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儿茶素是茶树中特色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是影响茶叶的品质与风味的主要组分,具有抗氧化、抗病毒、降脂减肥等药理功效。通过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和分子生物学试验对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相关调控因子CsTT2的功能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CsTT2是R2R3-MYB转录因子,与拟南芥中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MYB转录因子同在一个分支。在茶树品种顶芽组织中总儿茶素含量较高,CsTT2和儿茶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也较高。亚细胞定位、酵母试验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试验结果表明,CsTT2定位在细胞核中,其编码的蛋白是具有转录激活能力的调控因子,可以结合儿茶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ANR的启动子激活其表达。  相似文献   
22.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从教材编写、实验硬件建设、综合性实验的开展,以及分组教学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初步建立了一套以检测技术为主的实践性教学实验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法评估了该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3.
克里本类芽孢杆菌PS04是一个水稻纹枯病的高效生防菌,为研究该菌诱导水稻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用PS04菌株发酵液处理水稻24 h后于3,6,9,12,24 h取样,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样品中抗性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如下:PS04菌株发酵液能够诱导8个防卫反应基因(OsPR1、OsPR2、OsPR3、OsPR4、OsPR5、OsPR10、OsPR16和NPR1)、2个水杨酸途径基因(PAL和OsNAC4)和3个茉莉酸/乙烯途径基因(AOS2、LOX和EIN2)的表达。其中NPR1和LOX基因在第3小时表达量达最高随后下降;OsPR3、OsPR4、OsPR5、OsPR16和PAL基因在第6小时表达量达最高随后下降;OsPR1和OsNAC4基因在第9小时表达量达最高随后下降;OsPR10基因在第12小时表达量达最高随后下降;OsPR2和EIN2基因在第24小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AOS2基因的表达受抑制,在第6小时表达量达最高随后下降。结果表明,PS04菌株可以同时诱导水稻系统性获得抗性和诱导性系统抗性。  相似文献   
24.
分别采用Trizol法、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SDS法和Omega试剂盒法从短枝木麻黄小枝中提取总RNA。结果表明:用Trizol法和异硫氰酸胍法没有提取到木麻黄总RNA;用CTAB法提取的RNA发生了降解;只有SDS法和Omega试剂盒法成功提取到木麻黄小枝RNA,但质量均没有达到试验要求。对提取效果相对较好的SDS法进行改进,主要是加入去除次生代谢物质的步骤。经检测,改进后的SDS法提取的木麻黄小枝总RNA纯度高、完整性好,能够满足RT-PCR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隶属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是农业和林业生产上重要的病原真菌,可以引起两百多种植物产生病害,对农林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效应蛋白在胶孢炭疽菌侵染寄主植物的过程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能筛选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效应蛋白,以便开展对该菌与寄主的互作研究。本研究利用已经发表的胶孢炭疽菌的基因组序列,根据效应蛋白的主要特征,利用一系列生物信息分析服务器(SignalP, TMHMM, Protcomp, big-PI Predictor, TargetP和Blast),对该菌的效应蛋白进行预测和分析。我们共分析了胶孢炭疽菌的15 381个蛋白质序列,最后获得了443个符合效应蛋白特征的候选效应子,其中有86个具有预测功能。本研究为阐明炭疽病与植物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了阐明苯酚2-单加氧酶基因(Rs Phm)在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ⅠA)黑化中的功能,【方法】采用常规PCR和RT-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在儿茶酚胁迫下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Rs Phm基因的DNA和c DNA全长序列分别为2 628 bp和1 983 bp,编码660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Rs Phm基因在立枯丝核菌(R.solani)不同融合群中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不同真菌之间在进化上具有一定保守性。通过q RT-PCR技术分析了在不同浓度儿茶酚胁迫下水稻纹枯病菌Rs Phm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外源儿茶酚能提高Rs Phm基因的表达量,在12.5μg/m L浓度下表达量最高,极显著上调35.7倍,在25μg/m L和50μg/m L浓度下表达量分别上调19.1倍和28.4倍,但在100μg/m L浓度下表达量仅上调2.1倍。【结论】获得了Rs Phm基因全长序列,了解了其基本生物学信息,明确了其在儿茶酚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为科学、系统地阐明水稻纹枯病菌Rs Phm基因调控黑色素形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喷施GA3和2,4-D对留树保鲜脐橙落果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纽荷尔脐橙(Newhall Navel Orange)为试材,测定喷施GA3和2,4-D的植株留树保鲜果实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赤霉素(GA)、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与留树保鲜脐橙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降低果实内源GA、IAA、ZR含量下降的速度,减缓内源ABA及ABA/(GA + IAA + ZR)的升高,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其中以20 mg · L-1 GA3 + 20 mg · L-1 2,4-D混合处理的效果最好,且留树保鲜应以60 d左右为宜。初步分析认为内源GA、IAA、ZR含量的下降,内源ABA及ABA/(GA + IAA + ZR)的升高加速了果实离层的产生,共同促进了留树保鲜脐橙果实的衰老脱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 IA融合群引起的真菌病害,本研究旨在明确外界培养条件与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肥料[500μg/mL K_2SO_4、NaH_2PO_4、CO(NH_2)_2]、金属离子(5μg/mL CuSO_4、FeSO_4、ZnSO_4)、抗氧化剂(5μg/mL槲皮素、桑色素、抗坏血酸)和对照(300μg/mL莨菪碱、50μg/mL儿茶酚、水)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菌核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黑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500μg/mL K_2SO_4、NaH_2PO_4和CO(NH_2)_2,5μg/mL CuSO_4和ZnSO_4,5μg/mL槲皮素、桑色素和抗坏血酸以及50μg/mL儿茶酚溶液对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的形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500μg/mL的CO(NH_2)_2处理下,水稻纹枯病菌产生黑色素最多,为113.2 mg;而300μg/mL的莨菪碱处理下,水稻纹枯病菌产生黑色素最少,为37.4 mg。【结论】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的产生与菌丝生长速率和菌核发育没有必然的联系,即抑制菌丝生长和菌核发育的化学物质,不一定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纹枯病防控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茶产业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西藏茶产业的发展对调整边疆地区产业结构、改善藏区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林芝市墨脱县作为西藏自治区茶叶生产的新发展地区,对藏区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如今,茶叶生产已成为墨脱的主导产业。文章通过介绍墨脱县地理气候条件、茶叶生产概况,结合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总结墨脱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发展中出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专业人才缺乏、茶园管理欠缺、加工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品牌宣传、茶旅融合、引进科技人才、加快茶叶加工工艺探索以及提高科技贡献率等建议,以期推动墨脱县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0.
稻瘟病是由稻巨座壳菌(Magnaporthe oryzae,俗称稻瘟病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重要水稻病害,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真菌病毒是指侵染真菌或卵菌并能够在其体内进行增殖的病毒,广泛存在于真菌和卵菌的主要类群中,某些低毒真菌病毒可作为植物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的资源.笔者描述了稻瘟病菌中已报道的真菌病毒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