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6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了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调节效应,比较研究了在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喷施多效唑和壮饱安对花生生长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从花生植物生长来看,这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明显降低了花生主茎高、侧枝长,以喷施壮饱安300 g/hm2效果最好,主茎比清水对照矮4.63 cm,侧枝比清水对照短6.59 cm;从对花生重要农艺性状影响来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花生单株结果数、饱果数、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其中,喷施壮饱安300 g/hm2使花生百果重较对照增幅较大,较清水对照增加3.5 g;喷施多效唑600 g/hm2使单株结果数和百仁重增幅较大,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1.7个和1.9 g,同时饱果率较对照提高了1.09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还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降低花生公斤果数,提高花生荚果整齐度。综合考虑花生产量和农艺性状调控效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增加花生荚果产量,增加幅度为93.75~322.93 kg/hm2,其中喷施多效唑600 g/hm2增产率最大。  相似文献   
32.
花生清棵是花生高产栽培中的一项基本措施,通过清棵能促进花生幼苗健壮生长,并促使花生第一对侧枝早出土,开花时间集中,早开花,多开花,增加有效花数,早结果,多结果,提高饱果数和饱果率,增加百果重和百仁重,提高出仁率,从而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花生清棵的最佳时间为花生齐苗后2片真叶完全展开时,适时进行花生清棵,可增产10%~20%。  相似文献   
33.
分析并验证大粒花生品种产量构成,为高产育种和品种评价提供有效指导.以2018—2019年河南省大粒花生区域试验为基础数据,对大粒花生进行可视化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同时利用GGE(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进行丰产稳产性评价.结果表明,出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侧枝长的变异系数最大;单株生产力、百仁质量、百果质量、单株结果数与荚果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生产力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参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性综合排名为开农99>商花27号>商花34号>豫花120号>周花7号>豫花133号>豫花9326>安花8号,与单株生产力排序基本一致.综上所述,GGE双标图能有效评价花生区域试验中的参试品种,大粒花生在育种时需侧重对单株生产力和百仁质量的选择,同时适当控制旺长.  相似文献   
34.
为明确高油花生品种开农88、开农99夏播种植的最佳密度,设置6个不同的密度水平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密度的增加,花生的荚果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密度16.5万穴/hm2水平下,不但荚果产量最高,饱果率、百仁重、出米率、单株产量等性状也最优,能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协调生长。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中,开农88农艺性状整体较为稳定,百仁重变异系数最大(9.94%);开农99的分枝数、荚果产量、百仁重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1.36%、11.30%、10.95%。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中,开农88和开农99的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饱果率、单株产量等性状均是影响荚果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最大程度发挥开农88和开农99产量潜力,建议在河南及周边地区夏播种植密度为16.5万穴/hm2。  相似文献   
35.
为开展高油酸花生品种的品质评价,推动不同品质类型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对中国165份高油酸花生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品质分类。结果表明,中国高油酸花生培育单位广泛分布于10个省份,以山东、河南和河北居多,分别占总数的36.97%、32.12%和21.82%,脂肪、蛋白质和油酸平均含量分别为52.90%、24.75%、和79.28%。相关性分析显示,油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r=-0.729 9),油酸亚油酸比值与脂肪(r=0.169 7)和蛋白质(r=0.165 4)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69%,较全面反映了品质信息。以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作二维散点图,可将资源分为高脂肪-低蛋白-高油酸品种、高脂肪-低蛋白-超高油酸品种、低脂肪-高蛋白-高油酸品种、低脂肪-高蛋白-超高油酸品种4个品质类型,为不同品质类型品种的筛选与改良、育种亲本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以2011-2012年全国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在16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为材料,利用基于GenStat的GGE Biplot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的丰产、稳产和区域适应性.结果表明:全国北方片花生16个试验点可分为3个类型区,在3个类型区表现最好的4个品种分别为P09-2、开农172、粮花2号和青花1号.在9个花生品种中,P09-2、开农172和粮花2号在区域试验中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且适宜种植的试验点较多.开农172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居参试品种前3位,是花生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的品种,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等相似生态区开展春播和麦套种植.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不同试验地点开农91产量差异的原因,确定适合该品种适宜的生产和推广区域及配套栽培技术,本文作者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开农91在国家北方片区域试验中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间的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发现,单株饱果数、单株果数、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等性状变异较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在第1主成分中,百果重、百仁重权重较大,第2主成分和第4主成分中主茎高、侧枝长权重较大,第3主成分中单株果数和单株饱果数权重较大,第5主成分中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权重较大。由此可知,在开农91实际种植过程中,要注重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等地上部营养生长充分,以促进单株果数、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和百仁重等地下部获得充分的养分供应,从而发挥该品种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38.
开农99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开农61为母本、潍花15号为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杂交技术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脂肪花生新品种。2018-2019年开农99参加河南省花生联合体麦套花生区域试验,2年产量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第1位,平均荚果、平均籽仁产量分别为6027.60 kg/hm2、4151.25 kg/hm2,2年16个试点中15点增产;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定显示,2年平均脂肪含量55.36%,为高脂肪花生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显示,开农99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应性广,具有很高的生产应用及推广价值,适合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9.
围绕高产高油花生品种开展一系列的栽培试验,集成“品种+技术”的“两增一减”绿色优质栽培模式。试验结果显示,选择高产高油抗病花生品种是该技术的首要因素,延长生育期、机械规范起垄种植、提高地温、增施有机肥、钙、硼、钼等微肥、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期化控等是提高花生荚果产量和增加脂肪含量的有效技术手段,该技术措施的应用,花生脂肪含量可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40.
为调查开封花生产区蛴螬对花生荚果的危害程度及不同拌种剂的防治效果,本试验采用先正达迈舒平(22.2%噻虫·咯·霜灵)、先正达酷拉斯(27%苯醚·咯·噻虫)、先正达福亮(40%溴酰·噻虫嗪)、威远(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4种拌种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在花生田进行蛴螬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拌种均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威远(28%噻虫胺·咯菌腈·嘧菌酯)的防虫效果和保果效果最好,分别为33.33%和58.03%,且增产效果最明显,其荚果亩产最高为361.78 kg,比对照增产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