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GS-02-001-2018)于2018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无肌间刺、成体色泽与普通黄颡鱼相似、养殖成活率高等优点.苗种越冬是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成鱼养殖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了来年苗种的质量和成活率,影响整个生产环节.冬季水温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  相似文献   
12.
乌鳢又称乌鱼、黑鱼,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南北各类水域。它骨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为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乌鳢养殖效益显著,已成为水产养殖热门之一。乌鳢属肉食性鱼类,小乌鳢食水生浮游动物,稍大即食小鱼、小虾。大乌鳢以食其他鱼类和青蛙为主,有时还食小乌鳢。在养殖过程中,主要以投喂冰鲜小杂鱼为主,但冰鲜鱼成本较高,且存在解冻及质量较难控制、污染水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3种微生态制剂的氨基酸组成及对鲤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HPLC法分析了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氨基酸含量,这3种不同的微生态制剂的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3.2g/100g干基,56.4g/100g干基,59.5g/100g干基。在统一饵料的基础上,分别按0.1%,0.2%和0.5%添加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态制剂养殖鲤鱼45d,分析了鲤鱼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纳豆芽孢杆菌0.1%~0.5%的试验组能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蛋白酶的活性,0.1%和0.2%剂量组可显著地提高鲤鱼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0.1%剂量组可较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对鱼类消化酶的影响作用与纳豆芽孢杆菌不尽相同。其0.1%-0.5%试验组对鲤鱼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均有较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对鱼类肝胰脏的消化酶活力影响不大。相对于蛋白酶而言,枯草芽孢杆菌对鲤鱼肠道淀粉酶活力的提高更为有效。复合微生态制剂0.1%-0.5%的各试验组能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其对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的提高率要优于单一菌种的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作为水产养殖生物的饵料添加剂使用,应根据不同食性的鱼类和不同的饵料组成加以选择和组配,合理的添加量在0.1%~0.2%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密度胁迫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运输水质和成活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运输密度,为兴凯湖翘嘴鲌的科学运输提供参考依据。对兴凯湖翘嘴鲌采用塑料桶模拟运输试验,在6个不同运输密度(D = 20、40、60、80、100、120 g/L)下运输10 h,探究运输密度不同对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及翘嘴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氨氮对兴凯湖翘嘴鲌的48 h-LC50和96 h-LC50值分别为22.66 mg/L和16.70 mg/L,安全浓度为1.67 mg/L;亚硝酸盐对兴凯湖翘嘴鲌的48 h-LC50和96 h-LC50值分别为0.18 mg/L和0.12 mg/L,安全浓度为0.01 mg/L。运输10 h 20 g/L和40 g/L组的成活率为100%,60、80、100、120 g/L组的成活率与0 h相比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且10 h时120 g/L组的成活率为0;各个组的pH值随运输时间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且高密度组的下降趋势大于低密度组;随着运输时间的增加各个组的氨氮浓度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且密度越大,氨氮浓度上升越显著;各个组的亚硝酸盐浓度随着运输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与翘嘴鲌密度呈现正相关,密度越大,亚硝酸盐浓度上升越显著(P<0.05)。在模拟运输过程中,水质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受到运输时间和密度的双重影响,运输时间越长,密度越高,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越高,兴凯湖翘嘴鲌的成活率越低。  相似文献   
15.
复合微生物制剂改善池塘水环境效果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养殖池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后,通过连续测定方法,重点了解水中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的变化,从而确定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改善池塘水环境效果。结果是: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后,提高水体中的溶氧量40% ̄80%,平缓pH波动,降低水中氨氮含量,加快了水中氨转化量,减少了氨的毒害作用,使水体中COD降低了35% ̄40%,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发生了良性变化,种群数增加了20%,而部分藻类总数下降40% ̄80%,优化了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群结构,抑制了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繁殖。  相似文献   
16.
17.
开展了饲料中小球藻添加量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影响试验。共设置5组,分别为1个对照组(G0)和4个处理组(G1—G4)。其小球藻的添加量分别为0.00%(G0),2.50%(G1),5.00%(G2),7.50%(G3)和10.00%(G4)。于养殖的第28和56天,测定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鱼体生长指标和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小球藻含量的增加,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体质量增加率呈上升趋势,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呈下降趋势,肝体指数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抗氧化能力方面,饲料中添加小球藻可以显著提高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肝脏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降低鱼体内丙二醛含量。指出,饲料中添加小球藻不仅可以促进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生长,并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鱼油中因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因而其药用、食用及营养方面的价值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一些鱼油的开发产品也逐渐增多,鱼油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热点。大量的研究表明:鱼油中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其中DHA具有健脑益智作用,EPA具有降血脂、抗血小板凝聚和延缓血栓形成的作用。目前用于提取鱼油的原料主要来自于海水鱼,我国淡水鱼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淡水鱼加工业发展也较快,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内脏、鱼骨、鱼鳞和鱼头等),约占原料鱼的40%-55%,  相似文献   
19.
<正>"黄优1号"杂交黄颡鱼(GS-02-001-2018)于2018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体形、色泽与普通黄颡鱼相似、生长快、成活率高、品质和市场接受度高等优点。本文总结了多年来杂交黄颡鱼池塘苗种培育经验,为广大养殖户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一、彻底清塘水花下塘后集群底栖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敌害生物众多,尤其是老池塘,因此在准备黄颡鱼苗培育池塘时一定要彻底清塘,由于黄颡鱼苗游泳速度相对缓慢,泥鳅、河蚌、泥螺、蝌蚪、蜻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