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炭化温度是实现艾纳香加工废弃物转化成生物炭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炭化温度对艾纳香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艾纳香生物炭的利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对比了300、500和700℃对艾纳香生物炭产率、比表面积、形貌特征、表面矿质组成及红外光谱特征等理化特性的影响。温度对艾纳香生物炭产率和理化特性影响较大,当炭化温度为300℃时,其产率最高,为45.52%,而且所产生的生物炭保有生物质炭应有C、O为主体;但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其主体结果呈现片状、簇状脱落,直至其主体结构崩解,其C、O元素含量逐渐降低,Na、Mg、K、P、Cl等矿质元素逐渐提高;其来源于糖类、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羟基(-OH)、N-H基、C=O、-COOH等基团逐渐裂解消失,形成-C-C-、Si-O-Si等基团。300~500℃是艾纳香生物炭的最佳炭化温度,在该温度下制备形成的艾纳香生物炭不仅保持了生物炭所特有的比表面积大、多孔等共有形貌结构特征,还保护了艾渣中的C、O结构主体及K、Ca、Mg等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32.
白藤是中国热带、南亚热带森林中重要的伴生藤本和非木质森林资源。为探究白藤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采用赤霉素(GA3)浸种对白藤种子发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芽率以50 mg/L的GA3溶液浸种处理最高(91.82%),该处理能提高白藤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以400 mg/L GA3溶液浸种处理最高(83.18%,16.67),20 mg/L GA3溶液浸种处理最低(50.65%,11.50)。建议采用GA3溶液浸种与催芽技术相结合,以提高白藤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33.
无翼坡垒(Hopea reticulata)又称铁凌、铁垒,为中国特有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仅自然分布于海南三亚市崖州区与保亭县交界的甘什岭一带,但在分布区域内,其种群密度很大,并形成了一片以它为优势的单优热带雨林。对海南岛甘什岭无翼坡垒天然种群进行调查,通过建立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描绘该种群的结构特征,利用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定量探究其未来的发展走势。结果显示,海南岛甘什岭无翼坡垒种群发展稳定,为增长型种群。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表明,无翼坡垒种群Ⅱ龄级小树阶段个体死亡率较低,Ⅲ龄级中树阶段死亡率最高;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一致。生存分析表明,无翼坡垒种群具有前期生长状况良好,中期竞争压力大,后期整体发展趋于平缓的特点。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发展成熟的无翼坡垒种群其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一旦度过了由Ⅲ龄级中树阶段向Ⅳ龄级老树阶段发展的过渡期,其种群便能十分稳定地发展。因此,建议在目前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加强对无翼坡垒中龄植株的保护,提高存活率,使其能有更多数量的个体进入下一龄级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利于该种群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34.
王丹  付万进  庞玉新  王晖  胡璇  聂昊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2):2499-2502
艾纳香油来源于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本文考察外用艾纳香油过敏性和急性毒性,了解艾纳香油的用药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采用皮肤过敏性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的常规方法进行。在过敏性实验中,以豚鼠为实验动物,外用艾纳香油于豚鼠完整皮肤上,观察动物过敏情况;在急性毒性实验中,以大鼠为实验动物,艾纳香油分别外用于大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观察动物急性毒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艾纳香油外用对豚鼠完整皮肤无致敏性,对大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急性毒性。因此,艾纳香油无致敏性和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35.
胡璇 《山东饲料》2013,(8):22+143
企业的"战略"与"风险"相生相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企业的战略特点,在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由于全球化、信息技术、顾客需求、战略联盟和外包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间竞争的加剧,战略风险也在增加。本文从企业战略风险的涵义及形成因素入手,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战略分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6.
