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51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128篇
  245篇
综合类   261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桃,梨花粉的超低温(—196^0C)贮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42.
通过比较19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虫草素的解吸附率并联用KB-2微球柱层析法优选出一种简单快捷分离纯化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培养基中虫草素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经大孔吸附树脂XDA-8D吸附后,再用体积分数30%的乙醇解吸附,虫草素纯度从原料中的0.4%达到了10.53%;联用KB-2微球柱层析法分离虫草素,可将纯度提升至66.94%,其优化后的参数为:上样流速1.0 mL/min,上样浓度0.5 mg/mL,用300 mL(2VB)水和体积分数10%的乙醇450 mL(3VB)除杂,30%乙醇1500 mL(10VB)洗脱得到虫草素。  相似文献   
43.
基于有效积温的中国水稻生长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有效积温是指作物生长至某一生育阶段所需要积累的有效温度,是反映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影响的主要指标,研究有效积温对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有效积温作为气象因子,收集中国气象数据网中的气象数据和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的水稻生长数据,建立了描述水稻生长过程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普适Logistic模型,并研究了水稻最大叶面积指数与最大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作物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及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积温为1000℃左右时,水稻叶面积指数最大,且此时干物质增长速率最大;水稻最大叶面积指数与最大干物质积累量之间表现为线性关系;最大叶面积指数和收获指数、降水量之间为二次抛物线关系,当降水量为670.5 mm时,最大叶面积指数为7.93,对应的水稻收获指数达到最大值0.50。该研究对于构建其他作物的生长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4.
透气隔水埋体对土壤水分入渗与溶质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促进水分入渗与溶质运移功效,开展了不同容重(1.40,1.45,1.50,1.60 g/cm~3)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的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试验,分析了不同容重的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对土壤水分入渗与溶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能够增加土壤累积入渗量,推动湿润锋运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容重增加,湿润锋推进速度与土壤入渗率均增加。600 min时,土壤累积入渗量相对增加7.42%~29.17%,湿润锋深度达到27 cm,入渗时间相对减少26.97%~64.27%。相比于对照组,不同容重的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均能降低溶质向深层土壤迁移数量。Philip模型和代数模型均能描述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且Philip模型中吸渗率S和代数模型中综合形状系数α均与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内外容重比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能够通过改变上层土壤吸力分布提高水分入渗能力与溶质传输效率,实现对城市雨水径流调控和净化。  相似文献   
45.
边界层方法是描述土壤溶质迁移的简单方法,通过边界层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估计溶质迁移参数。基于边界层方法,研究了土壤溶质迁移的数学模拟及相应参数估计问题。假定土壤溶质浓度剖面为指数函数,得到了描述溶质浓度分布的指数函数模型。各参数对边界层距离的影响分析表明,应选取较小的孔隙水流速度、短历时推求土壤溶质迁移参数;对不同模型预测土壤溶质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短距离处指数型解与精确解的误差比其它都要小。误差分析表明了指数函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明江苏省近岸海域鳗苗定置网兼捕对早期渔业资源的损害,于2016年2—5月,在东台、如东、启东和海门4个监测区域采用鳗苗定置网取样调查方法,进行了鳗苗网兼捕对渔业资源损害性研究。结果表明:144网次调查共捕获游泳生物幼体14 861尾共75种,隶属64属45科18目,其中鱼类51种,隶属29科,甲壳类21种,隶属13科,头足类3种,隶属3科;优势种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兼捕渔获物中经济种有34种,占全部种类的45.33%;各月和各区域之间,种类数差异不大,平均密度差异较大,月平均密度以5月份最多(146.27尾/网),2月份最少(46.38尾/网),各区域的平均密度以东台最高(205.85尾/网),海门最少(31.33尾/网);各地区的优势种存在一定的差异,东台的优势种为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如东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启东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海门的为凤鲚Coilia mystus;计算鳗苗捕捞兼捕渔业资源损伤率为158.10,各月份中3月和5月的损伤率尤其高,各区域中如东和东台海域损伤率尤其高,根据鳗苗定置网兼捕幼体的经济损失额计算得到每捕获一条鳗苗损失幼体经济价值40.60元。研究表明,鳗苗定置网兼捕对江苏近岸海域的早期渔业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MS-222麻醉剂对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幼鱼的麻醉效果,在水温(26. 0±1. 0)℃条件下,对体质量为(43. 21±0. 52) g的东海带鱼进行了不同MS-222浓度的麻醉试验,根据鱼体在最终麻醉状态和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把麻醉程度分为6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4个时期,测定了麻醉和复苏各期试验鱼的呼吸频率,并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麻醉剂,研究了其对东海带鱼幼鱼的麻醉程度和麻醉效果,以及对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S-222麻醉剂浓度低于20 mg/L时,试验鱼的最终麻醉程度为0期;当麻醉剂浓度高于80 mg/L时,试验鱼的最终麻醉程度均能达到6期;试验鱼的入麻时间随着MS-222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复苏时间随MS-22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测得的MS-222有效质量浓度为120~140 mg/L;在MS-222浓度为20、40 mg/L条件下,血清皮质醇含量随麻醉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MS-222浓度为60 mg/L条件下,血清皮质醇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各浓度组试验鱼在6 h时血清皮质醇含量最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 05);各试验组鱼血糖含量随麻醉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均在6 h时降至最低,也无显著性差异(P0. 05)。研究表明,MS-222麻醉剂对东海带鱼幼鱼的有效质量浓度为120~140 mg/L,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8.
2012年7月19日由兴城市农民书画家协会主办,兴城市水利局、水土保持局承办,兴城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兴城市“水保杯”农民书画大赛在兴城市农民书画家协会举行。2012年4月,兴城市农民书画家协会在成立伊始,就着手筹办兴城市“水保杯”农民书画大赛。在市水土保持局的大力支持、精心安排下,组织全市农民书画协会的创作骨干深入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区三道沟大青山采风,实地感受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9.
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和养分是限制该区作物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小麦生长期与主要降水期不一致,加剧了小麦生长与水分供应的矛盾,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达到小麦的稳产高产是我国西北旱地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对地膜覆盖和垄作栽培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增产的作用;垄作栽培是在克服传统栽培(平作)许多不利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该方法可显著降低群体内空气湿度,增  相似文献   
50.
小型西瓜栽培因具备早熟丰产等优势,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小型西瓜长季节栽培在上述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从品种介绍、嫁接苗培育、设施条件、棚室管理、整枝方式、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小型西瓜长季节栽培的技术特点,侧重藤蔓调整及多茬瓜的管理,旨在为瓜农推荐一种新型的小型西瓜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