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8篇
  24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20%氟硅唑·咪鲜胺水乳剂防治黄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瓜炭疽病是目前严重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夏季多雨年份常大发生,温室栽培黄瓜春秋茬受害严重,而且染病瓜在贮运期间仍可继续造成烂瓜。咪鲜胺系咪唑类杀菌剂,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对炭疽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不具有内吸  相似文献   
52.
对《中图法》2~4版仿生学立类作了简要说明,着重分析了《中图法》4版仿生学类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仿生学与生物工程的关系、生物控制论和生物信息与仿生学的关系以及仿生学下级类目划分标准等问题,并提出了仿生学新类设置。  相似文献   
53.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梓树的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生态价值等进行了概述,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54.
土壤微生物铁循环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敏  李芳柏 《土壤学报》2014,51(4):683-698
铁是土壤中重要的高活性高丰度元素。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铁还原与亚铁氧化两个过程,需要微生物提供基本驱动力,已经成为陆地表层系统研究的国际热点。铁循环控制着土壤有机物矿化、反硝化、甲烷产生、重金属固定等环境过程,是连结土壤养分循环与污染物转化的纽带。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综述了微生物作用下的铁还原、亚铁氧化过程及其主要微生物类群,重点论述了厌氧条件铁还原与亚铁氧化的环境效应及其地球化学机理,以及铁还原与亚铁氧化两个过程的协调及其调控因子。本文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地球表层的关键环境过程与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55.
<正>柯尔鸭是世界著名的小型鸭、观赏鸭、宠物鸭品种。近年来笔者收集到的《欧洲家禽图鉴》《家禽品种实用指南》《家禽品种》《漂亮的鸭》等国外家禽品种志、饲养书上多有介绍。而国内家鸭品种志书、养鸭书上却少有介绍。目前《欧洲家禽图鉴》(1994)介绍白色柯尔鸭为小型鸭。公鸭570~680克,母鸭450~570克。蛋壳色以白色为主,也有淡青色。嘴短,呈橙黄色,脚呈黄色。羽色有橙黄、褐色、黑色、青色4种。  相似文献   
56.
针对化工企业搬迁后遗留场地的污染问题,以江苏常州某搬迁化工场地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确定目标污染物为多环芳烃类易挥发性有机物及氯苯类有机物。针对有机复合污染场地特征,以1-萘胺、1,2-二氯苯和1,4-二氯苯为主要去除污染物,采用电氧化原位修复技术对土壤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水土质量比、电氧化时间、电流强度是电氧化修复主要影响因子,当水土质量比为2∶1、氧化电极电流强度为300 A、电氧化时间为15 min时,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1-萘胺、1,2-二氯苯和1,4-二氯苯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有机复合污染越重的土壤,在相同电氧化时间区间内去除率越高,说明方法适用于处理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土壤。经测算,处理1 t土壤,约需费用70.9元。研究可为该化工企业有机复合污染场地修复提供技术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并可为同类型的污染场地修复提供技术选择和工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7.
微咸水滴灌条件下沙穴种植的土壤水盐二维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套灌区重度盐碱土具有结构性差、导水率低的特点,且该地区淡水资源短缺,为提高土壤水入渗性能,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资源,可在滴头下方设置沙穴并利用微咸水灌溉。为探明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的沙穴种植条件下二维土壤水盐分布规律,采用室内50 cm×50 cm二维土槽模拟试验,设置蒸馏水(0 g/L),2.0,3.0,4.0 g/L 4种不同矿化度处理,试验历时100 h。结果表明:在深度5 cm距滴头两侧15~20 cm及滴头下方25 cm的盐碱土处,土壤含水量较高,沙土土壤含水率随着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盐碱土土壤含水率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采用3.0 g/L灌溉水滴灌时,盐碱土含水率最大(变异系数为7.64%),说明利用3.0 g/L微咸水灌溉可有效提高沙穴种植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入渗100 h后盐分主要聚集在滴头下方25~30 cm处,沙穴结构试验中,灌溉水矿化度为4.0 g/L的情况下土壤平均电导率最大(变异系数为50.59%),水平方向盐分淋洗效果优于垂直方向,且灌溉水矿化度越低,淋洗效果越显著,蒸馏水处理脱盐率为13.99%,灌溉水矿化度为2.0,3.0,4.0 g/L时积盐率分别为7.93%,14.57%,30.05%,脱盐半径随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3.0 g/L与2.0 g/L积盐量差异不显著(P=0.460>0.05),与4.0 g/L处理下积盐量差异显著(P=0.024<0.05)。结合土壤水盐空间分布规律,利用3.0 g/L微咸水可提高盐碱土土壤含水率,控制沙穴种植结构土壤积盐量,提高根系层土壤保水性。  相似文献   
58.
套袋是生产高档无公害果品的重要途径。以往的试验表明,不同类型的果袋和不同的套袋、摘袋时间对果实品质和贮藏性都有不同的影响,甚至树种、品种不同,对套袋技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探索适合华冠苹果的套袋技术,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本项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9.
一般来说,衡量一个产品的质量状况,必须通过成品检验才能体现。而传统的检验都要在化验室进行,这样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检验结果反馈到生产车间。往往因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而导致不合格品数增加,使生产成本上升,影响经济效益。黑龙江省佳木斯肉类联合加工厂,在生产出口清蒸牛肉罐头时,改变了检验场所,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