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39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41篇
  93篇
综合类   370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38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8 毫秒
91.
在盆栽条件下,以旱地小麦品种长旱58为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施氮条件下,灌桨期两种供水处理的小麦子拉中蔗糖代谢、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发现干旱处理有利于小麦灌装前中期淀粉积累,干旱能提高子粒中蔗糖合成酶(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以及腺普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的活性,干旱处理会降低灌浆后期子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淀粉积累。结果表明在中氮水平下,干旱处理提高了小麦灌装前期子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的生理活性、进而促进了小麦子粒中淀粉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92.
【目的】以甜玉米作为填闲作物,探讨不同的根层调控措施对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及下茬黄瓜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华北平原传统棚室蔬菜的休闲季种植甜玉米,针对甜玉米设置添加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2种根层调控措施,以甜玉米传统种植作为对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于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共3次甜玉米-黄瓜轮作,6季作物。每年6月初至9月底种植甜玉米,10月初至次年1月底扣棚育黄瓜苗,当年2月初种植黄瓜。在甜玉米季,共3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4 m×2 m,小区间隔0.3 m,区组之间布设1 m的保护行。【结果】甜玉米种植季,调理剂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2008、2009和2010年的产量分别为6.2、7.4和7.9 t·hm-2;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2种根层调控处理的甜玉米总吸氮量高于传统种植。秸秆还田和调理剂处理能够促进20-60 cm土层根系的生长发育,促使根系吸收更深层的土壤养分。2种根层调控措施均能降低土壤剖面NO3--N的累积,尤其对100-200 cm的作物根区NO3--N的消减能力更强,NO3--N消减趋势大致为:调理剂>秸秆还田>传统种植。3季黄瓜种植季,不同前茬处理的黄瓜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差异均不显著;3季平均土壤NO3--N在0-200 cm土层的残留量为秸秆还田<调理剂<传统种植。3个轮作季后,传统种植、调理剂和秸秆还田处理在0-200 cm土层的氮素盈余量分别为1 911.6、1 966.3和1 930.2 kg·hm-2,调理剂处理显著高于传统种植。【结论】在硝态氮高累积的设施土壤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加入土壤调理剂和适当的秸秆还田对100-200 cm的作物根区土壤剖面NO3--N的消减能力更强。填闲作物种植第二年对下茬黄瓜土壤NO3--N的消减作用最为明显。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甜玉米对土壤剖面NO3--N的消减能力,减缓土壤NO3--N 的淋失,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3.
试验设12 000株/hm2、21 000株/hm2、30 000株/hm2、39 000株/hm2、48 000株/hm2和57 000株/hm26个密度水平,分别研究棉花单株、叶、茎和根在不同时期的含水率并作相互比较。结果表明:从密度水平来看,当48 000株/hm2时,单株含水率可达到较高水平,最高为82.92%;而不同密度水平下棉花单株、叶、茎和根的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均在6月初时最低,7月初和7月底时分别出现峰值。单株和棉叶含水率均以7月下旬最高(分别为82.69%~83.40%和8  相似文献   
94.
大庆市城市扩展与地表热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从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着手,选取1990、2001、2006年3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采用单窗算法对大庆市地表温度进行反演,通过从热岛强度、不同类型下垫面转换对温度的影响,以及温度重心转移等方面分析了大庆市地表温度随城市扩展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庆市的城镇面积、城镇用地比重与城市的扩展程度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持续增长趋势;同时,大庆市高温区的面积在1990与2006年期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低温区与常温区面积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在对下垫面热效应贡献研究中,城市用地较其他类型地块对其贡献最大,而在其他类型下垫面地块向城市用地的转换过程中,均表现出正温度效应;大庆市城市扩展方向与下垫面温度场变化方向相同,因此城市地表热环境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用地的扩张。  相似文献   
95.
