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灌溉期内土壤水盐变化规律,为改进灌区耕作期灌溉制度存在的现行问题,土壤盐碱化治理以及研究节水型灌溉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考虑土壤质地、灌溉方式、作物种植等因素进行试验点、观测点的布设,通过常规方法对水分变化、含水率、土壤盐分、地下水盐分等方面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子(灌溉方式、灌溉制度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基于2a耕作期内时空变化监测数据分析土壤水分、盐分运动变化特点。[结果]耕作期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含水率变化频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结论]耕作期内,在地下水埋深较浅的情况下,过大的降雨量(灌水量)并不能得到更高的脱盐效率,甚至可能降低脱盐率,表层土壤呈现较明显的脱盐过程;地下水盐分变化与降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耕作期内土壤水分和盐分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灌溉期内土壤水盐运动规律,为改进灌区耕作期灌溉制度存在的现行问题、土壤盐碱化治理以及节水型灌溉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指导。[方法]综合考虑土壤质地、灌溉方式、作物种植等因素进行试验点、观测点的布设,基于2a耕作期监测数据分析,通过常规方法对土壤脱盐积盐运移(表聚型、底聚型、均衡型及震荡型)、耕作期内不同耕种观测区内土壤盐分变化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并对影响因子(地下水埋深、初始含盐量、降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灌溉初期土壤表层含盐量变化较早,灌后10d土壤含盐量开始回升,各观测区土壤含盐量随时间逐渐减小。[结论]荒地内不同土层观测期内呈积盐状态;不灌或少灌区域土壤表聚趋势加强;地下水埋深较深的井灌区,脱盐速率快于潜水位较高的渠灌区;初始含盐量越高,土壤脱盐量绝对值越大,相对脱盐率与初始含盐量并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商品化ELISA试剂盒和AGID试剂盒检测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抗体的效果,并评价不同ELISA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一致性,将EIAV强阳性血清进行倍比稀释,分别用4种商品化ELISA试剂盒和3种AGID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最低检出限;此外,以28份临床马血清作为样品盘,以AGID结果作为标准,通过计算符合率、Kappa值、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综合评价4种ELISA试剂盒的检测效果。灵敏性结果显示:4种ELISA试剂盒可检出的最大稀释度分别为1:1 024、1:256、1:32和1:128,而3种AGID试剂盒可检出的最大稀释度均为1:16。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4种ELISA试剂盒与AGID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均超过89%,其中有3个品牌的ELISA试剂盒一致性较高;4种ELISA试剂盒敏感性为75.00%~100%,特异性为87.50%~100%,约登指数为0.75~1.00。结果表明,ELISA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普遍高于AGID试剂盒,且与AGID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符合率高,是EIAV检测的可靠手段之一,但不同ELISA试剂盒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本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EIAV检测方案和试剂盒筛选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邻国动物疫情复杂严峻,防疫力度弱,接连发生多起重大疫情,我国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重大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疫病防控形势,要采取一定措施做好边境地区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县级尺度下雪灾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雪灾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引发的气象灾害。目前国内外对于雪灾风险评价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标准。该文借鉴气象学、灾害科学、自然地理学、草地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观点,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提出一套较全面的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现有公认的风险形成机制构建雪灾风险评价模型,在县级尺度下进行雪灾风险评价。研究成果对于防灾减灾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9年8月,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伊宁市、霍城县的牛群中发现牛皮肤上长满大小不等的肿胀结节,伴有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并有1头牛死亡。随后专家赶赴现场开展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牛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判定为牛结节性皮肤病(LSD);采集发病牛样品,包括各种皮肤结节和血清,并采集肺脏、脾脏、淋巴结等脏器,送至省级实验室开展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同时送至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省级实验室荧光PCR检测显示,发病牛样品为LSD病毒核酸阳性;ELISA检测显示,有16份牛血清LSD病毒抗体阳性。