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简称IBR)是牛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气管炎、鼻炎,其次为结膜炎,传染性脓癌性阴道炎,龟头包皮炎等,此外,有些牛还可发生隐性感染。本病极易传播,目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了摸清IBR对我省牛群的感染情况,1987年,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如下。一、方法:IBR病毒——血清中和试  相似文献   
52.
53.
早春大拱棚茄子生理性病害的识别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早春大拱棚茄子育苗早、苗龄长,整个苗期正值冬季严寒季节(一般11月中旬育苗,翌年2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后早春气温不稳定,常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使茄子产量、品质降低,影响了种植效益。现将早春大拱棚茄子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4.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简称BVD/MD)是由被膜病毒科瘟疫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两种临床表现型的牛的传染病。我国某些省市已分离到了病毒。为探索本病对我省牛群的感染情况,1987年以来,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如下。一、方法1.BVD/MD微量病毒一血清中和试验:被检血清送农业部动检所,由部动检所按部  相似文献   
55.
传染性法氏囊炎是近几年来传入我省的一种重要的鸡传染病。笔者曾先后六次为专业场、户确诊此病。现将六群鸡发病的诊断情况综合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这些场、户均是首次发生,其中四群雏鸡来自上海。发病的鸡群均接种过鸡新城疫疫苗。发病鸡为20日龄和1、2、3月龄的海佩科、新浦东鸡等。发病率在80%以上;死亡率2%—30%左右;死亡集中在数日内;病程约一周左右。  相似文献   
56.
湖南省各地区多年来耕牛中零散发生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急性疾病,用各种方法治疗都不能挽救病牛,病性一直没有确定。平江县十多年来此病时有发生,当地兽医人员曾怀疑是狂犬病,并于1981年春推行注射狂犬病疫苗作预防,次年发病数明显减  相似文献   
57.
浙江省消灭牛肺疫工作总结牛肺疫是由霉形体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历史上我省个别县曾有零星病例的记载。1978年后,全省未见牛肺疫疫情。1992年以来,根据农业部“关于部署‘八五’期间全国消灭牛肺疫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省认真开展了此项工作。二年来,...  相似文献   
58.
茄子生理性病害是指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或栽培不当,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生长现象,在栽培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并且能诱发侵染性病害.特别是拱棚茄子育苗早、苗龄长,整个苗期正值冬季严寒季节,定植后早春气温不稳定,经常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如畸形花、裂果、茄子着色不良等,影响了早春拱棚茄子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制约菜农种植效益提高的瓶颈.现介绍茄子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9.
"三线林"汇聚了福建省最重要的江河及交通干道两侧的林地,对保护水源和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福建省"三线林"地区森林植被保存良好。该区域林分中商品林占52.92%,以用材林为主,林权多属集体或个私所有,其中近期可采伐利用的近成过熟林分面积约占70%。"三线林"林地保护等级总体偏低,与该类林地所肩负的使命不相匹配。"三线林"中有相当部分经济林、竹林、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及宜林地等,这些地类人为活动频繁,经营强度较高,并可能对森林景观造成较大影响。在分析"三线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三线林"保护性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60.
[目的]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浙西南山区气候生态资源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利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70个气象台站常规历史资料和浙西南山区丽水16个气象哨资料,通过分布式模拟方法,实现了浙西南山区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气温的定量空间扩展。[结果]完成了浙西南山区100m×100m分辨率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制图,并初步分析了月平均气温的局地分布规律。[结论]浙西南山区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模型具有良好的空间扩展性能和时间外推性能,是浙西南山区生态气候多变要素外推的一种实际、可行的方法。模拟台站月平均气温误差均在0.5℃以内,野外考察资料的绝对误差在1.0℃以内,较客观地反映了浙西南山区月气温的宏观分布趋势和局地分布特征,能够满足实际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