采用烧杯实验研究了用高岭土作前助凝剂提高PAC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絮凝及30 min的沉淀后,藻细胞去除率都达到92%以上,水体剩余浊度低于1.0 NTU.进一步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用PAC联用高岭土助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主要因素,且以pH值为7.5~9时效果较好.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后助凝剂,当投加量达到0.5 mg/L时,可以进一步增加絮凝体体积和密实度,沉淀5 min即可使水体剩余浊度降到1.5 NTU以下,因此,联用投加高岭土、PAM 和PAC是适宜的强化絮凝除藻技术.  相似文献   
96.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有机碳的矿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10℃、20℃、30℃)、不同秸秆加入量(秸秆全量和过量)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方法】采用室内恒温控湿好气培养试验,对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在不同温度(10℃、20℃、30℃)条件下,设置50 g土样中加秸秆0.3 g(处理Ⅰ)、1.5 g(处理Ⅱ)、3.0 g(处理Ⅲ)及不加秸秆(CK)的处理,进行240 d的矿化培养。【结果】温度对有机碳矿化影响显著,在对照(CK)和秸秆加入量相同的处理中,有机碳的矿化累积量均随温度(10—30℃)升高而增加;温度较低(<20℃)时,CK、Ⅰ、Ⅱ、Ⅲ各处理的有机碳矿化温度系数(Q10)平均值约为1.229、1.251、1.572、1.399,温度较高(>20℃)时,CK、Ⅰ、Ⅱ、Ⅲ的Q10平均值约1.006、1.249、1.401、1.374,Q10值在温度较低时大于温度较高时,说明低温条件下,有机碳矿化速率对升温更敏感。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处理秸秆加入量越大,有机碳矿化累积量越高,有机碳矿化的日变化量也越大。本试验中,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了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动态。土壤有机碳的潜在矿化量(C0)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秸秆加入量越大,C0值越大。【结论】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动态。不同温度、不同秸秆还田量及温度和秸秆还田量的交互作用,对玉米秸秆矿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7.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光合色素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控水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乌桕1年生幼苗光合色素及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源GC2、SC4、HS1、XN1叶绿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在整个干旱期尽管存在一定起伏,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干旱对4种源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种源GC2、SC4、HSt、XN1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干旱后期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且含量...  相似文献   
98.
利用角谱表示和"逆规则"傅里叶模式理论,研究了非匀幅光束的典型代表TE线偏振高斯光束在亚波长三角形面型浮雕光栅体内的传输.数值分析表明浮雕层内不同透射深度处的光强分布随着透射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最后讨论了入射角、周期等光学参数对出射光强分布的影响.这些结论对高衍射效率亚波长光栅的制作和高功率激光光学元件设计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
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和柱头形态,采用离体萌发法对花粉活力进行测定,采用压片法对自交授粉后花粉管生长动态进行观察,以探明蓝盆花自交是否存在授粉障碍,为今后蓝盆花人工栽培和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蓝盆花花粉饱满,具有1~3个萌发孔,二裂柱头,花柱细长通直,培养10 h花粉萌发率达86.06%,花粉活力高。授粉后4 h多数花粉萌发后花粉管进入花柱;授粉后10 h花粉管进入花柱中上部;授粉后12 h多条花粉管进入花柱并到达中部;授粉后48 h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进入子房,但通过观察发现花柱顶端有胼胝质及花柱内的花粉管交叉缠绕停止生长的异常现象,从而花粉管不能进入子房完成受精过程,这可能是导致果实空瘪的一个原因。由此推测,蓝盆花自交授粉存在受精前障碍,属于配子体自交不亲和类型。  相似文献   
100.
为筛选出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红小豆品种,为庆阳当地红小豆大面积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对庆阳市种植的10个红小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宫灯红的生育期最短,为127 d,属于早熟品种;晋小豆3号的单株荚数和荚粒数最高,分别为42.33个和9.33粒;中红8号和冀红9218的百粒重最高,分别为21.07 g和20.20 g;晋小豆3号亩产量最高,为153.78 kg,较对照高出20.29%,其次是晋小豆1号和中红2号,亩产量分别为138.96 kg和137.11 kg,较对照高出8.7%和7.25%。晋小豆3号、晋小豆1号和中红2号具有更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适宜于在庆阳市南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