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广西干旱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方法]选择在广西种植面积较大的12个玉米品种,在严格控水的条件下进行干旱胁迫试验,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对这12个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玉米品种先达901、桂单0810和迪卡008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能够在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下达到较高的产量,可以抵御一定的干旱胁迫。[结论]干旱胁迫发生在玉米生长前期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且此影响即便遇后期降水也不可消除;在干旱地区选择种植抗旱品种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硒与糖尿病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硒在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糖代谢以及信号传导等方面都具有类胰岛素作用,但其有效剂量接近于毒性剂量,故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并不适用于人体。作者在对硒的类胰岛素作用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硒在糖代谢中的调控机制,为利用硒调控畜禽应激状态下的糖代谢紊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超甜玉米杂交种玉美头818的选育过程、在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品质水平、牲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植物饲料中植酸磷的含量及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植物性饲料成分中,磷主要呈植酸盐形式存在,猪禽等单胃动物对其利用率很低。目前我国常用饲料营养成分表中,磷都是总磷含量。糠麸、油饼、谷实类饲料中的总磷对猪禽来说,只能利用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在猪禽生产中只考虑饲料中的总磷含量,不考虑植酸磷含量,很容易形成钙磷失调,代谢紊乱,造成生产损失。如北京前辛庄鸭场,1981年雏鸭日粮含总磷0.53%,由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加强中美两国之间在农业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特拟订了关于改善中国农村村民矿物质营养状况的建议,指出了该项目的重要意义、矿物质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以及对中国农村村民健康的危害,并提出了改善矿物质营养状况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绿玉889”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于2005年春组配的玉米单交种,在参加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筛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该品种具有耐旱性好、品质优、综合抗病性强及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自选的75个青贮玉米组合的生物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值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茎粗、株高、绿叶数、穗位叶面积是影响生物产量的主要因素,茎粗、株高对生物产量正效应较大;绿叶数、穗位叶面积对生物产量影响较小。选育茎秆粗壮,株形较高,同时适当兼顾绿叶数多、穗位叶面积大的青贮玉米组合,更容易获得生物产量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广西玉米骨干自交系的SSR分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广西14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与5个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普通玉米标准测验种(黄早四、Mo17、丹340、掖478和B73)进行SSR分析,旨在探讨广西玉米骨干系跟国内5大玉米杂种优势群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交51、HI、武125与黄早四同属于四平头群;苏BC、钦8、5公与丹340同属于旅大红骨群;M9、双M9与Mo17同属于兰卡斯特群;CML165、陕72-1-1-1、7239、南60-1与B73同属于瑞德群;花83-2、CML161与掖478同属于PN群.本研究还分析了广西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结果表明广西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杂种优势模式主要为"兰卡斯特群×旅大红骨群"和"非瑞德群×瑞德群".研究结果将对当地今后选育新型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组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饲粮中锰(Mn)的缺乏与过量对肉仔鸡性能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日龄AA肉用雏鸡120只(公母各半),分成3组,分别喂以含Mn 16ppm(缺Mn组)的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和含Mn 120ppm(对照组)及2840 ppm(Mn过量组)的补Mn饲粮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用饲粮Mn缺乏降低鸡的体增重(P>0.05)和跖骨灰、肝、胰、心、脾、胆汁(P<0.01)及肌肉(P>0.05)中的Mn含量与心组织含Mn超氧化歧化酶(MnSOD)活性(P<0.01),显著提高腿病发生率和心含CuZn超氧化歧化酶(CuZnSOD)活性(P<0.01),单位增重的耗料量(F/G)有增加趋势(P>0.05);Mn过量降低鸡采食量和体增重(P<0.01),提高上述组织和胆汁中的Mn含量(P<0.01),单位增重的耗料量(F/G)也有增加趋势(P>0.05),而对腿病发生率与心MnSOD及CuZnSOD活性无进一步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0.
中型褐壳产蛋鸡饲粮非植酸磷适宜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20周龄的商品代北京红开产蛋鸡150只进行饲养试验和磷代谢试验,研究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20-40周龄阶段蛋鸡产蛋性能、蛋及蛋壳品质、血清生化特性和饲粮植酸磷表观消化利用率的影响,进而从多方面综合评价中型褐壳产蛋鸡的饲粮非植酸磷适宜水平,同时测定产蛋鸡对饲粮植酸磷的消化能力。试鸡按完全随机设计以体重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喂以含非植酸磷0.20%、0.25%、0.30%、0.35%和0.40%及含钙量均为3.5%的玉米一豆粕型饲粮。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鸡的产蛋率、蛋重、产蛋量、采食量、饲料效率、蛋壳强度、蛋品哈氏单位、蛋形指数、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明显影响(P>0.18),而对蛋壳厚(P<0.04)、蛋壳重(P<0.07)及植酸磷表观消化率(P<0.05)有显著影响。蛋壳厚、蛋壳强度及蛋壳重 0.20%非植酸磷水平组最大,此时鸡对饲粮植酸磷的表观消化率高达70.5%,但随饲粮非植酸磷水平的增加,上述4项指标均恒定降低,在0.30%-0.40%非植酸磷水平,蛋壳厚(P<0.04)和蛋壳重(P<0.07)明显降低,在0.25%和0.40%时植酸磷表观消化率分别比0.20%水平组降低17.7T和21.4个百分点(P<0.05)。结果表明,北京红中型褐壳产蛋鸡在20-40周龄阶段的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以0.20%(实测值为0.23%)为宜;中型褐壳产蛋鸡对饲粮植酸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