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检测,送检的疑似病料确诊为LSD病毒核酸阳性,这是我国首起LSD疫情。通过做好疫源追踪、消毒灭源、疫情解封风险评估,同时在新疆伊犁州使用山羊痘疫苗紧急免疫防治LSD,后期持续临床监测显示没有新的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基因序列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并就其主要抗原位点与国内外现用狂犬病疫苗生产毒株进行比较,明确其作为口服疫苗株的分子基础,本试验通过RT-PCR方法对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N、P、M、G、L基因分别进行克隆,并分别连接于pMD19-T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后,用DNAStar软件对全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与11株目前生产用狂犬病疫苗株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和主要抗原位点的比较.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N、P、M、G、L基因序列与其他毒株的序列同源性为81.8%~100.0%,由全基因组进化树可知,SRV9毒株与所有疫苗株在同一个大的分支内,均属于基因Ⅰ型,其中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ERA、SAD B19、SAG-2等口服疫苗株的进化距离最近,而与疫苗生产毒株aG、RC-HL 之间的进化距离则较远.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各疫苗株的糖蛋白不同结构区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SAD B19、SAG-2、ERA口服疫苗株的膜外区、跨膜区和膜内区的同源性最高.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基因组结构和抗原基因位点特征均与目前生产用口服疫苗株相似,这为今后狂犬病口服疫苗的研制和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基因重组弱毒疫苗株的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发的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的脂质体形态、粒径分布状态、疫苗抗原包封率,确定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的制备工艺.[方法](1)以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十八胺、VE等物质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脂质体,采用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径分布仪测定空白脂质体的形态与粒径分布;(2)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将狂犬病rSRV9减毒株与空白脂质体等体积混合后冻干,制备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3)采用BCA蛋白定量法检测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的抗原包封率.[结果]制备空白脂质体形态为大单室脂质体;平均粒径为378 nm;疫苗包封率为71.19;.[结论]薄膜分散-冻干方法制备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抗原包封率高、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人工林经营模型众多,对统计学方法依赖性较强,传统人工林经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与模型库、方法库耦合性较高,针对模型库通用性不高、方法代码与业务代码耦合度过高等问题,结合林业数学模型多样性等特点,构建人工林经营模型库和方法库服务平台,以实现人工林经营模型与方法的科学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方法】基于不同的模型表现形式和方法的调用机制,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构建理论,设计模型库和方法库的关系模式;针对方程式表达模型,引入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等方法,实现方程式模型解析计算;针对程序化模型,采用调用程序包方式实现模型解析计算;基于程序包的封装调用方法,实现方法库的调用和管理。利用数据耦合思想,将模型库、方法库与决策应用系统解耦,实现模型、方法的独立管理和标准化共享服务。【结果】模型库系统可实现数学公式型和程序块型模型的存储、管理与解析;方法库系统可实现对方法程序块的统一存储与管理,且通过构建模型与方法调用数据交互格式,可分别实现面向用户的模型和方法的计算服务与面向应用程序的API调用服务。【结论】设计通用性较好的模型、方法调用数据交互结构,构建面向人工林经营的模型库和方法库服务平台,实现基于Web的模型、方法的管理与解析,提供模型和方法的共享调用功能。  相似文献   
20.
林分蓄积是衡量小班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以广西高峰林场速生桉为研究对象,以年龄、密度两个林分因子和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等立地因子作为自变量,公顷蓄积作为因变量,利用非集成、集成学习方法构建9个决策树模型,选择最优决策树模型预估不同年龄的桉树蓄积。结果表明:①集成学习决策树模型精度高于非集成模型,串行集成类模型boosting精度高于并行集成类模型bagging,其中串行集成模型中XGboost模型评价指标最优,训练集R2为081,RMSE为044;测试集RMSE为048,MAE为034。② 最优模型XGboost自变量重要性占比大于1%,依次为年龄(78%)、海拔(49%)、土层厚度(38%)以及密度(32%),其中年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变量,纵向海拔高度影响大于空间位置上的横向坡度,造林密度影响程度低于土壤因素。③模型结果在广西其他地区同树种泛化测试精度R2为0785,P值为22E-16,符合检验标准,说明该模型针对广西部分地区速生桉树种生产力预估结果较好,可以为林场造林收获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