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恢复系752近等基因导入系构建与初步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际水稻所提供的127份核心种质资源作为供体亲本,与我所育成的籼型优良恢复系752为受体亲本作杂交与回交,构建了3300份近等基因导入系。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近等基因导入系中可以筛选到许多有利基因如抗稻瘟病、耐低氮、耐低磷和耐旱性等;且其中95%的导入系对野败籼型不育系具有良好的恢复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因此,利用核心种质资源改良当地的优良亲本,可以培育出符合生产目标的水稻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22.
23.
江西米粉稻金优L2品种特性及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江西米粉稻金优L2的品种特性,提出了其丰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用优势品种、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选地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米粉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野败型粳稻雄性不育系4788A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柱头外露率41.5%,异交结实率30%~60%,播始历期较长,配合力较好,品质优良。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25.
不育系03A是用野败型不育系丰A与优质早稻品种赣早籼49号进行回交转育的一个早熟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结实的调查结果表明:典败99.2%,圆败0.78%,染败0.02%,无正常染色花粉粒,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03A株高约54cm,播始历期43-66d,叶片9-11叶,感温性强,千粒重约23g;配合力较强,可配制早、中、晚稻组合;开花习性好,柱头粗大,外露率高(80.4%-91.0%),且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活力强,异交结实率达80%以上;品质好,7项指标达部颁一级米品质,垩白少;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好,经人工接种和自然鉴定中抗稻瘟病;后期落色,种子呈长粒形、饱满,裂颖少,且壳色好。  相似文献   
26.
“赣晚籼37号”(原名926)是用优质晚籼品种“923”自然杂交后代通过系谱法选择育成的一个优质高产品种。2005年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该品种既保持了“923”的外观和食味优良特性,产量又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大穗大粒,植株较高,适应性广,品质达国标3级,生育期与“汕优63”相近,可以在南方稻区作优质稻推广种植。同时,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7.
“东野一号“是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成的越冬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的强耐冷性来自东乡野生稻.1992年利用具有强耐冷性的东乡野生稻与栽培梗稻0298品种(02428/029)杂交,回交一次,收获大量BC1F2代种子,把种子播种在装有泥巴器皿中,在恒温箱30℃发芽至生长2叶1心,放在常温下练苗1~2d,再放入冰箱或生物培养箱内0℃低温处理72小时(可见器皿中的水结冰),移出放置常温下5d,其成活苗移栽到大田,成熟时分单株收获,编号挂牌,将收获株系在海南加代,其相应禾蔸在南昌自然越冬(南昌N28.41‘,每年冬天出现0℃以下的下雪结冰天气),次年再入选能越冬的稻株.通过这种“双重低温加压“筛选方法的连续选择,于1998年选育成耐冷性强的“4913-1“稳定越冬株系,1999年进行株系比较试验,表现产量水平好,株叶形态好,后期落色好;2000年在本所进行品比试验,该品系比对照增产显著;2001-2003年在省内外进行多点试验示范,2003年12月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赣审稻2003027).  相似文献   
28.
“东野/栽培稻”杂交后代耐低氧种质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东野/栽培稻"杂交后代不同品系的种子直接播种在20 cm水深的量筒内,然后分别在15℃和30℃恒温条件下进行处理。结果筛选出在低氧条件下具有萌发整齐度高、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和芽鞘伸长能力较强等特点的品系"907676-1",可供在直播水稻品种的遗传改良中应用。  相似文献   
29.
东乡野生稻耐冷性的遗传改良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强耐冷异种质资源--东乡野生稻为骨干亲本,采用“双重”低温加压筛选法对粳稻耐冷性进行遗入良,取得了良好效果,育成的4913-1粳稻品种(品系)其耐冷水平,在苗期(二叶一心)冰箱0℃处理48h,完好无损,在南昌自然条件下越冬再生3年,通过生产示范,产量,品质和抗性都得到了较理想的效果。并且育成了粳型三系不育系和两用系不育系,可以在南昌越冬,可望实现杂种优势固定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0.
杂交早稻新组合03优66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3优66系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用自选不育系03A与早恢66配组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杂交早籼稻新组合,2007年12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亲本特征特性,总结了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