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1篇
  82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论述了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技术上的运用特点,分析了中国测土配方施肥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目前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处理的要求、任务和内容,分析了县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测土配方施肥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测土配方施肥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包括:(1)应用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按照标准处理和整理土壤肥料等数据和相关图件,建立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与管理系统;(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结合应用模型,建立耕地地力评价系统、施肥决策系统等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系统;(3)将网络技术与已建立的应用系统结合起来,实现数据库的共享化和测土配方施肥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82.
含山县主要土壤养分变化动态及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8连续三年的土培养分定位监测有明,与14年前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含山县旱地土壤马肝土有机质下降、速效磷大幅度上升、速效钾下降,马肝田壤有机质上升,速效磷变化不大,而速效钾下降。青沙泥田土训养分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3.
遥感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研究方法,主要是因为遥感具有尺度大、效率高、可重复性强、经济性好等一系列特有的优点,遥感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具有实际的应用。介绍了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估算和评价以及预报预测中的研究应用。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遥感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调查、农田水体污染和农田土壤污染进行监测。利用遥感来获取农业面源污染中的水文、土地、地形、气象和农业生产活动5大类重要数据,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主要是通过水体及其污染物的光谱特性,遥感对农田的地表光谱进行观测,能够了解农田土壤污染的来源、性状和程度。而遥感与模型和GIS结合能够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定量估算,也能够对农业面源污染内部的复杂规律进行评价研究,"3S"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模型中的集成应用,使得模型和各种管理措施两者能够相结合,用于非点源污染的预测预报,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红壤旱地不同施氮量对冬萝卜莲座期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壤旱地,施用不同量的尿素,分别用丙酮溶液和MinoltaSPAD-502叶绿素计在实验室和田间测定冬萝卜莲座期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萝卜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及通过光合色素为冬萝卜施肥提供较好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和光合色素平均增量呈线性关系,其中施氮水平与光合色素平均增量、叶绿素平均增量和叶绿素a平均增量达到极显著相关,与叶绿素b增量和类胡萝卜素平均增量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并且,冬萝卜叶片叶绿素a/b比值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室内分光光度法分析的冬萝卜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的叶绿素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明沿淮地区大豆农民常规施肥种植过程中的氮磷流失情况,采用径流池法,通过2008—2012年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研究沿淮大豆种植区大豆生长季氮磷流失特征。5年监测结果表明:大豆种植季处于沿淮地区全年降雨旺盛时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45.4%~73.27%;大豆生产季农田产流量表现为不施肥空白处理常规处理,不施肥空白处理大豆生长季径流量和产流系数分别为173.293~34.639 mm和8.27%~33.68%,常规施肥处理大豆生长季径流量和产流系数分别为175.366~30.347 mm和5.72%~34.08%;大豆种植生长季常规施肥处理总氮流失量为1.58~14.93 kg/hm2,总氮流失率为0.44%~5.66%,硝态氮流失比例为总氮的40.63%~64.59%,铵态氮流失比例为3.66%~18.16%;大豆种植生长季常规施肥处理总磷流失量为0.033~0.56 kg/hm2,常规施肥处理总磷流失率为0.17%~0.27%,可溶性磷流失比例为总磷的31.08%~53.31%。  相似文献   
86.
本系统选择VB6.0为开发工具,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设计方法,并大量运用了ActiveX技术来进行程序的编制,在视窗(WINDOWS)下建立对话框式的用户界面,系统易于操作。整个系统分为9个部分,提供安徽省土壤养分、肥料试验、作物种植、农化服务、新型肥料开发生产、肥料市场、肥料管理信息、行业部门和肥料企业等信息,并可根据安徽省地图上地名、作物种类和产量而决定农田的氮磷钾肥料的投入量,具有复混肥配方推荐决策支持功能以及复混肥配料决策功能。  相似文献   
87.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生态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正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分析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源;畜禽粪便和“白色污染”也不可忽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监测,科学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合理处置各类粪便,综合治理“白色污染”,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业,是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8.
李小刚  马友华  王强  郭粹锦 《土壤》2014,46(6):976-983
为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利用Arc GIS9.3对肥东县的土壤养分和p H作空间变异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研究区域内除p H呈弱变异性外,其他养分都是中等变异,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为弱相关性,其他为中等相关性,并对数据进行插值分析绘制养分分布图;将2012年土壤养分数据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调查数据相比较,从时间上分析其变异性,在时间对比分析可知土壤中主要养分速效钾变化不大,有效磷和有机质都明显增加。最后利用"3414"试验参数并结合当地耕作经验值,算出施肥配方,并绘制不同配方分区图。  相似文献   
89.
通过实地监测,系统分析了青弋江芜湖市段总氮和有机氮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丰水期TN、DIN和TON浓度都小于枯水期,其中,TN、DIN浓度丰水期明显小于枯水期,枯水期二者浓度分别是丰水期的1.3倍、1.3倍.(2)丰水期,特别是枯水期,三者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TN、DIN、TON三者具有比较相似的迁移变化规律.在TN中DIN是主要的存在形式,枯、丰期氮的迁移主要取决于DIN.(3)断面1、4、7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0.
乡村清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2006年,安徽省选择了巢湖市周黄村、来安县李庄村、桐城市大石板村等10个示范村参加了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项目建设,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安徽自身条件的开展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