旨在了解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的种质特性,为其种质鉴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观测样品形态特征,借助肾细胞滴片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并进行核型分析,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大口黑鲈眼晶状体乳酸脱氢酶(LDH)。结果表明:大口黑鲈体呈纺锤形,口裂大,斜裂;背部黑绿色,体侧青绿;吻端至尾鳍基部有排列成带状的黑斑。鳃盖上有3条呈放射状的黑斑;背鳍鳍式 D.VIII~XI-11~14;臀鳍鳍式A.III-9~12;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为6~7,鳔1室,脊椎骨总数30~32。染色体数目2n=46,核型公式为2m+2st+42t,臂数NF=48,未发现带有随体、次缢痕的染色体和异型性染色体,大口黑鲈进化上符合高位类群核型特征;眼晶状体中的LDH酶带5条,观察到LDHA、LDHB和LDHC 3个基因位点。综上所述,在对大口黑鲈进行种质鉴定时,建议采用多种种质鉴定技术手段系统化地考察和评价其种质状况。  相似文献   
37.
棕榈藤是一种重要的非木质森林资源,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棕榈藤伴生群落特征及其对棕榈藤种群数量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样方调查和排序分析法,对海南岛甘什岭5个棕榈藤种的伴生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对棕榈藤种群数量影响进行研究。在20个面积为400 m2的样方中,共记录维管植物192种,隶属63科140属。群落植物以大戟科(Euphorbiaceae)、樟科(Laur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等为数量优势科,热带科优势明显,建群种为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的铁凌(Hopea reticulata)和青皮(Vatica mangachapoi);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以乔木层(54,2.89)最高,草本层(8,1.68)最低。均匀度指数以草本层(0.84)最高,灌木层(0.65)最低;DCA和RDA排序结果表明,除黄藤(Daemonorops jenkinsiana)外,其余4种棕榈藤与群落优势种关系密切,群落多数物种多样性因子抑制杖藤(Calamus rhabdocladus)种群多度,层间植物多样性促进黄藤和多果省藤(Calamus walkeri)种群发展,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促进白藤(Calamus tetradactylus)和小钩叶藤(Plectocomia microstachys)多度增加。建议加强对甘什岭棕榈藤伴生群落的生境、重要伴生植物和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以促进棕榈藤种群更新繁衍。  相似文献   
38.
中国竹类植物植硅体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硅体碳(Phyt OC)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汇来源,由于其稳定性强、不易分解等特点,成为当今全球生物固定CO2的重要手段。植硅体碳的稳定性对全球陆地土壤碳库贡献比植硅体碳储量要大得多。文中综述了中国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的研究成果与进展。研究发现,不同竹种植硅体碳的含量差异较大,同一竹种不同器官的植硅体碳储量也存在差异,在竹林土壤中植硅体碳的分布呈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变化趋势。中国竹林分布面积广,竹种类型多样,竹资源丰富,今后应加强对不同竹种间植硅体碳的研究,特别是进一步提高竹林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碳储量的措施,结合当下经济、社会等因素,更加突出植硅体碳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9.
为全面了解海南传统黎药艾纳香抗菌药效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艾纳香提取物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6个绿原酸类成分:3,5-O-二咖啡酰奎尼酸乙酯(1),3,5-O-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2),3,4-O-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3),3,4-O-二咖啡酰奎尼酸(4),3,5-O-二咖啡酰奎尼酸(5),1,3,5-O-三咖啡酰奎尼酸(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抗细菌活性评价显示化合物3对枯草芽孢杆菌及化合物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抑制活性,MIC值均为64μg/mL,推测绿原酸类为艾纳香的重要抗菌活性组成。  相似文献   
40.
为评价黎药艾纳香在农业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利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化学成分预试法研究不同艾纳香提取部位的抑菌活性成分。醇提水悬萃取法依次获得艾纳香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水相部位。供试样品浓度依次为1、0.5、0.25和0.125 mg/mL。结果显示,石油醚提取部位活性最强,在1 mg/mL浓度下对Alternaria solani (ACCC 36023)和Fusarium gramineum (ACCC 36249)的抑制率均达到71%。乙酸乙酯部位对菌株Alternaria solani (ACCC 36023)和Fusarium gramineum (ACCC 36249)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 mg/mL时,抑制率分别达到58%和69%。结合化学成分薄层预试验,推测石油醚部位中的主要抑菌成分为挥发油和萜类成分,乙酸乙酯部位中主要为黄酮类成分。这意味着艾纳香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富含抗植物病原菌的萜类和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开发为植物源杀菌剂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