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胡晓军  刘森  安鸣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5):322-325
为将游离脂肪酸和蜡含量高的花椒籽毛油精炼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食用油,该文通过溶剂萃取与常规碱炼结合脱酸,再用活性炭脱色。花椒籽油精炼试验结果表明:精炼油的得率73.84%,油品的酸值(以kOH计)<0.5?mg/g))达到了国家一级食用油的标准,保留了全部的α-亚麻酸,得到花椒籽毛油质量19.19%的游离脂肪酸和蜡,炼耗酸值比0.74,乙醇回收率91.15%。花椒籽油精炼优化工艺是:采用95%的乙醇与花椒籽毛油按2.5:1(V/W)的比例萃取2次花椒籽毛油,然后对萃取后的花椒籽油碱炼脱酸一次,再用活性炭脱色。  相似文献   
32.
乙烯利-甲哌 FDA4 复配剂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乙烯利-甲哌 FDA4 复配剂,能起到改善株型结构、促进同化物分配转运和提高产量的综合效果。具体表现为:1)增加气生根数和根系干重;2)缩短节间长度、增加茎粗,降低株高和穗位高,提高茎粗系数;3)促进灌浆初期同化物向根系分配、灌浆中期在地上部营养器官内积累、灌浆后期向产量器官转运,并有利于玉米提早成熟;4)提高双穗率、增加穗数,减少秃尖、增加行粒数,显著提高玉米单产。上述结果表明,乙烯利-甲哌 FDA4 复配剂能起到防止倒伏、提早成熟的作用,在夏玉米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3.
亚麻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介绍了亚麻籽的营养价值,概述了我国亚麻产业技术发展的现状,并从亚麻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和亚麻籽综合利用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论述了亚麻产业技术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4.
从45~75岁妇女中,经体检选择24名高血糖、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4组,设4个处理:①对照(安慰剂);②150mgSDG/d;③300mgSDG/d;④450mgSDG/d,双盲试验8周,在食用前、试验第4周和第8周时,化验相关指标,统计分析判断疗效显著与否。结果表明,服用4周亚麻木脂素150mg/d,对降低中老年妇女高血糖(GLU)浓度有显著的效果;服用8周亚麻木脂素150mg/d,对降低中老年妇女总胆固醇(CHO)浓度有显著的作用,对甘油三酯TG浓度的影响没有显著的作用。从45~75岁妇女中经体检选择8名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服用亚麻木脂素6个月,对提高中老年妇女的骨密度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激励主体、激励客体、激励目标和激励内容等4个激励机制的要素特点,认为农业科技激励政策是调动激励机制各要素发挥作用的催化剂,提出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激励政策具有财政投入多元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备化、科学技术奖励人本化、科技人才培养荣誉化的特点,对农业科技的奖励采取特殊形式,不同领域奖励的重点和方式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36.
亚麻品种及生态环境对亚麻木脂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麻木脂素只在亚麻籽皮中存在,其它器官中没有发现。亚麻不同品种和生态环境对亚麻籽中木脂素的含量影响很大,影响程度依次为品种、种植区域和年份。在检测的我国亚麻主栽品种中晋亚9号的亚麻木脂素含量最高,达到20.05 mg/g。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山西晋中产区核桃不同品种脂肪含量与脂肪酸的组成特点并为核桃栽培、育种、加工利用提供相关依据,采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测定了37个核桃品种中的总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并通过变异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挖掘计算,结果表明:1、37个核桃品种的总脂肪含量为56.8%~70.88%,平均值为65.78%;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是核桃中的主要脂肪酸;油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亚油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2、各脂肪酸组分与总脂肪含量之间均为正相关,其中,亚油酸与总脂肪含量之间达极显著性相关水平,棕榈酸与总脂肪含量之间达显著性相关水平;3、油酸对总脂肪含量的直接效应最大,棕榈酸对总脂肪含量的直接效应最小;4、脂肪酸组成的主要信息可通过各组分的线性组合表达;5、37个核桃品种可划分为“高含油率-高亚麻酸”核桃品种类群和“低含油率-高油酸”核桃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38.
选用苦味胡麻油为试验原料,分别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对苦味胡麻油进行脱苦。通过对脱苦胡麻油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胡麻油中苦味物质环八肽的含量,考察不同种类的酶、酶活力、酶解时间和酶解pH值对酶法胡麻油脱苦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佳的胡麻油脱苦条件组合为采用中性蛋白酶,酶活力45 U/mL,酶解时间6 h,酶解pH值7时,处理效果最好;最佳条件下可测得胡麻油中苦味物质环八肽的含量为13.6 mg/kg。  相似文献   
39.
<正>亚麻分油用亚麻和纤用亚麻两种。油用亚麻亦称胡麻,其果实亚麻籽作为食品和药物使用已有5000多年的记载,如今对亚麻籽的研究主要是作为功能食品的应用。亚麻籽含油率约40%,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约50%。α-亚麻酸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  相似文献   
40.
化感物质阿魏酸对小麦幼苗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化感物质阿魏酸(FA)在0.25mmol/L、2.50mmol/L浓度下对小麦幼苗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并测定了培养液中剩余阿魏酸量,结果表明,在2.50mmol/L处理的培养液中剩余阿魏酸量在3-10d内下降最快,14d后98%以上阿魏酸消失。不同浓度阿魏酸对小麦幼苗中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表现为0.25mmol/L与对照差别不大,2.50mmol/L样品中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在小麦体内大量积累,反而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同时诱导脱落酸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