、9615-2、9612和20012均是半匍匐品种(系),适宜在旱地或瘠薄地块种植,不会造成植株旺长;水地种植,株高较高,茎纤细,生长后期均倒伏于地,上层植株覆盖下层,影响下层植株的生长发育,一旦遇上降雨天气,下层荚果子粒易霉烂。根据当地工业的发展或交通运输便利状况,可选择不同的优异品种(系)。9316-2籽粒绿色光圆,适宜生产加工类型食品。9842、9638-1、9615-2、9612、20012籽粒白色光圆是生产豌豆粉条、粉丝或炒食的原料,可大面积推广,有较好的增值潜力。  相似文献   
26.
为筛选出适宜半干旱区种植、产量高、易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以7个生产上主推青贮玉米品种(青贮玉米专用型5个、粮饲兼用型2个)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品种鉴定试验,并对7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参试青贮玉米品种均无倒伏、倒折现象,三联3号、三联2号、先玉335的鲜草量高于对照品种大京九26,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干旱半干旱雨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7.
以籼型两系不育系Y58S的窄叶突变体nrl2(1)为试验材料,对nrl2(1)突变体材料进行表型、组织学分析,发现该突变体主要表现为叶片变窄且卷曲,维管束发育异常,大、小叶脉数显著减少;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窄叶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基因精细定位,发现NRL2(1)定位在第3染色体46 000 bp区间内;图位克隆及候选基因验证结果表明该基因是NRL2的等位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显示,突变体的第17个外显子由碱基C变为T,对应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终止密码子,造成翻译提前终止。以nrl2(1)为亲本材料,选育两系不育系,预期可选育出叶片较窄、株型紧凑、分蘖多的新型两系不育系。  相似文献   
28.
为培育出抗旱、抗病、丰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豌豆新品种,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豌豆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支撑。以8707-15为母本、S9114为父本,采用杂交选育法培育出旱地豌豆新品种定豌12号。在2018 — 2020年多点试验中,3 a 15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404.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豌4号增产12.54%;在2020 — 2021年国家春播豌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中,2 a 14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842.4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豌6号增产32.61%。该品种平均株高107.5 cm,生育期92 d左右,主茎节数16.1节,单株有效荚数6.1个,单荚粒数4.9粒,百粒重21.7 g,经济性状优良。干籽粒含粗蛋白219.5 g/kg、赖氨酸13.9 g/kg、粗脂肪12.3 g/kg、粗淀粉567 g/kg。抗旱、抗白粉病、抗锈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其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9.
基金项目:现在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食用豆定西综合试验站”( CARS-09-Z21)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